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每一个日子都温暖如春/许辉作品

每一个日子都温暖如春/许辉作品

  • 字数: 14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许辉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99181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许辉著的《每一个日子都温暖如春》为一本散文随笔集,又是一本诗词解读集。
春天、生活、温暖等主题,在一篇篇优雅的文字中融进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从这本书中,我们读出当今都市中人对自然的渴望,对纯粹精神生活的向往。同时每篇文章中都有与主题相应的诗词,在对诗词的解读中,又体味出中国传统文字之美。
作者简介
许辉,男,1957年生,安徽人,国家一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散文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八、九、十届政协委员。作品有小说《碑》《尘世》 散文《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等。
目录
一  春来之前
渔人与渔人码头
老历书
小镇上的北方大馍
从此雪消风自软
纯净的日子让人心动
在寒冬阴晦的日子读读书
在暖阳中嗅到文字的气息
二  岁月流淌  春日温暖
既然已有一片闹市,就留一片净土
春天前的所有时光都是铺垫
幸福就是能够心宽意懒地晒太阳
荠菜花繁蝴蝶乱
浅山光影  春雨如酥
那些可以想象的有内涵的日子
岁月流淌  春日温暖
期待有一段能够走出的时光
从喧闹嘈杂中脱身,心若远水
享受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三  让内心春暖花开
人要依规而行,不让天地失望
含风宿麦青相接
在江南寻找诗人的足迹
生活在别处
让内心春暖花开
只要有风吹过
寻觅原野的味道
过一种真正柔软舒服的生活
观察小麦的121个视角
开满杏花的村庄
四  与我们同在的生命
我离开雾霾浓锁的城市到乡野去
每一个生命自带的权力
现在仍是初春一个清亮的早晨
和每个生命和谐相处
有一个宽敞的性情和诗性的心灵
山羊妈妈和她的七只小山羊
只是晒晒太阳
听杏花开放,听我自己的心声
与我们同在的生命
春天的集市气息
我站在潺潺流过小镇的溪流旁
五  看看山看看湖看看书
用少数时间和别人说话,多数时间和自己对白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可能有一点孔子和老子
书房亦有名
装模作样地看看山看看湖看看书
河的流:春水边的问答
和自己的淮河单独在一起
摘要
    小镇上的北方大馍
    小镇上有一家卖大馍的,号称北方老面大馍。每天傍晚4点左右,就会有一前一后两个卖大馍的,相隔大约一个小时,小喇叭叫着,一路从镇里的方向吆喝过来,绕着湖畔的村庄吆喝一圈,再慢慢消失在远处。两个卖大馍的吆喝得不一样,一个吆喝“卖大馍喽,卖大馍喽”,声音较短促,声调较低,估计是当地人;另一个吆喝“北方大馍,北方大馍”,招牌亮得清清楚楚,言明自己是北方的大馍,声音高亢、响亮、悠长,很有穿透力。我听到他们一前一后的吆喝声,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这俩卖大馍的,他们一定是竞争关系,因为这地方不太大,有两个大馍铺子,自然会有竞争。
    大馍是江淮之间一些地区的叫法,黄河以北叫馒头,淮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叫馍。北京二十年前的馒头比面包都好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段时间,我住在北京石油研究院的大院里,大院食堂里的馒头是我的很爱,买回来一顿吃不完没关系,放放更好吃。凉馒头吃起来,根本不用找菜下,比面包都好吃。但十年以后,我在北京就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馒头了,可能是外地人去多了,蒸馒头的厨师也多改为外地人了,原有的那种手艺改变了,馒头就不是老式的味道了。
    淮河流域许多地方把馒头叫馍。以前都住在大院平房里,出门见面,相互打招呼,都会问到饮食,那时代吃饱是很重要的事,吃好就是锦上添花了。出门碰见邻居,相互打招呼:“吃过了呗?”疑问句。“吃过了,恁可吃来?”“俺也吃过了。”“恁吃的啥?”“俺吃的馍。”又反问一句:“恁吃的啥?”“俺吃的千饭。”干饭就是米饭,食物匮乏的年代,按照“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的原则,闲的时候不出体力,吃的稀一点没有关系,忙的时候人要出体力,就得多吃点实在的,吃点干货,才撑得住。稀和千其实也是对物质形态的直观描述,锅里少放米多加水,就是稀饭;多放米少加水,饭就变得较干,就是干饭。因此所有语词都有其源流。
    淮河流域把馒头叫馍,但不叫大馍,叫大馍的是江淮的某些地区,比如合肥地区,都把馒头叫大馍。把馍称为大馍,馍加上一个修饰词“大”,展示的是一种状态和心态。状态是这馍实际上比较大,不像人家的馍那么小;心态是怕人家认为不够大,需要主动表述、推荐一下。这种心态大概也是古风遗传,集体意识,或日“文化自信心不足”。因为淮河以南地区两汉前都不是文化核心区(即正统文化代表区域),命名权、话语权、文化知名品牌权都在黄淮地区,因此为了表白自己,就要主动展示一下,引导他人认可。所有语词或者都有其源流。
    卖北方大馍的那一家,是河北邯郸人,年轻的夫妻俩,三十来岁,带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再加上孩子爷爷,一家五口人,租住在小镇街边一栋楼房的一楼门面房内。门面房上下两层,但上下均只有一间,上面的一间年轻夫妻带着孩子住,下面一间加厨房,白天做工作间,晚上孩子爷爷打开折叠床当卧室。
    P10-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