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外文学交流史

  • 字数: 666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钱林森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8848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0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沿传播扬的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历目前看,中国文学在远古时候就开始向域外传播,影响至深且巨。而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是与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密切相关。
作者简介
钱林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靠前双语论丛《跨文化对话》执行主编,长期从事中法文学与文化交流的研究工作,出版有《中国文学在法国》、《法国作家与中国》、《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等个人学术专著。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编
第一章蒙元世纪的“契丹”追寻和“大汗行纪”
第一节柏朗嘉宾的《蒙古行纪》和鲁布鲁克的《东行纪事》
第二节马可·波罗和列班·扫马:来自欧洲和北京的互访
第二章16世纪欧洲对中国的发现
第一节欧洲发现中国与传教士汉学肇始
第二节法国作家的“远东视野”与中国描述
第三章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蒙田的中国想象与描述
第一节拉伯雷《巨人传》:世俗精神的放歌与东方“神瓶”的探寻
第二节蒙田《随笔集》:自我人本主义的开发与中国智慧的沉思
第四章古典主义作家、思想家的中国思考(一)
第一节拉莫特·勒瓦耶和帕斯卡尔思考中国
第二节费讷隆的《苏格拉底和孔夫子的对话》
第五章古典主义作家、思想家的中国思考(二)
第一节马勒伯朗士笔下中西“哲人”对话
第二节培尔对中国的思考
下编
第六章法国汉学发轫与中国文学西渐
第一节法国耶稣会士入华及其“中国著述”的播扬
第二节法国汉学的兴起开启中国文学西渐
第七章中法文学首次相遇的一道桥梁
第一节黄嘉略与中国文学的西渐
第二节弗雷莱对中国诗歌和文字的引介和思考
第三节傅尔蒙《论中国文学》及汉语文字的研究
第八章传教士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一)
第一节马若瑟、白晋对《诗经》的翻译与诠释
第二节韩国英、钱德明对中国诗歌的介绍和研究
第九章传教士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二)
第一节马若瑟翻译的元杂剧《赵氏孤儿》
第二节殷弘绪译介《今古奇观》的故事
第三节赫苍璧译介《古文渊鉴》
第十章传教士笔下的中国题材文学创作
第一节马若瑟的章回小说《儒交信》
第二节巴多明的《孔子诗:自然典则》
第十一章传教士对中国艺术的介绍与创作
第一节王致诚与中西绘画和园林艺术
第二节钱德明与中国古乐的西传
第十二章勒萨日及其他作家的“中国戏”
第一节勒萨日的“中国戏”
第二节勒尼亚尔等其他作家的“中国戏”
第十三章拉克洛瓦《一千零一日》里的“中国故事”
第一节《一千零一日》:迷人的天下奇书
第二节《卡拉夫王子与中国公主的故事》的中国元素及其东方来源
第三节《卡拉夫王子与中国公主的故事》的影响
第十四章格莱特及其他作家的“中国小说”
第一节格莱特的《达官冯皇的奇遇——中国故事》
第二节小克雷比庸的伪东方(中国)小说《漏勺》与《沙发》
第三节古达尔的《中国间谍》
第十五章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想象和描述
第一节《波斯人信札》的中国灵感和中国“角色”
第二节《论法的精神》对中国的想象和描述
第十六章伏尔泰:中法文学交流的开拓者
第一节伏尔泰历史、哲学著作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中法文学首次对话
第三节伏尔泰戏剧、小说里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
第十七章阿尔让对中国的想象和思考
第一节互看互识:中法文学的比较
第二节互看互识:中法社会风习的比较
第三节互看互识:中西哲学的比较
第十八章卢梭对中国的描绘和影响
第一节卢梭对中国的想象和描述
第二节卢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附录:卢梭与当今西方和东方
第十九章狄德罗的中国观和对中国的征用
第一节《百科全书》“词条”及信札、史学论作中的中国描述
第二节狄德罗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想象与征用
第二十章18世纪诗人谢尼埃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阅读中国:热爱中国的“美妙之处”
第二节阅读《诗经》:通向东方诗国
第三节谢尼埃鉴赏中国诗歌美:东西诗歌汇通的可能性
附录:中法文化(文学)交流大事记(1245-1808)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