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逻辑思考的艺术

逻辑思考的艺术

  • 字数: 1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利昂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441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逻辑思考的艺术:为什么我们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这是一本简明、易懂、有趣的逻辑思考精彩读物,全面分析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最常见的非形式谬误。让你转换思维方式,也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逻辑思维,帮助您解决很多生活中难题的秘笈。提高逻辑思考力的7大基本方法,思考、写作、言语表达时运用逻辑思考力的20大窍门。一个人的思维如果被禁锢,就会想当然认为事情会顺着自己想的方向发展,殊不知,到结果才发现错的离谱。本书带你走出思维误区,教你在愉悦中学会思考,理性决策。教你如何从容驾驭自己人生的行动指南。
内容简介
《逻辑思考的艺术:为什么我们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大脑是人类最精密的器官之一,但同样也有各种各样让人困惑的“思维”。 思维错误、认知陷阱好像天生与人类为伴,细究起来无处不在,不经意之时又无迹可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想不到,主要是因为我们思考问题时运用了错误的逻辑,所以思维才会出现盲点。
《逻辑思考的艺术:为什么我们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以我们都曾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为例,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模式分析了思维被禁锢的原因,以及提出了让自己不烦恼的思维方式。从而纠正了思维上的偏见,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当明白了错误的思维是如何发生后,我们就有可能远离思维陷阱,就会犯错更少,从而能够理性思考,做出睿智的选择,离成功更近。
作者简介
利昂,旅居挪威的利昂(Leon)是一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挪威某高级精神分析及心理潜能开发项目的心理督导师。同时亦受邀于奥斯陆大学主讲心理学,并集中于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施伯史泰德集团在转型之期也积极听取并采用利昂的指导性建议,从而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目录
第一章我们并不聪明——为什么我们越自以为精明,做事越离谱?
为什么我们常常不相信自己会犯错002
为什么我们常常犯自己不想犯的错005
为什么只买一件衣服就意味着要买一身行头009
为什么不能相信家里书多的孩子就会读书012
为什么教训孩子会使孩子越来越笨015
为什么不要轻信“必经痛苦”之类的话019
为什么越没问题时越要小心谨慎022
趣味测试024
第二章失控的命运——为什么有人总是幸运,有人总是倒霉?
为什么美女和帅哥要比普通人更容易接近成功028
为什么地铁车厢内靠边的座椅更受欢迎031
为什么伤害一个人就等于伤害许多人034
为什么要增加自己的曝光率037
为什么越是满怀期望,越容易失望041
如何在无成本投入的情况下赚到钱044
趣味测试047
第三章人际交往的悖论——为什么越渴望被人重视,却越容易被人忽视?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可以说出不同的效果050
为什么适当与异性搭配工作会更有效率052
为什么女人的心思最难猜056
为什么提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对方058
为什么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够好061
为什么对再熟悉的人也要说声“谢谢你”064
为什么别人对你的赞美眉头紧蹙067
趣味测试070
第四章看不到的盲区——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好的事情,你也常会犯错误?
为什么口口相传的也不可靠074
为什么权威预测有时候也并不是那么准确077
为什么“走霉运”的说法只是一种谬论080
为什么不要相信“女人应全身心投入家庭”083
为什么别人喜欢的东西也常被认为我会喜欢085
为什么有时候人多未必办成事089
为什么有时大家会一致作出错误的决定093
趣味测试096
第五章你所不了解的职场——为什么想要得到老板赏识,却被认为不忠实?
什么有才能的人未必会升职100
为什么有些看起来叛逆的人更合老板心意103
为什么公司陷入困境时你仍要相信老板107
为什么耐心劝导他不如称赞他的竞争者110
为什么付出100%的努力也未必得到想要的结果113
为什么老板会喜欢这样的人116
为什么老板不喜欢情绪化的员工119
趣味测试122
第六章容易受伤的爱情——为什么想要一份持久的爱,却只是三秒的热恋?
为什么恩爱的夫妻时间久了也会吵架126
为什么好女人也会错过好姻缘129
为什么有些人相爱以后就会束缚对方的自由134
为什么不要相信爱情故事就一定会有好结局136
为什么有时我们被欺骗也感到很开心139
为什么越是熟悉的人越是看不懂142
趣味测试145
第七章不理性的消费——为什么越想省钱,花的钱却越多?
“数量有限”的东西真的值得购买吗150
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一分钱一分货”154
为什么我们会深陷于小成本投入的东西157
为什么我们试过衣服后一般就会买下来162
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积分换购”165
为什么推销员说出产品缺陷时,我们也须谨慎168
为什么我们不要购买包装过于精美的产品172
为什么我们常常买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175
为什么有更多的选择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178
为什么广告宣传会让我们消费181
为什么要忽略讨人喜欢的推销员184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错误评估一件商品的价值187
趣味测试191
第八章鱼和熊掌的取舍——为什么总有我们得不到的东西?
为什么东西到手后我们还是不满足196
为什么自欺欺人会让我们麻痹199
为什么我们煞费苦心的结果常常是白忙活202
为什么别人常常和我们关注同一件东西205
为什么朋友成为上司后,关系反而变得疏远了208
为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兴趣实施奖励211
其实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幸福215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与爱情渐行渐远218
趣味测试221
启示被诅咒的潘多拉225
摘要
    为什么美女和帅哥要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
     读者来信:我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美女和帅哥在事业上更容易取得成功呢?
     Leon解疑: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人们往往在无意识中夸大别人的优点,比如好的长相,一旦优点被夸大,其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就会把一切好的品质都赋予他们,让他们看起来更出色。所以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有以貌取人的时候,这些人常常赋予外表漂亮的人格外地照顾或者是赋予其理想的人格特征,并为他们设计美好的未来。有调查数据表明,大学教授在改判试卷的时候对于漂亮女学生的考卷,会多加几分;美女在餐厅用餐后,在结算时老板通常会或多或少给予一定的优惠。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外表漂亮,人们还会觉得他聪明、自信、性格好、有能力……我们将这种倾向称之为“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它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其为光环效应。我们通常所说的“情人眼中出西施”、爱屋及乌,正是光环作用的真实写照。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成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就会把一切好的品质都赋予他甚至是他的朋友和家人,可谓是一好百好。
     李福民是一家儿童玩具生产厂家的老板。有一次,朋友介绍一个一位玩具经销商给李福民认识。朋友在电话里不断称赞这位经销商经管是一个女人,但是经营方面,很有一套,其销售业绩也是数一数二的。李福民早就对这类称赞司空见惯了,所以对朋友的这些描述,他不以为然,答复朋友说等见面之后再说。
     等到见面的时候,李福民不由自主地觉得这个女人接近符合朋友的描述。第一,这个女人长得很漂亮;第二,她的脸上一直带有微笑;第三,她的着装是柔和美丽的宝石蓝纯羊毛衫搭配一个黑色的小皮衣外套,下面搭配长过膝盖的直筒裙,整个着装尽显女人的成熟和自信。两个人谈得很愉快,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李福民之所以被女经销商征服,是因为他对女经销商的外表相当满意,给予了其很高的评价。因此,之前朋友的赞美之词就会不停扩散,让李福民感觉女经销商的其他品质都是好的,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一个人背后闪耀的光环会让他看起来更出色。所以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容易接近成功。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光环效应”的例子随处可见,数不胜数。这一效应也并不局限于人的外貌。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箱底的稿件都会变成“宝贝”,其著作权或者影视版权总有人抢着销售。当老师看好某个学生时,会觉得这个学生一切都好。学生善于表现则是表演能力强,使学生说大话老师会认为是其口才好。即使犯了错误,老师都会解释为“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一提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家就会认为他们有学识,还会连带地认为其人格、能力等各方面都很优秀。
     如果某个职员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们常常会感觉他工作能力很强。
     然而,如果某人有一点缺点,我们通常会将他的缺点放大,就会觉得他一无是处。如果一个骗子穿上一身名牌西装,装出一副正直、老实的样子,我们大多情况下也会认为他很可靠。
     由此可以看出,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里臆测。这就势必会存在其固有的错误,比如,把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得出不科学的结论;存在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说别人好就全部肯定,说别人坏就全部否定;只抓事物的个别特征,以点带面等。
     “光环效应”既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必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在往往对别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片面地给某人如何如何的评价。企业的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偏听偏信,轻易下结论。在这种作用下,很容易影响我们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人们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
     “光环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在追求光环效应正面影响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它的负面作用。因为,笼罩在光环之下的人或事物,一旦有问题,引起的后果将有可能不堪设想。
     P28-3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