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城南旧事
字数: 23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7-01
商品条码: 978754555484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经典名著读本,开创新思路;博采众家之长,打造点评版名著新经典。“新课标经典文学名著金库名师精评版”丛书根据教育部近期新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规定,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品类丰富的名著精品,力图满足中国孩子最刚性的名著阅读需求。同时,丛书为了让青少年朋友更深入更透彻地汲取名著精华,由一线语文名师结合教学详细点评,设置了“画线点评”“侧栏点评”“名师赏析”“好词好句”“写作借鉴”“延伸思考”“读后感”“知识考点”等丰富的体例,帮助读者扫清字词障碍,详解重点难点,剖析写作特色,激发阅读思考,感受不朽经典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建立不错的阅读视野与阅读力!
内容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本书精选了林海音所作的《城南旧事》《英子的乡恋》中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篇目。《城南旧事》以作者的童年生活为背景,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的往事,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现了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笔触淡雅,满含怀旧基调和眷念之情,又在懵懂稚拙中道尽了人世复杂的情感,展示了英子对人生的思索和困惑。
作者简介
闫仲渝,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多年致力于儿童图书研究,熟知儿童心理,对各年龄段儿童阅读需求了解深刻,在少儿图书策划和编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曾执行主编过《中国学生成长推荐阅读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小小故事王》等畅销少儿读物。
目录
第一部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代序)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冬阳童年骆驼队(后记)
读《城南旧事》有感
第二部英子的乡恋
书桌
小林的伞
今天是星期天!
窗
生之趣
春
友情
黄昏对话
英子的乡恋
故乡一日
我的童玩
冬生娘仔
婆婆的晨妆——缠足和篦发
番薯人
一位乡下老师——兼记新埔国小八十三周年
旧时三女子
家住书坊边——琉璃厂、厂甸、海王村公园
文华阁剪发记
外一篇窃读记
摘要
似乎只有春夏两季的岛上生涯过得真快,一转眼间就是三年了。今天,白天听着巷子里叫卖椪柑的声音,晚上按摩的盲者又拖着木屐、吹着笛子从窗前经过,和三年前自基隆舍舟登岸后,借住在东门二妹家的情景一模一样。 邻居的一品红开得正盛,陪伴着高大的橡皮树,在墙头迎风招展。在北平,这是珍贵的“盆景”,此刻正陈列在生了洋炉子的客厅里,和冷艳的蜡梅并列。(触景生情,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怀念。) 想到了北平,便不能忘怀扔在那里的一大片,家搬到那里二十多年了,可留恋的东西实在很多,衣服器物,只要有钱,原可以再购置,但是书籍尤其照片,如果丢了就没有法子补偿。更可怀念是那帮朋友——那一帮撇着十足京腔的朋友,他们差不多都没舍得离开那住进去就不想走的古城,现在不但书信不通,简直等于消息断绝。 这些朋友,有的是同事,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乡,有的兼有以上两种或三种的资格。我们从梳着两条小辫儿一同上学到共同做事养家,又到共同研究哺育子女的方法,几十年都没有离开这城圈儿,现在却分居在两个世界里,不知何日重见。和这些朋友彼此互悉家世,了解性格,而且志趣相投,似乎永远没有断交的可能。即使在大劫以后,他们能保得余生,但是经过长期和世事封锁,将来再见,也想象不出他们那时是何等情景了。 我刚回到台湾时,幸运的是家人大部分团聚,甚至还多了许多亲戚长辈。不过寂寞的是友谊突然减少,偶然有剩余的时间,觉得无所寄托,认识的人虽多,可以走动的朋友却极少,值得饮“干杯酒”的知己更少。所以我那时常对人说:回到台湾,理论上是还乡了,实际上却等于出了远门儿,因为只有到一个新地方才感觉到没有朋友的寂寞,“出门靠朋友”,没有朋友便有流亡身世、无所依靠之感。 幸亏第一个来填补这个“感情的真空”的是乡情,我所能感觉到的乡情有两种,一种是台湾的,许多亲友听说我“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来接风叙旧,对于我的“乡音未改”,尤其感到愉快。另一种是大陆的,例如山东朋友明明听到我是“京油子”,却坚持要称我是“老乡”,广义地说,都是从大陆上来的;再狭义一点儿,好像我们都有资格参加华北运动会,他却不晓得我是回了“本乡本土”的呢!反而是到了台湾人的面担子上,老板娘却坚持说我连“半山”都不像。 第二个是友情之门忽然开放,许多“不速之客”闯了进来,这接近是因为偶然在报章杂志写写稿子的缘故,日子一多,纸上也熟悉了。以文会友,一封表示“久仰”的信便可以建立友情。 这许多新朋友是分住在各地的,有的在热闹的城市,有的在安静的小城镇,有的在风景区。台湾的交通便利,旅行成了极平常的事,再远的地方也不过朝发夕至。无论新朋友老朋友,都是到一处,搅一处,一地有一地的情味,一处有一处的风光。虽然台湾的恶酒不足以论文,甚至会吓跑了文思,但是作客异地,秋窗夜话,已经够得上是件乐事了。我常常感觉到,即使从小看大乃至天天见面的老朋友,有些共同生活反而不容易产生,例如昔人说“联床夜话”,想一想,越是亲近如邻居,反而不会有这种乐趣的。 木屋生活是有趣的,榻榻米上可以许多人拥被围坐,中间放一只矮脚桌,烟茶果点,有备无患。如逢冬夜,加上火盆一只,烧着熊熊的相思炭,上面烧水、烤薯、煮咖啡,无往而不利。战火余生,得到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真该谢天谢地了。 两年来,在台湾交的新朋友寄来的信已经塞得满满一抽屉。台北的电话太少,本市的朋友也要靠绿衣人联络,所以写信也成了伏案生活的一部分。写信有好处,“物证”在手,闲时可供消遣,必要时也可资覆按,比起话说过了不存形迹,另是一番趣味。将来我“王师北定”之后把这些信整理发表的话,也称得起是“避秦书简”呢。(引用典故,语言幽默风趣。) 信笔至此,风正吹着门窗格格作响,雨打椰树发出沙沙的声音来。若有足音到窗前而止,敲着玻璃问道:“海音在家吗?”我必掷笔而起,欣然应道:“在家在家,快请进来坐,乌龙茶是刚沏好的啊!” 一九五一年 P163-16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