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文字到影像

从文字到影像

  • 字数: 1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艺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885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艺编著的《从文字到影像(解码大师和玛格丽特)》在梳理洛特曼艺术符号学基本理论和阐释洛特曼艺术模式化思想的基础上,对艺术文本的意义与符号结构的关系、艺术符号体系的本质特点和普遍规律做了一定的探索性研究,并以《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小说及改编的电影为例,对文学和影视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模式化分析,属于文化符号学视域内的文学与影视符号的跨界研究。
作者简介
高艺,1970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博士,研究生院副院长。2003年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符号学,俄罗斯艺术史,中俄艺术比较。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对洛特曼艺术模式化基本理论的分析
第一节 模式与模式化
第二节 艺术模式化系统与现实的关系
第三节 艺术的模式化与认知
第二章 作为模式化符号系统的文学文本
第一节 文学语言和自然语言
第二节 人类思维符号的两大基本类型和文学文本
第三节 文学文本中两类符号的互动
第四节 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两类符号
第五节 “通感”――多种符号交互作用的表现
第六节 文学模式化符号系统中的辞象
第三章 作为模式化符号系统的电影
第一节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和电影符号体系的多相性
第二节 电影与文学文本在符号构成和编码解码过程中的差异
第三节 电影文本的结构层次分析
一、电影中两类基本符号的互动
二、电影文本的词汇――图像(рисунок)
三、图像的变形与涵义的丰富
四、电影的叙事
五、电影语言的构成与变化
六、电影镜头之象――艺术符号
七、电影中的蒙太奇
八、电影的情节
九、电影中的声音符号
第四章 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
第一节 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思想与艺术
第二节 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比较研究意义
第三节 从小说“语言叙事”到电影“像一语一音”的综合表述
一、关于《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第23章《撒旦的盛大舞会》
二、影视文本――综合性的符号表现
三、玛格丽特的影视形象
四、话语功能与撒旦舞会的寓意
五、声音符号在《撒旦的舞会》剧中的集中运用
六、像、语、音三位一体的综合
第四节 影视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塑造
一、小说中撒旦形象的创新
二、电视剧中撒旦形象的再创造
三、演员形象――艺术信息的载体
四、情节与对话――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第五节 艺术家视角与小说“作者形象”的呼应
一、小说的作者形象
二、影视作品中的作者立场问题
三、文学与影视作品的作者形象特点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