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和而不同
字数: 108千字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辛丰年,严锋
出版日期: 2018-07-01
商品条码: 978720815250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3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辛丰年先生以音乐随笔著称,本书则是他谈音乐以外的文章与严锋谈书的文章的次结集。
《和而不同(精)》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辛丰年的作品,下编编为严锋的作品。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读书》、《文汇读书周报》、《大公报》、《万象》、《书城》等报刊上。
作者简介
辛丰年,原名严格。江苏南通人。抗战中家乡陷落,初中尚未读完,从此闭门自学。1945年开始在不对中做文化和新闻工作。1976年退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读书》、《音乐爱好者》、《万象》等杂志写出大量的音乐文章。主要作品有《乐迷闲话》、《钢琴文化三百年》、《辛丰年音乐笔记》、《不朽的人与乐》等。
严锋,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现代话语》、《雕虫缀网录》、《生活在网络中》(合著)、《感官的盛宴》,译有《福柯访谈录》等。
目录
上编
字迹虽隐,心迹昭然——关于曾国藩三封家书的杂感
了解战争 思索历史
想重读而不可得的书
虱多不痒?
跟踪读书的苦乐
假话与真情——读《周佛海日记》
髡刑古今——温故知新一得
藤花馆中一过客
细节传真——读史笔记
重读《卡沙诺伐》——兼忆盗版西书
六十年前的惜别——忆先师王蘧常先生
史海寻声
沧桑之后又相逢
对话无声却有情——读《热河日记》
中国诗人心目中的光色影
杂食者零札
“书斋”垮了
杂食书虫的残梦
下编
好书
好书Ⅱ
好看
当我们同在一条船
爱恨梁羽生
古龙印象像
金庸一样好看
老作文
在精神的外省
此红楼和彼红楼
屏幕上的书
历史小说的境界
新希望
《九三年》
《指环王》和我们的世界
漂泊的精魂
在反抗和逃离之间——读《海边的卡夫卡》
摘要
字迹虽隐,心迹昭然
――关于曾国藩三封家书的杂感
《读书》去年九月号的“新书录”报道《曾国藩全集》出版,文中有句话:“……有时或令人觉其恂恂有儒者之风……虽然这绝非作者的全面。”
小学生时代常常看到,有的人家并不喜欢读书,却少不了有一部《曾文正公家书》。上四马路“文化街”去,这书更是随手可得,从扫叶山房石印本到什么一折八扣的铅印本。文正公的大人物形象便在心中印下了。
这形象的起变化,当然同历史知识的增长有关,但还有一个原故,是知道了有些我不能不痛恨的人,对曾氏是奉之若神明的。其中便有那个自封中山信徒,对异己者不论是“密裁”还是公开屠戮都心不动手不软的“委座”。
一个人总是从正、反、侧等多方面长知识,长见识。后来又读过一些资料,曾氏这个“矛盾人物”的形象又多面化了。这个恂恂儒者,精义理善词章,又是以书生而“操杀人之业”的实干家,对于牵制历史车轮的运转,他起了并非不足道的作用。满汉统治者尊崇他是毫不足怪的。可怪者辛亥-_革命以后他那影响并没有消失,俨然还是许多人心龛中的圣哲!
几年前看到一则有关曾氏的掌故,颇有些悚然,但随即便又深愧自己头脑简单大惊小怪了。
那是从民国时人黄溶(秋岳)的《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发现的。记的是一八六四年天京陷落前夕曾氏三通家信之事,都是写给乃弟国荃的。曾老九是攻打天京的清军的主角。《花随》作者说:
“以行世本校之,有一通未辑入,余二通皆经删改。”
这不予辑入和删改,正是大有文章!
其中四月二十日夜的那封写道:“……余意欲奏请李少荃(按即李鸿章)前来金陵会剿。”――但他又觉得这样办有利有弊。利在李部洋炮多,可以早日把天京攻下,省却乃弟的心血,而弊在李“气焰颇大”,怕曾国荃受气,且李部淮军“骚扰骄傲”,“恐欺侮湘勇,克城时恐抢夺不堪”。因此又“不愿请来与弟共事……特此飞商……若情愿一人苦挣苦支,不愿外人来搅乱局面,则飞速复函。余不得弟复信,断不轻奏先报”。
行世的《家书》整篇删而不录的就是这封。这原故无须猜详,信中气味同“尽忠谋国”的公开形象未免不大吻合!
第二封信,五月十六日的,堪称“要害”,不能不多抄原文:
夜来又细思,少荃会剿金陵好处甚多。其不好处不过分占美名而已。后之论者日……少荃克苏州,季高(按即左宗棠)克杭州,金陵一城沅(按即曾国荃)与荃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如弟必不求助于人,迁移日久,肝愈燥,脾愈弱,必成内伤(按:曾国荃当时“心血亏损”,病得不轻),兄弟二人皆将后悔,不如及今决计,不着痕迹……
P4-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