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及朱氏家风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及朱氏家风

  • 字数: 1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作者: 田猛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7110840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名人家风丛书”第三辑的一本,主要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其中朱熹的家训家规和朱熹的做事做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对后世影响甚巨,从朱熹家族以及朱熹后人继承家风方面,对今人培育家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紫阳朱氏溯源
第一节 饮水思源:朱姓的来
第二节 源远流长:紫阳朱氏族
第二章 望子成龙的朱松
第一节 蒙以养正
第二节 言传身教
第三节 诗书传家
第三章 穷经明理的朱熹
第一节 转益多师
第二节 勤政爱民
第三节 忠心主战
第四节 赈灾救荒
第五节 惩奸除恶
第六节 化育民风
第七节 上下求索
第四章 忠孝诗书传家风
第一节 孝亲敬老
第二节 伉俪情深
第三节 朱森教子
第四节 父女情深
第五章 理学宗师的后裔
第一节 朱熹后裔——考亭朱氏
第二节 朱塾后裔——建安朱氏
第三节 朱埜后裔——考亭二房
第四节 朱在后裔——考亭三房
第六章 历代朱姓名人传略
第一节 雄才大略的帝王
第二节 鞠躬尽瘁的名臣
第三节 精忠报国的将士
第四节 博古通今的文人
第七章 垂训后世
第一节 家训典范:两部《朱子家训》
第二节 家教名篇:润泽万世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对于南宋理学宗师朱熹来说,优秀的朱氏家风正是这汩汩不绝的“源头活水”,它是朱熹等先人留下的浩瀚思想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滋养和影响着一代代朱氏族人及所有华夏儿女。 朱氏家风是中国传统家风的一个重要缩影。从安徽黄墩到江西婺源再到福建考亭,朱氏家风的主旋律始终是“读书乐道,忠孝业儒”。朱熹的先祖婺源朱氏家境富裕,代出显宦,又为皇亲国戚,显贵一时,但是传到朱熹的高祖父朱振这一代时,却日渐衰落,不但“三世皆不仕”,而且“故乡无厚业”,家境败落。朱振虽然没能步入仕途,但他学识博洽,专攻儒业,成为乡里的学者师表。 朱熹曾祖父朱绚读书乐道,隐居不仕。 朱熹祖父朱森,“谆谆以忠孝和友为本”。他曾对长子朱松说:“吾家业儒,积德五世矣,后必有显者,当勉励谨饬,无坠先业。”正是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才有了学者兼官吏的朱松和理学宗师朱熹。 到朱熹的父亲朱松时,遭逢乱世,家道衰落,又仕途失意;’但作为“抗金派”的一员,他精忠爱国,不攀附秦桧等奸佞之臣。朱松罢职还乡后,兴建了环溪精合,在这里修道研理,全心教子,终于培育出一代理学宗师、孔子之后第一旷世大儒——朱熹。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综观中国历代文化世家的家风,虽然各具特点,但大都有两方面共性:一是耕读立家。以农立家,以学兴家,以仕发家,以求家族的稳定与繁荣。二是道德传家。道德为人伦之本,也是修身之基。整个家族要名显当世,惠及子孙,唯有依靠道德。以德治家,家和万事兴;以德传家,代代受其益。通览朱氏家风,耕读立家和道德传家兼而有之。作为南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在中国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和影响仅次于孔子。钱穆先生评价朱熹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目前,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 朱熹一生重名节、轻利禄,忠君爱国、勤政爱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在金人南侵时,他屡次向朝廷进谏,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在奸佞当道时,他宁愿隐居山林潜心著学,也不与奸佞为伍。他好修为常、淡泊仕宦,一生辞官60多次,而一旦做官则坚守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的准则,以民为本,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百姓办好事。在任地方官的9年里,他兴文教,劝农桑,修水利,救灾荒,惩办恶霸豪强,弹劾不法官吏,减免民众捐税,兴利除弊,造福一方。 自古雄才多磨难。朱熹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他生逢乱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幼女夭折,胞妹早逝,仕途不顺,政见受阻,学术遭谤,含冤别世……人间所有磨难几乎都集于他一身,而正是这种种磨难造就了朱熹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和锲而不合的执着精神。他明德崇教,尊礼重道,博览群书,广注经典,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可以说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在哲学、文学、历史、教育,还是在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有杰出的建树。他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是中国中世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其博学、慎思,终于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缜密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文明目前的一位文化巨人。他笔耕不辍,著述宏富,浩如烟海。全祖望在《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中评价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 朱熹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生热心教育,诲人不倦。自早年出任同安主簿开始,甚至在蒙冤"庆元党禁”面对残酷的政治迫害时,他仍笔耕不辍,坚持授徒讲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弟子门人超过500人,为汉以来经师授徒人数之冠,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