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研究社会的方法: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社会的方法: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钟伦纳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891488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目的在于告诉读者怎样去找到适当的资料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 本书汲取应用社会研究的优选经验,结合中国社会的例子,用认真而轻松的形式普及社会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本书精简概要地说明了科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以面向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应用型研究为主,讲解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流程、类型,并说明了各种方法具体针对的社会情境和问题。本书讲解浅显、体系完备、逻辑清晰,可作为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研究方法教科书,尤其适合社会工作、市场营销、公共卫生、公共管理、教育学等实务性较强的专业。也适合咨询公司、企业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和执行竞争策略、管理政策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精简地介绍了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中的常用推荐方法,使读者能以较少时间把握到科学研究的要义及必需的细节和程序。涉及内容包括提炼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时间表、形成关键概念、度量概念、提出待验假设、规划研究设计等研究环节,也包括抽样、实验、调查、文献、深度访谈、表格填写、参与观察、资料的电脑化整理、统计推断等多种基本方法技术,以及调查访谈访问、田野观察、编写软件、估计数量、拟订政策、申请经费、招募投标,到撰写、评审研究报告等研究细节。
作者简介
钟伦纳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中国事务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学士、硕士,波士顿大学博士。曾任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辛辛那提生物医学研究和教育基金会执行主任、麻州老人部研究主任、大辛辛那提区中国商会主任、达傅斯大学国际领袖训练所资深主任等。曾经向北京大学、香港和欧美名校的学生和华埠机构提供领袖训练,曾在数所港美大学讲授研究方法等课程。早期在中文大学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从事多项社会研究。中文著作还有《华夏文化辨析》《华夏历史的重构》等。 从事科学研究几十年,从上户访问、田野观察、编写软件、估计数量、拟订政策、申请经费、招募投标,到撰写、评审研究报告,到教授方法和提供咨询,都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
目录
第1章科学研究应用日广// 1.1引言// 1.2应用范围广// 1.3方法种类多// 1.4社会研究普遍化// 1.5社会研究中需要澄清的误会// 1.6结语// 第2章应用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性// 2.1引言// 2.2科学方法的特性// 2.3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法// 2.4什么是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法// 第3章应用社会科学研究类别// 3.1求知与求解、定性与定量// 3.2定量求知研究模式一:需求评估// 3.3定性求知研究模式一:个案研究// 3.4定性求解研究的两种模式:行动研究和焦点小组// 3.5定量求解研究模式一:试点研究// 3.6多方求解研究模式一:评估研究// 3.7科学地求知求解,是全社会的责任// 第4章提炼题目的步骤——不慎毫厘谬千里// 4.1题目岂自天上来// 4.2利害关系离不开// 4.3结论会依范围转// 4.4过程要随陷阱改// 4.5逐步提炼毋气馁// 4.6社会经验必具材// 第5章倒序式的研究筹备工作// 5.1弄清楚发表的对象和形式// 5.2谈妥发表的内容// 5.3制订倒序式的时间表// 5.4预算要充分而有效率// 5.5建立专业化的人际关系// 5.6结语// 第6章概念的形成和评价// 6.1概推的普遍性// 6.2意念不清的抽象// 6.3概念的发展、定义和修订// 6.4评价概念的标准// 6.5评价科学概念的标准// 6.6结语// 第7章概念的量度和操作化// 7.1概念、变量和变值// 7.2变值的量度层次// 7.3变值的归类和层次考虑// 7.4概念的操作化// 7.5操作化指标// 7.6评价量度的标准// 7.7结语// 第8章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8.1转题目为假设// 8.2一元定量假设// 8.3一元定性假设// 8.4多元定量假设// 8.5多元定性命题// 8.6抽样// 8.7资料搜集方法的选择// 8.8研究设计的整合// 第9章抽样// 9.1平庸比冠军更难得// 9.2非概率的抽样// 9.3概率抽样// 9.4样本的大小// 9.5结语// 第10章实验设计和方法// 10.1引言// 10.2实验的古典设计// 10.3两组比较// 10.4前后比较// 10.5可操纵变因// 10.6结语// 第11章抽查// 11.1抽查的特性// 11.2抽查的过程// 11.3自填抽查、电话调查和面谈抽查// 11.4访员训练// 11.5问卷设计// 11.6搜集过程// 11.7结语// 第12章文献研究// 12.1为什么要钻研文献// 12.2文献的作用// 12.3文献的种类// 12.4文献研究的步骤// 第13章系统化观察和表格的运用// 13.1系统化的观察// 13.2表格的作用和滥用// 13.3系统观察的筹备// 13.4表格设计// 13.5表格的推行// 13.6结语// 第14章深度访谈// 14.1性质和作用// 14.2题材和对象的选择// 14.3准备深访大纲// 14.4深访的技术// 14.5结语// 第15章参与观察法// 15.1参与观察的性质和作用// 15.2参与的形式// 15.3初步假设和思想准备// 15.4实地参与观察的过程// 15.5结语// 第16章定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6.1资料整理的重要性// 16.2资料整理的过程// 16.3定性资料的数据化// 16.4定性资料的分析策略// 第17章定量数据的电脑化整理// 17.1电脑的作用// 17.2数据编码// 17.3定量数据的输入// 17.4复核定量数据的输入// 17.5错漏的处理// 17.6数据合并和延伸// 第18章定量分析之一:统计描述// 18.1统计分析的性质// 18.2单变量描述性统计技术// 18.3双变量关系的叙述// 18.4多变量分析// 18.5怎样理解统计数值// 18.6怎样选择统计工具// 第19章定量分析之二:统计推论// 19.1统计推论的作用和性质// 19.2推论统计的原理// 19.3参数估计// 19.4假设检验// 19.5结语// 第20章研究报告和衍生行动// 20.1广义的研究活动// 20.2书面报告// 20.3口头报告// 20.4直接由研究衍生的行动// 20.5结语// 第21章应用研究的策划、管理和长远利害// 21.1聘用和管理研究人员// 21.2应聘工作// 21.3操守问题// 21.4从研究到行动// 21.5应用研究的长远利害// 附录//
摘要
    这是一个信息足以左右成功机会的年代。生活和工作事务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无论是商家寻找营业地点、工厂谋划生产商品、政府评估老人服务需要、媒体收集和分析事态、机构检讨工作绩效、家长选择学校或学科,还是个人选择职业志向,当事者都不能只顾埋首于惯性操作和现存资料,还须不时抬起头来,看看内外条件的变化。现代化的生活和工作之道,必须把信息的搜集和应用列为核心的操作过程,以科学态度和方法支持来做决策,否则容易偏差遗漏。 经过百年国耻后,中国人开始重视科技,但对科学的精神却不甚了了。对科技的关注也往往集中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方面,忽略了社会文化事象也可以应用科学方法。当今时代,不但行政管理,就是文化历史,甚至是报告文学,都十分需要采用社会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搜集和分析资料。迄今中国的大学已经培养出了不少自然科学和工程人员,进步成果有目共睹,但急剧变化中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有多少科学规划应当施展,却无法估量。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科学人员的培养固然要急起直追,同样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当对科学的本质精神有所了解。除了社科专业,人文专业、自然科学和工科专业都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 社会科学实在应该大力普及,为了鼓励大家多做些应用研究,在这本书里,我花了很多篇幅去构造中国人较易理解和应用的例子,而不去作学府式的引经据典,或引述现成的研究报告。这当然不是轻视前辈和其他学者的成果,而是因为本书并不着意追求创见发明,题材都是前辈和同行提出过的,我的目的在于汲取优选经验,结合接近中国社会的例子,用认真而轻松的形式去普及社会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搜集资料不能亦不必尽求诸于专家,就像病人不能事事依靠医生一样,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可以自己主动些。即使没受过专业训练,大家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都有相当认识,读过本书,可望学到一些比较客观、理性、可靠的科学态度和方法,省钱而且合时地发现、读懂、收集和分析资料,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接受科学态度者不难学懂基本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态度轻率者,懂了方法仍易出差错。因此本书除了介绍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论,还强调对科学研究态度的培养——随时留意信息对决策和行动可能产生的作用,留意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来搜集信息,留意各种信息的性质和局限。在现代社会中,不单专业的研究人员需要坚持这种心态,就是行政决策者、日常事务执行人员、态度认真的作者和读者,也应该建立这种心态。 为了提醒研究者和帮助其他读者了解各种方法背后的精神和原理,我在说明某一方法和技术的运作时,会同时指出其作用、局限、使用的先决条件,以及有没有其他方法更为适合,以避免对方法抱着错误的期望,或对资料产生错误的理解。 方法的运用,除了方法适用条件本身的要求,也受到外在资源的局限,这在一般学术性教科书中较少强调。我从事科学研究几十年,从上户访问、下乡观察、编写软件、估计数量、拟订政策、申请经费、招募投标,到撰写、评审研究报告,到教授方法和提供咨询,都有直接经验,也留意观察各方的观点。因此,在介绍每一环节时,我会着意提点当时背景和前后环节中那些要特别注意的情况。研究者事实上不能独行独断,方法本身的优劣并非研究策略中专享的取舍标准,这些情况在应用研究中常见,在理论研究中也不能避免。 社会事象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不一定是复杂的事象才值得研究,才能发掘出真理。能帮助解决问题的资料和方法,可以是很简单的。本书鼓励读者留意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现象,重视看似简单但却严谨且系统化的方法,不要误认为只有很好的或复杂的科学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过度强调事象和方法的复杂性,会降低人们探求的信心,忽视了对基本和简单事象的整理。 另一方面,对于比较复杂的方法也不必回避。但是要知道,即使最很好科技,对很多问题也不能完善解决。认识到科学的局限,便不会强不知为知,便会虚心起来。采用科学方法时还应该警惕到:无论怎样复杂,一定要能够沟通、能够说得明白。科学之所以成为利器,原因之一,就是一般常人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它,把认识的过程和结果交待清楚,由此可以集大众之力,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钻探。科学,其实是一个在共同守则约制下的民主过程。 目前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中文书,很多都是翻译过来的。外文教科书为了突出学术性,大量征引国外典例,一般的中文读者并不熟悉这些例子的来龙去脉。很多介绍也较为琐碎,不但冗长,还令读者只见枝叶难见森林。本书则尽量精简地把常用推荐的方法及其精神介绍出来,希望让读者以较少时间把握到科学研究的要义及必需的细节和程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