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可凡倾听
字数: 4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可凡倾听"栏目组 编
出版日期: 2013-08-01
商品条码: 978720811451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59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东方电视台名牌栏目《可凡倾听》2012年访谈节目精选本,共收入孙俪、海清、姚晨、陈坤、吴奇隆、黄晓明、邓超、奚美娟、宋丹丹、徐帆、冯远征、濮存昕、陈建斌、王文娟、刘青云、崔健、陈其钢、安藤忠雄等文化艺术界名人访谈31篇,分为“火花一簇”、“火光一道”、“火树一片”、“火龙一条”、“火炬一把”、“火捻一根”、“火球一颗”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很好厨师》特集。
目录
越界飞行/叶永烈/001
弥陀笑脸背后的分量/何占棄/005
我看可凡/李宗盛/007
火花一簇
幸福甜蜜蜜一孙倆专访/003
美小护的美好时代——海清专访/012
“姚”望星“展”——姚展专访/026
对话“名捕”——邓超、刘亦菲专访/039
火光一道
行者——陈坤专访/049
启封青春的记忆——吴奇隆专访/058
“明”天会更好——黄晓明专访/072
生命如歌——胡歌专访/089
男儿本色——刘烨专访/099
女人本色——秦岚专访/111
火树一片
淡淡女人如茶香——奚美娟专访/123
……
摘要
曹:听说您到报社很有意思,到了报社工作,上司交给您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
詹:向古龙邀稿。
曹:其实您的主编跟古龙大师是有一点……
詹:小过节。
曹:能不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詹:这个故事可以说出古龙这个人的性格。应该是1977年、1978年的时候,那时候正好古龙的小说拍成邵氏的电影,《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红遍港台东南亚了。古龙本来的写作生涯已经有点到了谷底了,这个电影一拍,咸鱼翻身,突然间又变成大家要追逐的作家。报社当然也给我的主编压力,说古龙这么受欢迎的作家,你得去约他稿子。我的主编有口难言,他前一年才刚刚把古龙的小说给腰斩了。腰斩的原因,第一当然他觉得古龙不够红,第二古龙写作纪律不好,常常拖稿,乱七八糟,主编不喜欢,就把稿子断了。他当然拉不下脸来去邀稿子,所以主编就丢给我这个菜鸟一个工作,去约古龙的稿子。我知道这很困难,因为我是个小编辑,要去跟古龙解释我是谁都很困难。我打个电话,结结巴巴跟古龙讲这个话,我是谁,要跟您约稿。古龙在电话那头停了一下就说,晚上我在哪儿吃饭,你要想谈稿子,就到那儿去找我。我当然不怀疑他,就去了。古龙生活很浪漫的,当时房间里头非常狼藉,男男女女,很多浓妆艳抹的女子在那儿。古龙看我来了,从桌底下拿了一瓶酒放桌上,说,小朋友,喝完这杯再说话。我当时是真的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个场面,我就乖乖地倒了一整杯,用啤酒杯子倒一整杯威士忌,我说,古龙先生,我敬您,我就把它喝了。一杯、两杯、三杯、四杯,就讲不出话来了。因为我没喝过酒。古龙大概本来是跟我的报社有点过节,原来想捉弄我,可是这一捉弄,发现你毫无抵抗能力,就不好意思了。他是一个江湖上的人物,这样子对一个小孩,有点不好意思。旁边的男男女女已经笑翻了,古龙就说你别喝了,我送你回去。他就让我上车,他的一个加长型的奔驰,很风光的,他也爱那个派头。他就在车上,先跟我讲跟主编之间的过节,我说不出话来了,我点点头。但他又说,我其实不喜欢写稿子,写稿子一点也不好玩。我当时不明白。他喜欢多姿多彩的生活,作家写稿子很辛苦的。他又说了些什么话,我也不很记得。然后车子到了报社,他让我下车,我摇摇摆摆也走不了路。他大概又想这样也不对,就又把车窗摇下来,跟我说,小朋友,你够意思,我给你写稿。他又加了一句,我不给你主编写稿。然后我就要上楼,但我在楼梯间,实在没办法,就吐了,倒在楼梯间里。扫地的阿姨来,还有点怪罪我,年轻人这样喝酒,生活太糜烂了、颓废了。我在楼梯间又待了一阵子,勉强爬到编辑部,好大的一个编辑办公室,几百个人,我的工作室在最里面,一路上所有人都看到这个编辑醉醺醺回来,踉踉跄跄回来。跟主编说,主编,我约到稿了。古龙很有意思,他心里原来是想要做点报复的,可他真报复了,又发现不对,原来这是一个接近没有招架能力的人,他不能这么对待人。他亦正亦邪,有邪恶那一面,又有天真的那一面,真是一个侠客。我其实跟古龙先生打交道,后来也并不多。当然我还跟金庸先生打了很多交道,还做过金庸先生很长时间在台湾的法律代表人。但古龙先生,见面没多久,他后来就过世了。我后来想起这个事,觉得他还是个人物。
[在詹宏志的人脉关系中,铺天盖地的是各种人物,大人物、小人物,淹没在各式人物之中。詹宏志的跨界显得格外低调但又举足轻重,可以说,如果没有詹宏志作为电影人的那一面,也许我们将看不到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作为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重要推手,詹宏志却有着自己的内疚。]
曹:很多人都说,谈到台湾的艺文界,詹宏志的名字是绕不过去的。但是我想,很大程度上,人们说这个话的原因,是您起草了《台湾新浪潮电影宣言》,那个宣言对于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发展很有关系。同时您也是侯孝贤《悲情城市》的制片人,又是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制片人。当时怎么会想到做这样的一个宣言?
詹:我其实真的不重要,我是这些特别出色创作者的朋友,我也是他们的粉丝。作为一个观众,我看到侯孝贤、杨德昌的电影,是既喜欢又佩服。我很希望他们能够常常有戏拍,我本来又在媒体工作,充其量只是一个写文章,支持台湾新电影创作的人。大概这个事情发生在1986年,那时候台湾的新电影到了一个很困难的时期,不仅仅是台湾的电影工业那时已经一败涂地,新电影也被电影里比较保守的声音批评说,你都不在乎市场,你们把电影给玩完了。所以他们不但没戏可拍,还背了一个破坏台湾电影市场的恶名,这个处境,当时是很艰难的。就在1986年11月6日,杨德昌的四十岁生日,一群人在那里开派对,本来开开心心地在庆祝生日。当开始讲到电影界情况的时候,大家就唉声叹气,很沮丧。有人说,总得要有人出来说说话。其实这个电影,和原来电影工业的酸甜是不相干的,这些创作实际上是保住了台湾电影的一线生机。但这一个会议,后来也有很多人说这个派对是推我去拟了电影宣言,这不是事实。当时我并不在现场。其实当时我父亲重病,我在医院里。所以会议只有一个结论,说咱们去找詹宏志来写,起草这个东西。所以就有一个朋友负责来找我,把当时的情况和大家说的话告诉我。我当时也没特别想明白大家说的话,听着听着,我带着这个想法,又回到医院去,我就在我父亲的病房旁边,把这个稿子给写完。后来大家也就看了,很多文化界,包括林怀民老师,包括侯孝贤、杨德昌,还有众多文化界的人,大家都签了名,觉得里面的话都是他们愿意说的话。本来电影宣言其实没起什么作用的,一写出来,反倒很有影响。从此之后,这些新电影的创作者四分五裂。有的人嫌这个宣言口气太重,可能会影响到后来的工作机会。也有的人嫌口气太轻了,要革命,还要说这样不痛不痒的话,没意思,我们就直接去革命。大家心理上,有个共同的方向,但是每个人轻重不一样,宣言一写出来,大家反倒都不说话了,原来很开心在一块的,现在散了。我自己也有冲击,写的时候,本来只是想把大家的意见给写出来,写出来之后,所有的朋友都不是朋友了。我一个人就很着急,而且也内疚,我做了什么好事?怎么写了一个文章,大家都变了?所以,后来法国电影记者访问杨德昌,杨德昌还说,新电影宣言这件事是新电影结束的开始,从这件事就开始了。但我今天回想起来,杨德昌的话说了一半,的确从那之后,新电影的美好气氛是瓦解了,可是这也刺激了大家分道扬镳之后的努力,杨德昌优选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侯孝贤优选的电影《悲情城市》都是这之后创作出来的。大家自己在困境里头,自己想办法。我当时的感触是说,我本来是个编辑,一个媒体人,但那个时候看起来,摇笔杆帮助不了这件事,我才跳下来,说,如果这些事需要我做,我就变成工作人员,这就是后来我跑去做制片的原因。P258-261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