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工智能与著作权制度创新研究

人工智能与著作权制度创新研究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罗施福,孟媛媛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261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地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了相关国家的立法例;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本书努力获得因应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对著作权制度形成挑战的规律性与共识性知识,并尝试提出若干创新性观点与研究视角。这些知识与研究视角可以成为我国著作权制度因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一种理论观点,也可以为我国学者就此问题进一步深度研究提供若干有益的观察视角与研究文本。
作者简介
罗施福,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法律系主任,集美大学法律科学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集美大学知识产权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兼任福建省海法学研究会会长、厦门市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法院涉台司法交流研究(厦门)中心特邀研究员,厦门市公安局法律顾问。
目录
第一章人工智能与问题范围设定001
一、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图景001
二、人工智能的类型与特质“遐想”006
三、人工智能的风险忧虑与治理之问011
四、人工智能的著作权法问题021
第二章人工智能是法律主体吗026
一、“主体客体”二分的法律思维范式028
二、法律主体的演化逻辑032
三、人工智能法律地位论争044
四、人工智能“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056
五、人工智能作为著作权主体的可能思路065
第三章人工智能与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070
一、劳动学说与人工智能070
二、人格理论与人工智能076
三、契约论与人工智能082
四、激励理论与人工智能088
五、利益平衡理论与人工智能100
第四章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法权化模式105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范围限定105
二、人工智能生成物法权化的应然性108
三、人工智能生成物法权化的可能模式110
四、邻接权模式的“优选”131
第五章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能与权属建制136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作为邻接权客体的设定136
二、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结构化权能138
三、人工智能生成物的邻接权159
四、人工智能生成物保护期限177
五、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属规则181
第六章人工智能与著作权侵权责任195
一、人工智能侵害著作权的认定与责任承担195
二、侵害人工智能生成物邻接权的责任认定与责任形态216
结论221
后记2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