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朝着海的方向

朝着海的方向

  • 字数: 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法)让-克劳德·穆勒瓦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049655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致敬“法国儿童文学之父”佩罗代表作《小拇指》,法国青少年文学大师穆勒瓦(连续十年提名国际林格伦奖,连续三届提名国际安徒生奖)成名作 ★ 法国读物(初中学段) ★ 青少年文学大奖“女巫奖”获奖作品 ★ 畅销法国二十年,亚马逊评分高达4.6 ★ 超值附赠:“自由之海”明信片
内容简介
二十四个人,四十段叙述,真相只有一个。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扬·杜特罗叫醒了他的六个哥哥——三对双胞胎。他告诉他们,他们必须逃离家园,否则就有可能被父亲杀害。在小弟弟扬的带领下,杜特罗家的七个孩子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踏入了黑暗的雨夜,朝着海的方向,开始了一路向西的非凡历险。
社工、长途车司机、面包师、宪兵、杂货店主……每一个与七个孩子有过交集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各自所经历的一切,佐以杜特罗一家九口自己的声音,渐渐拼凑出整个故事的全貌。
通往大海的并非坦途。未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目录
第一部分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第二部分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从《小拇指》说开去(译后记)
摘要
     一 娜塔莉·若斯(三十二岁,社会工作者)的讲述 我是最后见到扬·杜特罗活着时候的人之一。我相信是这样的。那天,他被放在我旁边的车座上。我说的确实是“放”,不是坐。他的腿短到平伸在了座椅上,直挺挺地对准前方的手套箱,就像两根棍子。安全带在他的胸前跑来跑去。我本可以把他放到汽车后座,但我还是不敢。他看起来就像一只大号娃娃。这是去年十一月的事。你们还记得月初那个阴雨连绵的星期吗?那鬼天气,雨下如注。是我在那天早上把扬送回了家,之后我就再没见过他。 我在省道上以三十迈的速度驾驶,没再加速,挡风玻璃上的雨刷像鼓槌一样卖力地敲打。如果我知道这就是最后一次,我会再多看看他的。太晚了。 恍惚中我又看见扬了。他一动不动地贴着椅背,绞着双手,那双婴儿才有的圆滚滚的红色小手。怎么有人敢这样打扮一个孩子,除非是为了让他出丑?扬穿一件从中间扣好的西服上衣和一条灰布裤子,净是些从阁楼里翻出来的衣服,他看起来好像是从另一个时代穿越来的。每念及此,我的喉咙就开始拧紧。 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像这样的小家伙。他能有多高?八十公分?九十?总之,勉强能和两岁的孩子一般高。然而他十岁了。扬就是个缩小的模型。 “卷心菜头”“可爱”“迷你”“宝贝儿”,大家想把这些昵称用在他身上,但话刚到嘴边,就被他眼睛和嘴角透出的严肃给逼得咽了回去。只有大人才会摆出这么严肃的表情。在他身上,你们不会看到任何侏儒患有的畸形。扬浑身上下都很融洽,但又都是……小小的。 再说回那天。雨倾泻而下,风阵阵地刮。地图乱七八糟地铺在我的膝盖上。不可能再远了,大概就几百米路,我应该是开过了还浑然不觉。在这样的瓢泼大雨中,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我掉转了车头,全神贯注。让我尤为恼火的是,身旁的扬可是对路清楚得很。只是,他不乐意合作。一开始我就询问过他: “是在那儿吗?右边还是左边?你要是不想说话的话,至少指给我看一下呀……就用你的手指……” 我差不多是在向雨伞问路。 我对这位小乘客还不甚了解。我知道他十岁,名叫扬,还知道他不爱说话。那天早上,扬来到他初一年级的教室,神情呆滞,还没背书包。我们当然去问了他的几个哥哥,但他们并不比扬更爱说话。其中一个吸掉足足有十公分长的鼻涕,终于开口解释道: “被老爸扔水里了。” 翻译过来就是:扬的父亲把他的书包扔进了井里,或是池塘里,总之是某个有水的地方。 在我疯狂的职业生涯里,也见识过一些荒谬的行径,但这种事还是头一遭遇到。我偷偷观察身旁的小家伙,他蹬一双鞋底豁开的粗鞋,穿一条破烂裤子,栗色的毛衣从他过短的外套袖子里跑了出来。我的喉咙一阵阵发紧。突然,我们右边出现了一条小道,有一块被荆棘丛半掩的小木牌指示它通向,“佩罗之家”。我轻拍扬的膝盖,对他说:“别担心,就要到了……” 我把车停在院子门口,临下车前又在车里逗留了一会儿。雨捶打得更凶了。 “是那儿吗?” 小家伙没有抬眼,只是轻微地点了点头。就是那儿了。 农场一片狼藉。一大堆废铁囤在院子里,荨麻在里面疯长。一只消瘦的大狗在早已破败不堪的库房门口狂吠。 杜特罗一家在学校很出名。他们的父亲有一个农场,扬是家里第七个孩子,另外六个都是双胞胎,他们干什么都要成双成对。年纪优选的两个孩子十四岁,下面两个十三岁,最小的那对十一岁。几乎每年的九月,初一的老师们就会看到杜特罗一家又送来了他们的新货,准确地说,是一批新货,搞得大家总想把杜特罗这个姓氏变成复数。这几对双胞胎比同龄孩子都长得高,但都很消瘦,可能是营养不良的缘故。而且,上学也不对他们胃口。 最后,扬是独自一人来报到的,像是一句话终于被画上了句号。 狗还在库房底下扯着嗓子狂吠不止。不远处有扇门被拉开了,门口直挺挺地站着一个女人,她的围裙上沾满了污迹,手臂尽头处垂着一柄煎锅。P4-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