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蔬菜专业村的形成及其效应研究

中国蔬菜专业村的形成及其效应研究

  • 字数: 20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张哲晰,穆月英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762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受到资源、经济条件等约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小而分散的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在我国也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业主产地。其中,以小农户地理集中生产为表现形式的专业村发展模式,或将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创新:依托以村为单元的规模化经营,可能成为中国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方式。本研究主要围绕专业村形成及效应的理论积淀,蔬菜产业格局的历史演变及现状,不同空间层级主产地与蔬菜专业村的关系,蔬菜专业村形成的驱动因素,蔬菜专业村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蔬菜专业村的协同发展路径分析逐层展开,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哲晰,女,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1项,农业农村部司局委托课题1项。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和《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穆月英,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2010年至今担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出版《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等专著;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获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评审二等奖等奖项。
目录
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可能的创新
2蔬菜专业村的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及分析
2.3关于蔬菜专业村的研究框架
2.4本章小结
3我国蔬菜产业格局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3.1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及特征
3.2蔬菜生产格局的空间演变
3.3本章小结
4不同空间层级主产地下的蔬菜专业村分析
4.1主产省内部的蔬菜主产县
4.2主产县内部的蔬菜专业村
4.3专业村与不同空间单元主产地的联动关系与核心地位
4.4本章小结
5蔬菜专业村的形成机制及驱动因素分析
5.1延庆区康庄镇小丰营蔬菜专业村案例分析
5.2专业村形成的理论分析
5.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5.4专业村形成的结构验证
5.5本章小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