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光荣与梦想 中国工业版画与新中国建设七十年(全3册)

光荣与梦想 中国工业版画与新中国建设七十年(全3册)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张珂 等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5690449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8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美术目前,版画艺术承担的是革命艺术先锋的作用。版画以艺术的形式表现现代中国的革命战斗、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工业版画是中国版画艺术的重要支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中国工业建设火热开展之时,这种现代工业文明所催生的原创冲动使大批专业版画工作者深入工业建设的现场,用画笔和刻刀见证并记录着祖国兴盛之路,使中国版画形成了对传统意义版画创作及题材选择的一次创新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界兴起了树立现代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创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把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列为创建现代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为工业版画的发展提供了氛围和空间,工业版画群体不断涌现。中国工业版画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步,已成为真实反映和记录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艺术表达方式之一。工业版画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留下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主题性艺术作品,记录了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工业版画具有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其艺术语言和视觉符号更被烙上了时代气息,与新中国工业建设同步,彰显着新中国的进步和当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国工业版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出不同的主题、艺术表达方式、艺术表现手法和观察视角,相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规律而言,己成为特定时代的“图像标本”。本丛书试图以中国工业版画不同时代作品的艺术特征为研究切入点;对中国工业题材版画的发展、主导思想、思想性与时代特征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今天看来,中国工业版画所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图像样式以及创作主导思想,都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因此,从这个视角出发对中国工业版画进行全面的研究,对新中国建设的七十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国人,不但具有纪念意义,更具有革命意义和民族精神上的激励作用。
作者简介
主编:李允经,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室主任、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荣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又获国务院“文化艺术事业突出贡献表彰”证书。
目录
第一章1949-1978年的中国工业建设与版画简述
第一部分新中国工业建设30年
一、宏伟蓝图的提出: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二、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投身工业建设热潮
三、耀眼夺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领域的非凡成就
四、"铁人"精神与石油大会战
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线建设
第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文艺政策调整与版画界的新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文艺政策调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版画界的新发展
第二章1949-1966年中国工业版画的发展
中国工业题材版画的缘起
第一部分解放初期的工业版画
一、创作思想的改变
二、百废待兴的工业版画
三、建设的欢歌
四、一幅工业版画作品带来的争论
第二部分工业版画的多元化发展
一、套色版画的兴起
二、其他版种的发展
三、水印版画的出现
第三部分工业版画群体初见雏形
一、"一冶"版画创作群体
……
摘要
     第一部分 新中国工业建设3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领导人提出了实现工业化的宏伟目标,开始以举国之力进行规模空前的工业化建设。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是以国家独立、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为中心的工业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间,中国以重工业为中心,以备战为重点,高积累、低消费,快速推进工业化,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国防工业体系。 一、宏伟蓝图的提出: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1949 年10 月1 日,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崭新的共和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在极短的时间里,新生的人民政权就接收了近代中国的经济遗产,实现了工业经济的恢复,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党和国家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的姿态描绘了一幅国家工业化的宏伟蓝图,他们力图通过强大的国家力量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改造,进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工业体系。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是新政权对中国未来蓝图的最基本描绘。关于工业,《共同纲领》宣布:“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的生产,以供应人民日常消费的需要。”1 通过《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展示了一张描绘未来工业化的宏伟蓝图,这张工业蓝图,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一切追求民主、进步的中国人对1840 年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