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水土保持技术史(1956-2011) 基于内蒙古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视角

水土保持技术史(1956-2011) 基于内蒙古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视角

  • 字数: 4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王静,海春兴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743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水土保持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全国先开始进行水土流失调查和治理的区域。其中,内蒙古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农牧交错分布的生态敏感区,同时内蒙古又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水土保持技术史:基于内蒙古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视角》基于内蒙古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视角,比较全面地反映了1956-2011年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技术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比了5个历史阶段和2个人文环境中水土保持技术的差异,记述了其成就、经验和问题,探寻水土保持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同时,分析了不同的水土保持技术对土壤保水保±效应的影响以及与社会人文因素之间的关系,它将为今后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的治理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在水土保持事业中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研究进展
1.2.1古代水土保持史研究
1.2.2民国至今水土保持史研究
1.2.3内蒙古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史研究
1.2.4综述小结
1.3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创新点
1.4研究阶段的历史分期
1.4.1历史分期
1.4.2分期依据
1.5有关概念界定
1.5.1水土保持
1.5.2水土保持办法、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技术
2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1.1自然环境
2.1.2社会经济
2.2研究方法
2.2.1历史文献分析法
2.2.2个案分析法
2.2.3实地调研法
2.2.4实验分析法
2.2.5历史比较研究法
2.3研究思路
2.3.1水保技术的选择
2.3.2野外采样区的确定
2.3.3样品采样、测定和访谈
2.4技术路线
……
3多项水土保持技术广泛应用阶段(1956-1962年)
4水土保持技术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主(1963-1978年)
5应用水土保持技术综合治理小流域(1979-1985年)
6水土保持技术以治沟骨干坝为主(1986-1996年)
7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发展水土保持技术(1997-2011年)
8水土保持技术差异研究
9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