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典美学新探

古典美学新探

  • 字数: 2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士林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31322791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康德美学解读,主要讨论美学本体论、审美活动主体基础、审美活动伦理基础、审美活动学科基础。中卷为中国文章之美赏论,主要包括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生命美学原理、《论语·优选·子路侍坐章》与中国文章之美的深层结构、曹植《洛神赋》与男性政治欲望的审美化过程、王羲之《兰亭集序》与中国文章的“伤逝”审美情怀。下卷为艺术文化评议,主要涉及公共艺术、真正艺术与通俗艺术、形象文化时代的思想启蒙、中国话语与中国情感等。在附录中收有作者关于西方美学家的文章及关于作者美学研究的评论采访数篇,有助于全面了解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作者本人在美学理论上的独特研究视野和方法。
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前言诗性智慧与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上卷康德美学解读
为美学辩护——美学的本体论阐释
“只有人,才审美”——审美活动的主体基础
“美是道德的象征”——审美活动的伦理基础
“美在于形式”——审美活动的学科基础
中卷中国文章之美赏论
“庙堂之外有自由”——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生命美学原理
“伦理之后是审美”——《论语·优选·子路侍坐章》与中国文章之美的深层结构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曹植《洛神赋》与男性政治欲望的审美化过程
“是生活本身消失了啊……”——王羲之《兰亭集序》与中国文章的“伤逝”审美情怀
下卷艺术文化评议
公共艺术离我们有多远
用理性阳光驱散书斋里的幻象
寻找形象异化时代的文化启蒙资源
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
中国话语与中国情感
附篇
情人节让哲人走开——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
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
午后的阳光与非主流美学
关于“非主流”的学术倾向
人文建设在大众消费文化中突围——访刘士林教授
诗性学者的文化之旅——记刘士林教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