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北大蒋文跃的中医养生课(全2册)
字数: 41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作者: 蒋文跃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4439681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61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10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北京大学医学部蒋文跃教授写给所有人的中医养生书 本书脱胎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蒋文跃教授为校本部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通选课《中医养生学》,凝结了他30余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精华。读懂本书,就如同学习了呵护全家人的中医养生通识课——懂阴阳、安五脏、调体质,让您明了中医之道;食疗、药疗、穴位按摩,教您实用的中医之术。 2.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解决大家都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非医学专业的普通百姓喜爱中医、自学中医的大有人在。那么,如何自学中医?钻研古典医籍,不知从何下手;读中医现代教材,又总有隔靴搔痒之感。本书语言简明、例证丰富,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是一套真正面向普通百姓的、能把中医理论说明白的中医养生书。 3.从治病原理到调理方法,解答您关于中医养生的困惑 心明明是循环器官,中医为什么说心主管神?“肝主疏泄”究竟是啥意思?属于泌尿系统的肾脏怎么会储藏生殖之精呢?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到底是什么?中医连细菌、病毒都搞不清楚,怎么就把炎症治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会碰到的,在本书中,您的疑惑都能得到解答。 4.详解9种常见体质,解决全家人各类常见健康问题 体质不是病,但可以决定你会得什么病。本书的体质分类是一种直观分类法,一看就会。您可以参照书中对不同体质的详细讲解,通过形态相貌、生理病理、心理性格等三方面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及时发现疾病前兆,更可以根据书中所给的食疗、药疗、运动、心理疏导等方法自行调理。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蒋文跃用简明的语言、丰富的例证为您揭开中医的神秘面纱,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告诉您,中医养生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本书分上下册,按照认知中医、中医基础、养生之本:养心、体质养生、运动养生、食养原则、儿童保健、妇科保健、老年病保养、中药养生、经络穴位养生、房事养生等12个备受关注的健康主题层层递进,一次性讲透大众应该了解的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读罢本书,即便您毫无医学基础,也能将迅速掌握中医养生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帮您和家人从生理到心理都获得健康,从此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作者简介
蒋文跃,中西医结合硕士、中医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副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30余年,治疗病例数万例。早年曾受教于首批重量名中医蒋文照教授,后师从有名中医大家鲁兆麟教授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李顺成教授。英文论文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等奖。他的课,让北大学子倾服中医的科学性,让普通百姓也能读懂中医,真正做到了让传统中医的精华“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认知中医
01 为什么中医总是被“神化”与“妖化”
02 养生到底养什么
03 五花八门的养生说法,我该听谁的
04 中医治人,西医治病:治人与治病有何不同
第二章 中医基础
01 “阴阳”的本义
02 怎样用阴阳理论来解释生理、病理
03 阴阳理论对养生有什么意义
04 中医的五行与算命的五行有何不同
05 正气、邪气、大补元气——我们在补什么气
06 人身三宝:精、气、神如何保养
07 中医之心:为何心会主管精神、意识、思维
08 中医之肺:为何皮肤病要治肺
09 中医之脾:消化不好为何要治脾
10 中医之肝:肝火旺与肝气郁结是什么原因所致
11 中医之肾:为何被称为人的根
第三章 养生之本:养心
01 养生最难在养心
02 七情是如何影响五脏并导致疾病的
03 养生观即人生观
04 调节情绪的良方有哪些
第四章 体质养生
01 一个人的补药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什么是体质
02 郁滞体质:瘦削紧张易过敏
03 痰浊体质:晕车恐高易心慌
04 热积体质:胸大颈粗爱吃肉
05 气营虚体质:白嫩苗条的“小鲜肉”
06 表密体质:毛多汗少与肤痒咳喘
07 阴虚体质:性急唇红易疲劳
08 湿热体质:油腻腻的皮肤和臭烘烘的脚
09 气血虚体质:面色不华睡眠浅
10 血热体质:炉火太旺的热血者
11 为什么你的体质无法归类
12 哪些体质易过敏,如何调理
第五章 运动养生
01 不是运动就叫健身:什么是合理的运动观
02 气功养生
03 日常起居如何养生
第六章 食养原则
01 长寿人群主食吃什么
02 爱吃什么就是身体缺什么吗
03 延缓衰老的饮食方法是什么
04 吃腌制食品真的容易得癌症吗
05 中医对食物和药物的整体评价——四气与五味
06 主食吃米还是吃面,有那么重要吗
07 如何选豆类——天然的激素补充剂
08 核桃等坚果真的可以补脑吗
09 谁是你的菜?选蔬菜的门道
10 调料可调味,也可调体质吗
11 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水果
12 吃什么就补什么吗
13 山珍海味真的能大补吗
14 茶、咖啡、牛奶、酒——有益还是有害,要看谁喝
15 癌症患者怎么吃
16 “三高”人群怎么吃
17 爱长痘痘的人怎么吃
18 月经不规律的人怎么吃
19 壮阳食物有哪些,管用吗
下册
第七章 儿童保健
01 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有合理的育儿观
02 如何避免孩子反复感冒发热
03 孩子长得矮,中医有办法吗
04 孩子厌食、便秘,中医怎么调养
05 哮喘儿童该如何保养
06 小儿多动、易怒,中医有没有办法解决
第八章 妇科保健
01 面部色斑不只影响美观,还可能预示健康出了问题
02 不同原因的胖,要用不同的减肥方法
03 甲状腺疾病是因为“闷烧”吗
04 乳腺疾病真的与生闷气有关吗
05 月经能反映体质类型,看看你是哪种
06 “大姨妈”为什么不来了
07 子宫肌瘤在什么情况下不用开刀
08 孕期保养,听老古话还是听专家的
09 坐月子的老规矩,哪些是靠谱的
10 不孕不育如何调理
11 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病吗
第九章 老年病保养
01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02 你孝敬父母的方式是否健康
03 充足的睡眠最补人,如何改善睡眠
04 高血压病真的要吃一辈子药吗
05 糖尿病单纯是因为吃得多吗
06 为什么调理便秘不能全靠泻药
07 痰有几多,消痰法就有几多
08 中医如何做到不治炎症而炎自消
第十章 中药养生
01 人参:什么情况下、什么人可以用人参
02 黄芪:补气的“实力派”,都有哪些用处
03 地黄与枸杞:长寿冠军最爱它们的原因何在
04 阿胶与燕窝:真的能补血养颜吗
05 蜂产品:哪些病痛可以用“甜蜜蜜”来解决
06 鹿茸:什么是“峻补真阳”
07 冬虫夏草:真能补肾壮阳吗
08 灵芝与石斛:葫芦里的“仙药”卖给谁
09 胎盘:是宝贝还是垃圾
10 是药三分毒——常吃中药会伤肝、伤肾吗
第十一章 经络穴位养生
01 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究竟是什么
02 针灸、按摩、刮痧等疗法很神奇,有科学根据吗
03 强壮体质的保健穴有哪些
04 缓解消化不良、便秘、肚子胀痛的保健穴有哪些
05 生殖功能的强壮,也可以靠刺激穴位来实现
06 小儿发热与食积的推拿法:学几招让宝宝恢复活力
07 点击快乐之门:抑郁、焦躁、失眠的穴位按摩法
08 肥胖、湿气重,针刺穴位管用吗
第十二章 房事养生
01 古代中医眼中的性生活
02 长期没有性生活,易致什么病
03 性生活过度,会导致哪些疾病
04 行房有道之房中术
05 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有性生活
06 什么时机怀孕有利于生个健康宝宝
摘要
01 为什么中医总是被“神化”与“妖化” 在本书正式开始讲养生之前,我想首先在理念上作个澄清,那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客观地看待中医。 中医备受争议的独特现象 中医绝对称得上医学领域的奇葩。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民间医学,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各国的传统医学基本上都慢慢退出了医疗领域。唯独我们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更加蓬勃发展。我国拥有大量的中医教学、科研及医疗从业人员,几乎每个省都有中医药大学,各市县都有中医院,每家西医院都设有中医科,这在全世界是少见的。 但是,这样一门非常有生命力的传统医学却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它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褒之者称其为“国粹”,贬之者称其为“伪科学”。没有一门学科能像中医这般受到如此激烈的争议。 如果我问:“你相信氢和氧发生反应会产生水吗?你相信化学吗?”我想这几乎不是个问题,只要受过基本教育的人都会给予肯定的回答。可是当有人问:“你相信中医吗?你相信经络针灸吗?”很可能会得到许多不同的答案。 中医备受争议的第一个原因:个人经历不同 导致人们对中医有不同看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个人经历会深刻影响一个人对中医的理性判断。 我有一次乘坐京沪线火车,在我上铺的乘客是位小伙子,闲聊时他指着自己已经歪了的半边脸,说“要去北京治这个”。我知道这是病毒所致周围性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过了一定的时间窗口就很难治愈。他一路上不停地埋怨坐在身旁的母亲。这位母亲年轻时也得过这种病,是一位针灸师治好的,所以在她的建议下,儿子刚发病时也采用针灸治疗,未见好转后又找西医治疗,但医生说:“太晚了,治不了了。”因此小伙子认为是中医延误了他的病情,毁了他的容貌。听着这位尚未找对象的小伙子不停地骂“中医是骗子”,看着那位满脸愧疚的母亲,我想可能他这一辈子都会痛恨中医。 而我曾遇到的另一位患有同样疾病的小伙子,经一位民间医生以外敷中药的方法治疗,很快就将病治好了,他见到我时总是夸“中医太神奇”。 不是专门从事中医行业的人,很容易通过自己的有限经历或道听途说来判断中医如何如何。所以,要想真正理性地判断中医,首先必须对中医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了解,然后再下结论。 清朝末年有位非常知名的学者,叫俞樾,应该说他是最早提出废除中医的人,而他之所以提出废除中医其实也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在短短几年内,他的妻子、两个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全部因病去世,可想而知,他当时的心情可以说已接近崩溃。在这种个人经历下,他认为中医是没有用的,甚至认为医学是没有用的,病不是用药能治好的。因为俞樾是位很有名气的大学者,所以后世很多主张废除中医的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这些实例说明,个人经历会影响一个人对中医的判断。 中医备受争议的第二个原因:用现代科学评价中医是不对等的 第二个原因是许多人喜欢用当今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检验中医、评判中医,而这就涉及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中医与现代科学并不是对立的,但也不是对等的。说它们不是对立的,是因为中医学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证明其合理性的,譬如青蒿素治疗疟疾,砒霜、雄黄治疗白血病,针灸镇痛,等等。我们不能说,古人用新鲜的青蒿绞出的汁治好了疟疾是迷信,分离了有效成分后治好了疟疾就是科学。 但中医里的有些概念,确实是很难用科学来论证的,或者至少暂时不能用科学来证明。比方说人参大补元气,这如何证明呢?当然,你说人参里的皂苷有提高免疫功能之类的效果是可以的,但你怎么用科学证明元气呢,哪些指标才算是元气?这恐怕很难。 再比如,如何用科学证明六味可以补肾阴呢?按现代西医通行的做法,要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论证才行。人肾虚时有腰酸、耳鸣、脉尺部沉弱等症状,难道我们要问小白鼠:“你耳鸣吗?腰酸不酸?”这可能吗?虽然中医有判断阴虚的客观指标,但要找到用什么现代科学指标来衡量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要说明确肾阴虚的科学本质是什么了。这六味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成千上万,如何来判断哪些是有效成分并不容易,是否有可能分离鉴定清楚也是个问题。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