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心说的陨落 哥白尼与《天球运行论》

地心说的陨落 哥白尼与《天球运行论》

  • 字数: 16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美)威廉·T.沃尔曼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4768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躺在他的床上,手里拿着他即将出版的杰作《天球运行论》。哥白尼把太阳放在宇宙的中心,由此启动了现代科学,使人们对宇宙和人类在其中的地位有了全新的理解。《作者通过对《天球运行论》逐章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将读者拉回到16世纪欧洲科学革命风暴的现场,为哥白尼、他的书、他的时代以及他们之间的重大冲突提供了一个新鲜而有启发性的解释。哥白尼把太阳放在宇宙的中心,由此启动了现代科学,使人们对宇宙和人类在其中的地位有了全新的理解。
作者简介
威廉·T.沃尔曼,美国当代文坛上多产和获得批评届赞誉多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对政治的及时分析,对北美历史的精湛学识,以及对社会边缘生活的生动刻画著称,小说《欧洲中心》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是继托马斯·品钦之后受关注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
目录
宇宙为何尖叫
注解:奥西安德尔的序言以及第一卷第1-4章
曾经的信仰:宇宙论
注解:第一卷第5章
曾经的信仰:运动
注解:第一卷第5(续前)-9章
1543年的观测&限
注解:第一卷第10-14章
金星轨道
注解:第二卷
曾经的信仰:圣经
注解:第三卷
安静的结局
注解:第四卷
赫拉克勒斯之柱
注解:第五卷
评价
注解:第六卷
简洁性
真理的代价
年表
术语表
致谢
摘要
     宇宙为何尖叫 在今天看来,16世纪的科学就和16世纪的银器一样,早已失去了光彩。不过,所有经过漫长时间洗礼而褪色的理念都曾被视若珍宝,就让它们在“思想博物馆”中占有一席之地吧!如果我们对这些理念中陈腐、过时的部分抱着宽容的心态,真心实意地将它们分门别类、加以改进,说不定还能为我们的思想宝库增光添色。但是,假如有的理念自问世之初就已经是陈腐的呢?第一版《天球运行论》自始至终没有卖完,一位梵蒂冈天文学家开心地告诉我们,此书自问世仅过了50年,“他的数据表就被第谷?布拉赫更为准确的观测数据所取代……在那个时候,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哥白尼的书已经过时了”。 “他是一位出生于波兰的学者,停住了太阳,转动了地球。” 确切地说,他并未做到这点:他的日心说并非原创,他对天体的描述也并不完善———感谢那位梵蒂冈天文学家提醒我们这一点。在他之后,科学一如既往地继续发展。在哥白尼的宇宙模型中,地球已经离开了中心位置,然而开普勒进一步将这个模型中行星的自转模板修 改成更让人不悦的形状。牛顿将烦琐的几何学推到一边,代之以威力无穷的物理学定理。哥白尼的学说蒙上了尘埃。他的《天球运行 论》证明了这一点:人类曾经的努力终有一天会被埋没。哥白尼将会用他的模型图和图上标明的角度来告诉你“土星、木星、火星公 转的圆形轨道有多大”,但是这几个行星并不听他的话———它们的公转轨道并非圆形。 那为什么还要翻阅《天球运行论》这本遍布复杂数学符号的书呢? 在哥白尼归于尘土很多年后,牛顿第一定律问世,其内容如下:任何物体都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或静止的惯性,除非外力改变这种状态。哥白尼辛勤而孤独的工作改变了世界的惯性:囿于思维上的成见而止步不前的惯性,以及人云亦云地追随时下流行思想的惯性———惯性从来都是盲目的。今天的我 们并不比一个16世纪的欧洲人生活得更聪明,我们施行正义时并不比从前更谨慎,也并不比从前更具备独立证明宇宙结构的能力,虽然当今的科学界声称我们已经描绘出了宇宙各种各样的面目。我们之所以知道火星围绕太阳旋转,是因为我们看过火星围 绕太阳旋转的示意图。而在哥白尼时代,我们所了解到的就会是 火星围绕地球转,因为这是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经过证明得出的结论。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就相当于他那个时代的哥白尼,他的思想超越同时代的人,改变了自古以来的思维惯性。为什么每次发生月食的时候,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都是圆的?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成为了地圆说最早的支持者之一。通过 敏锐的观察,他推理出一个复杂的物理力学理论,并野心勃勃地将天文学、数学、哲学、宗教相结合,他取得的成就超过我们这 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能做到的。亚里士多德死后,他思想的幽魂仍长久地影响着我们。 研究荣格的学者说: “自我的集体象征……都会逐渐消亡。 宗教、信仰、真理都会逐渐过时……但是,倘若连最崇高的价值也消亡了,失去了震撼人心的神圣品质,我们自然会遭遇优选的 危险。”《天球运行论》在那个时代尤为危险,因此也不可或缺。 1543年,哥白尼终于出版了他的著作(据说在他临终时,有人把刚出版的书放到了他手中)。彼时,欧洲的宇宙观念早已陈旧不堪,两种力量仍在维护着这一旧有的观念:古典天文学和 《圣经》。对此二者有所了解后,我们会更理解哥白尼的成就,所以本书将用两章分别介绍它们。本书旨在研究《天球运行论》如何引发了一场革命,因此对哥白尼的个人经历的叙述似乎不过是 一种点缀,但我还是会尝试描述他个人的一面,认可他的一些个人品质,以及他克服了(或者没能克服)哪些环境的局限,虽然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这方面信息并不多。 正如本书书名所言,《天球运行论》将地球从宇宙的中心推开,并且给出了更准确的太阳系行星轨道,同时也展示了完成这两个任务需要费多大的精力。这份精力体现在书中的一个个角度,推论,长年累月孤独的工作,加加减减的计算,推论的证明,错误的开端,描绘五颗已知行星的运行路径的48个本轮———这48个本轮全弄错了,因为本轮根本不存在(除了月球的轨道是否遵循本轮尚存争议)! 哥白尼的精力还花在了一堆“因为”“所以”的证明以及倾角和倾斜度的计算上,而这其中有许多已经被后来更准确的数据取代了。他的手稿异常整洁,似乎是职业抄写员帮他誊抄的,在手稿某一页的一幅图示中,一组同心圆超出了左手边的页面空白边缘(最里面的一个圆内写有“Sol”字样)。而哥白尼的各项研究也正如这组同心圆一样,超越了他艰辛的努力、犯下的错误, 以及他和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他断定我们的星球在自转,无论我们是否相信这一点。这个推论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得到证明,要等到1851年,也就是他的著作出版、同时也是他逝世308年之 后,傅科才用单摆实验证明了他的推论。他坚称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这一点将在1838 年由贝塞尔证明。但是在此之前,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