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 大局观典藏版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 大局观典藏版

  • 字数: 28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美)罗伯特·D.卡普兰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2180864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8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卡普兰作为一个伟大的地理学者和地缘政治研究者,使用其近期新所得的观察、发现和相关理论来回顾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然后预期未来全球事件的演化。卡普兰通过检查各地方的气候、地势和所处地理位置来回顾历史上发生的世界热点事件。举个例子,纳粹德国的地缘政治学家们接近扭曲了地理学,他们认为伟大的德国可以吞下大不列颠帝国和苏维埃,残暴的纳粹下决心想要摧毁苏联,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俄罗斯干草原酷寒的气候和有限的地表食物。卡普兰将他的研究所得用以分析各地方的危机,如欧洲、俄罗斯、印度、土耳其、伊朗和中东,全面地分析了欧亚大陆的下一次冲突周期。引人注目的是,未来可以通过气候、地理分配和其它本身的必然事实来了解:阿富汗四面邻国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入侵印度的优选入侵路线,是巴基斯坦的至关重要的后方基地。伊朗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专享一个横跨能源生产地区波斯湾和里海的国家。最后,卡普兰指出,美国可能会后悔大老远地参与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冲突中,而不是趋向于它的直接近邻国墨西哥,这个国家正由于贩毒集团的疯狂肆孽而陷入半衰退的边缘。
作者简介
罗伯特·D.卡普兰,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第一幕僚,美国海军学院特聘教授 《外交政策》杂志评选的“100位全球很好思考者”之一 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防务政策委员会委员 全球首屈一指的战略预测公司Stratfor首席地缘政治分析师 知名地缘政治分析师,资深国际事务记者。2009~2011年,卡普兰为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效力。2008年,他担任了华盛顿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高级研究员。 卡普兰游历了近70个国家,对地缘政治深有体会,曾写下《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The Revenge of Geography)、《巴尔干鬼魂》(Balkan Ghosts)等畅销佳作,其将旅行作家追求细节的锐利眼光和驻外记者的分析能力完美融合的写作技巧令人拍案叫绝。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均是其忠实读者,小布什更认为卡普兰对世界局势的诸多观点与他本人的世界观颇为吻合。
目录
前言地球不是平的1
第1章地图上的地缘战争宁死不屈的地理11
巴尔干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一触即发的“桶”,根源何在?中欧作为“宽容忍让”和“高度文明”的理想地标,在新的大国博弈中能否幸存下来?德国的地理位置又是怎样决定其钟摆方向的?海湾战争中,眼看就要活捉萨达姆,老布什为何却下令停止进攻巴格达?
第2章分裂的地理,报复的逻辑地图的力量33
同为金砖国家,中国比巴西更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发展潜力,是因为地理位置决定的?在洲际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的时代,地理到底还重不重要?为何自由国际主义者普遍支持在巴尔干地区进行干预,却反对入侵伊拉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地理是以何种方式勾勒出人类政治版图的?
第3章地理的历史轮廓希罗多德和他的继承者49
汤因比为何会认为安逸的地理环境反而不适合文明发展?霍奇森为何认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观是错误的?他所倡导的“一世界”是否真是打开世界历史大门的钥匙?伊斯兰教的形成与阿拉伯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4章历史的地理枢纽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剧本73
为何说海洋是自由主义和西方民主扎根的自然条件?麦金德真的准确预见苏联的解体?陆权的代表苏联在与海上力量最为强大的美国进行终极对决中,为何败下阵来?
第5章纳粹德国的地理扭曲地缘政治空间竞争93
作为希特勒背后的人,豪斯霍弗尔的理论对德国“二战”时期的战略选择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胡比是如何认识到纳粹地缘政治的危险性的?为何说麦金德的声誉在史特劳兹·胡比的手里得到了挽救?
第6章被边缘的边缘地带“权力均衡”的挑战105
苏联为何一心要打破心脏地带的海权国家所形成的包围圈?边缘地带对苏联意味着什么?斯皮克曼在60年前准确预见中国的崛起?美日同盟的形成以及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是否是历史的必然?
第7章海权的诱惑霸权野心119
美国的海权优势是怎样影响其全球霸权的?为何崛起中的中国和印度格外推崇马汉的海权论?它们是否会重蹈美国海上霸权的“覆辙”?
第8章从“缓冲垫”到监狱拥挤的地图131
为何说核武器的蔓延大大加快了全球化进程?亚洲为何没有出现类似欧盟的组织?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是要确保亚洲的军事平衡吗?人口的过度膨胀又将如何在地缘政治上作出反映?
第9章欧洲分裂的地理根源被割裂的“大欧洲”149
希腊何以成为整个欧洲乃至西方的发端与终点?德国的中心地理位置及其内在文化态度,将怎样决定欧洲的走向?为何说欧洲当前以货币形式出现的经济分歧,实际上有一定历史和地理的基础?
第10章摒弃历史的地理中心地带的俄罗斯169
俄罗斯正在运用手中的能源筹码影响欧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但曾经的加盟共和国并不安心受其摆布。在亚洲与欧洲的天平上,俄罗斯似乎并不清楚应该站在哪边……
第11章巨龙崛起中国实力的地理优势201
为何中国历史上没有形成东西罗马帝国分而自治的局面?长城除了起到强化生态地理区别的作用之外,为何还能转化为政治上的分野?从远东到蒙古再到中亚,从东南亚到南海到东海和朝鲜半岛,作为传统大陆强国的中国,其地缘政治将面临哪些挑战?
第12章“阿育王”的困惑印度的地理困境231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而治之是弄巧成拙还是历史的必然?阿富汗在印度的地缘政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何说北京和新德里的新型竞争是战争技术和财富发展的共同表现?
第13章搅动世界的波斯伊朗的地理枢纽253
在“绿色革命”的冲击下,伊朗的神权统治日益不为西方人所容忍,伊朗的核问题犹如中东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西方国家的挑唆下引爆,曾经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如何才能恢复大中东强国的昔日风采?地理的报复又将在这个国家如何上演……
第14章“荒野腰带”的“和事佬”前奥斯曼帝国281
土耳其为何能以非常公开和实质性的方式,反对美国遏制伊朗的政策?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为何要推动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和谈?又为何冲在最前面与阿萨德作对?它为何又要在加沙以巴勒斯坦人的保护者自居?
第15章“山姆大叔”的历史罗盘墨西哥的挑战313
当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人将战略重心从阿富汗和伊拉克转移到亚太时,似乎将墨西哥遗忘在了历史的街角。而作为海洋性的欧洲与大陆心脏地带之间的独立缓冲国,墨西哥到底是美国体面退出历史舞台的出口,还是美国重塑“新世界”核心地位的救命稻草?
摘要
     第1章 地图上的地缘战争 宁死不屈的地理 20世纪90年代波黑战争后,人们才认识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并重新建立对地图的尊重。冷战结束后,人们逐渐丧失地理意识,似乎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开始,但在“9·11”之后的10年里,一系列灾难性的事件将这种幻想击得粉碎。 巴尔干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一即发的“桶”,根源何在?中欧作为“宽容忍让”和“高度文明”的理想地标,在新的大国博弈中能否幸存下来?德国的地理位置又是怎样决定其钟摆方向的?海湾战争中,眼看就要活捉萨达姆,老布什为何却下令停止进攻巴格达? 西方国家对米洛舍维奇等独裁者的“绥靖政策”一时间使得“慕尼黑阴谋”的类比甚嚣尘上,地理的报复在无形中开始上演了…… 要重拾我们的地理意识,必须先在最近的历史坐标中找准一个时间点,搞清我们在何时失去了它,以及为什么会失去它,并阐明那将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判断。 当然,这种地理意识的丧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倘若要我指出这个时间段,我想大约就是柏林墙倒塌后的那段日子。一条人为边界的倒塌,本应让我们对地理和地图更加肃然起敬,以便提前考虑德国版图的变化可能会对相邻的巴尔干和中东地区带来什么影响,但恰恰相反,我们却从那时开始盲目自大起来,接近无视那些真正的地理障碍仍然虎视眈眈地横亘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渐行渐远。 德国境内一道人为边界的拆除,仿佛突然成了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这让我们认定:人类所有的分歧将从此烟消云散;民主既然能将东欧收于麾下,也必将征服非洲和中东;“全球化”这个风靡一时的流行概念,已经不仅仅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而是一跃成为了历史的道德方向和国际安全体系。想想看,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才刚刚被打破,美国和西欧的国内安全就被视为理所当然,太平盛世的假象统领了一切。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前副主任弗朗西斯·福山,预见性地捕捉到了这种新的“时代精神”。他在柏林墙倒塌前几个月发表了一篇题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宣称世界各地战争和动乱有增无减,黑格尔哲学意义上的历史(即自由民主制将成为所有国家政府的专享形式。)至此宣告终结,因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取得了胜利,有关政治制度的争论就此结束。 其实,这只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象塑造世界,有时甚至是通过出动美国军队来实现的。在20世纪90年代,这样做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惩罚。这是一个信仰倒错的时代,是冷战后的第一轮知识辩论周期。在这个时代,“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被视为无稽之谈。比如,在一些地方,传统和狭义的“国家利益”本来就被定义得似是而非,却硬要对其进行人道主义干预。你优选加入新保守主义派,或当一名自由派国际主义者,整天想着如何在巴尔干地区阻止“种族灭绝”,因为这是当时“聪明的好人”该做的事。 在美国,类似的理想主义大进发并非少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之际,以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命名的“威尔逊主义”风行一时,后来人们才发现,威尔逊的想法很少考虑美国及其欧洲盟国的真正目标,更没有考虑到巴尔干地区和近东地区的现实。20世纪20年代在这些地方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表明民主和自由已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得到推行,同时也意味着,在这古老苏丹王朝的某个地区,狭隘民族意识正在悄然觉醒。 P11-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