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长安的春天 唐代科举与进士生活
字数: 21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杨波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53067813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为唐代科举制度赋予了新的观察角度,对唐时社会风气、习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体察。作者在前人对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科场风俗和进士生活,论述了唐代科场规范及措施的历史背景、谈论杏园和雁塔题名等宴集以及考察科举失败者的心境和情状。 本书文字质量较高,图文并茂,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论述,表现了科举制度下文人的心态、士风,对这一部分的历史研究进行了很好的填充和完善。 本书篇章划分清晰,以全新的角度对大家较为熟识的历史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并提供确切的注脚。细节上的补充和和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为研究这部分历史的读者提供一种较为细致而生动的阅读材料,可读性强。 陈子昂,李白,韩愈,白居易,岑参……这些熟悉的身影奔波于大唐帝国的科举之途,犹如今日的我们拥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南开大学文学博士杨波以深厚的学养,带领我们体会一幅完整的“长安春色图”:既有春风得意的快乐,也有落魄江湖的辛酸……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篇:上篇介绍唐代科场习俗与进士风尚,中篇介绍进士宴集与题名活动,下篇讲述落第举子的生活。每篇又分为数节,一节一个知识点,独立成章。篇章划分清晰,以全新的角度对大家较为熟识的历史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并提供确切的注释。细节上的补充和和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为唐代科举研究赋予了新的观察视角。
作者简介
杨波,虞人。没有作品的作家,不写论文的学者,巴托比俱乐部候补会员,在现实中做梦的老男人,认为挖掘土地更实在但只会用纸和笔劳作的劳动者。
目录
绪言
上篇 麻衣如雪:科场习俗与进士风尚
业诗攻赋荐乡书:寄籍与争解元
棘篱何日免重来:科场规范
闻达之路唯文章:进士三场试
忽闻金榜扣柴扉:放榜与登科记
公卿门户不知处:公荐与请托
秋卷装成寄与谁:进士行卷
若使吾徒还早达:进士朋党
新有受恩江海客:座主与门生
中篇 长安之春:进士宴集与进士题名
群莺共喜新迁木:相识宴与烧尾宴
绿衣半醉戴宫花:闻喜宴
曲江共说櫻桃宴:櫻桃宴
……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摘要
唐世重进士。姚合《送喻凫校书归毗陵》诗日:“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1/43)根据唐朝法令,凡进士及第者,本人及全家即可免除徭役(其他杂科,止免本人),“名不著于农工商贾之版”(韩愈《上宰相书》,2010:6/646),也就是说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享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特权。唐代上至帝王,下至地方节镇和州府长官,都对新进士礼遇有加;而且,官场上声誉较好、地位尊贵、升转迅速的清要之职,多从新进士之中选拔——“台阁清选,莫不由兹”(王溥:76/1382),“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李肇:下/55)。新进士名望既高,前程又不可限量,所以当时的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日“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王定保:1/4)时人艳羡进士,称进士及第为“迁莺”(《尚书故实》,罗宁:139),为“登龙门”,形容刚刚擢第的进士是“头上七尺焰光”(封演:3/17),而高宗朝中书令(中书省长官,为宰相之职)薛元超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引为终生憾事(刘谏:中/28),更可见出唐代之崇重进士科,以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 同时,与此相对应的是,唐进士科取人颇少。宋人指出,自太宗贞观(627~649)迄玄宗开元(713~741),“文章最盛,较艺者岁千余人,而所收无几。咸亨、上元增其数,亦不及百人”(王珪语,脱脱等1977:155/3614)。每年集于京师的各科贡士,约千人至三四千人不等,其中进士科的举人在一千人左右,而有幸能登第者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得以金榜题名的进士的比例则更小,大概是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杜佑:15/357)。每年进士及第者虽无一定之数,但少则一二十人,多亦不过三四十人,这就在客观上增加了登第的难度。读书人朝驰暮走,汲汲于一第,却往往不能如愿,许多人久困名场,竟至终身无望。 一方面贵盛如此,另一方面却又竞争激烈,艰难如斯,但因为实际利益的吸引和诱惑,进士科遂成为天下读书人众所瞩目的晋身之阶。寒门庶族借此脱离土地的束缚,告别赋税、劳役乃至贫穷,从此改换门庭,参与权力与财富的再分配,成为新的贵族;而世家豪门则赖以巩固、延续或恢复家族的风光与荣耀。俗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历经几代人的传承,社会发展,制度迁变,他们的政治地位随着经济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断更迭,过去钟鸣鼎食,荣华富贵,现在家道中落,世业沦替——“诸达官身亡以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姚崇语,刘昫等:96/3026)——不少大家族已到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地步,较之寒族的景况,其实相差无几,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走上科举入仕的道路。《唐摭言》评论道:“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王定保:9/97)可知科举(尤其是进士科)是获得政治地位和维系世袭门第的重要途径。古人的遗训是学而优则仕。是以当时士子莫不殚精竭虑,焚膏继晷,驰逐于科场,争名于进士,以博南宫折桂,春闱一鸣,以至于老死文场,亦无所恨。 P9-11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