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阿诺德·汤因比传(精)

阿诺德·汤因比传(精)

  • 字数: 41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美)威廉·麦克尼尔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29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阿诺德·汤因比传》中,威廉·麦克尼尔叙述了汤因比的人生经历、成长环境对汤因比的思想的影响、《历史研究》等诸多著作如何写成、汤因比的世界性声誉如何形成,他还利用档案、书信等大量一手史料。细致、客观地考察了汤因比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失意之处。 正如麦克尼尔所称:“本书也可以被视为一部世界史领域的作品,因为汤因比思想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由于汤因比在史学上的重要地位,《阿诺德·汤因比传》不仅是汤因比的个人传记,还可以被视作一部对世界史、西方史学史进行检讨的史学著作。汤因比在亨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少批判,麦克尼尔止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写出这部传记,将汤因比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但丁、斯宾格勒、韦尔斯进行比较,剖析汤因比学术上的得与失,解读汤因比作为大师的耀眼成就与作为凡人的弱点,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重建对汤因比的公允评价。
作者简介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一代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全球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以一部《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他笔耕不止,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1996年,因其“在欧洲文化、社会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伊拉斯谟奖。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他颁授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很好贡献。 其他主要作品有《世界史》(A World History)、《瘟疫与人》(Plagues and Peoples)、《竞逐富强》(The Pursuit of Power)、《人类之网》(The Human Web,与其子约翰·麦克尼尔合著)、《追寻真理》(The Pursuit of Truth)等。
目录
一个永远乐观的人 波莉·汤因比
一位有名世界史学者对另一位更有名世界史学者的看法 约翰·R.麦克尼尔
充当优秀人物生平的观众和模仿者 郭小凌
致谢 威廉·H.麦克尼尔
第一章 远大前程
第二章 巴利奥尔学院生活和家庭的破裂(1907—1911年)
第三章 游学旅行、教师生涯与结婚成家(1911—1914年)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巴黎和会(1914—1919年)
第五章 科拉伊斯教授生涯(1919—1924年)
第六章 查塔姆楼与甘索普:新的平衡(1924—1930年)
第七章 成败得失(1930—1939年)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6年)
第九章 名与利(1946—1955年)
第十章 作为世界名人的汤因比(1956—1965年)
第十一章 繁忙一生的最后十年(1966—1975年)
结语
附录
索引
译后记
摘要
     第一章远大前程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于1889年4月14日星期四出生于帕尔姆(Palm)帕丁顿车站旁边其叔公的住宅里。婴儿的名字本身便承载着很多东西,纪念着他的有名叔父阿诺德(老)和一生极为成功的祖父约瑟夫。由于他的父亲事业坎坷,孩子肩负的期望与日俱增,因为母亲将越来越高的希冀与憧憬倾注到儿子的身上。只有英雄般的成就才能满足如此高的期待。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的回应方式是从童年起便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的超群记忆力和很好的文字技巧。他的课程作业质量远远超越了同龄人的水平,并在日后成长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史学家和政论家。 汤因比家族来自林肯郡。小阿诺德的曾祖父乔治·汤因比(GeorgeToynbee,1783—1865)是一个富有的农民。乔治的第三个儿子约瑟夫(1815—1866)是一位在伦敦执业、受人欢迎的耳鼻喉科医生。他负责治疗维多利亚女王的耳聋症,并且治疗效果不错,从而在当时的知识精英圈子里赢得了不少人气——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本杰明·乔伊特(Benjamin Jowett)和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i Mazzini)都在他的朋友与熟人之列。①约瑟夫在医学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出版著作宏富,最后由于在实验中接触过量氯仿而英年早逝。 这场灾难对家族产生了严重影响。毫无疑问,约瑟夫医生在行医时收受少有的高额诊费,从而在去世前积累了大量财富,足以维持其守寡妻子所习惯的体面生活。当她于1897年去世时,她的小儿子、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的父亲哈利·瓦尔普(HarDr Valpy)继承了自己的那一份遗产(遗产在8个子女间分配)。这份遗产可以为他提供每年200—300英镑,恰好相当于他当时薪水的一半。①尽管如此,约瑟夫·汤因比早年的那种挥金如土、勇于冒险的精神从家族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精打细算和勉强维持其中产阶级上层地位的艰苦奋斗。 对于约瑟夫的第二个儿子阿诺德(1852—883)而言,这意味着他想读大学就必须争取获得一份奖学金。但阿诺德(老)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他于1873年被牛津大学录取,并在1877年获得学士学位。作为一名本科生,这位青年给他的同龄人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在巴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结束本科学业时,他的导师本杰明·乔伊特先是为他谋得了贝德福德(Bedford)公爵次子的专职导师差事,随后在有教职空缺之际让他当上了巴利奥尔学院的正式教师。阿诺德(老)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883年去世时为止,当时他年仅30岁。 后人在回顾时很难评判阿诺德·汤因比(老)的声名,因为他展示才华的方式是谈话,而非写作,而他的讲话与报告节录、由他的姐妹在其去世后出版的寥寥几封信件读起来似乎平淡无奇。然而,本杰明·乔伊特在阿诺德(老)去世后写道:“他的一生最引人注目和令人称奇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这个人本身,也就是……他的与众不同。”②乔伊特在致阿诺德(老)的姐妹的一封信中声称:“我确信他是我所了解的很优秀人物之一。”③ 关于他的情况,我们明确知道下面两个事实:首先,阿诺德(老)成为了巴利奥尔学院的一批青年人的精神偶像;他们要求对教会与社会进行变革,从而消除他们自己同工人阶级之间的鸿沟。他们的身体力行包括在大学假期里住在伦敦的穷人中间,并在一位热情洋溢的英国国教派(Anglican)教士主持下同工人们讨论“自然与上帝的法则”。最后,阿诺德·汤因比(老)同穷人交流的努力促使他的一批崇拜者们在伦敦东郊建造了一座汤因比纪念馆(Toynbee Hall)。这座用旧住宅改造的建筑被用于展示一位牛津大学教师的生平——他倡导将大学教育中至少一部分福利开放给之前被排除在外的人们。 其次,阿诺德·汤因比(老)试图修正并更新色调阴郁的经济学,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消除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他在一次关于英格兰工业革命的报告中讲道:“道德应与经济学合并成一门实用学问。”“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给政治经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指出后者的法则是荒谬的,还证明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文明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①我们已无从知晓,倘若阿诺德(老)没有英年早逝的话,他将会给经济不平等现象开出何种药方。阿诺德(老)不是社会主义者,或许甚至从未听说过马克思(Mar‘x);至少他现已出版的残篇(其中并无一部业已定稿的完整著作)几乎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任何线索。但阿诺德(老)的早逝引发了他的家人以及更广范围内受他非正式场合谈话影响的人们对他的狂热崇拜。人们在讨论“社会问题”(the socialquestion)时言必称阿诺德(老)——一战爆发前的数十年间,这种讨论在态度严肃的牛津大学本科生与教师中进行得十分热烈。 阿诺德·汤因比(老)的生涯对他最小的弟弟哈利·瓦尔普·汤因比(1861—1941)产生了深刻影响。家族中的幼子哈利在父亲约瑟夫猝死时年仅5岁。他在完成学业后一度参与过茶叶贸易;但年轻的哈利很快感到办公室的按部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