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草婴译著全集(第6卷)

草婴译著全集(第6卷)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俄)托尔斯泰 著 草婴 译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6350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09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短篇小说集。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爱情悲剧,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的经典之一。花花公子波兹德内歇夫娶了美丽的平民之女为妻。几年后平庸重复的婚姻生活使双方都感到了厌倦。此时风度翩翩的青年音乐家特鲁哈切夫斯基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引起波兹德内歇夫的强烈忌妒,终于在暴怒之下,波兹德内歇夫杀死了无辜的妻子。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托翁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目录
高加索俘虏(往事)
人靠什么生活
一个人需要许多土地吗
傻子伊凡的故事
雇工叶密良和空大鼓
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
疯人日记
伊凡?伊里奇的死
小俄罗斯传说《四十年》的结尾
三个儿子(寓言)
苏拉特的咖啡馆
克鲁采奏呜曲
魔鬼
《魔鬼》结局的异稿
弗朗索瓦丝
(根据莫泊桑小说《港口》改写)
代价太高
(根据莫泊桑小说《死刑犯》改写)
因果报应
年轻沙皇的梦
寓言三则
东家与雇工
谢尔基神父
树皮屋顶上蜂窝的两种不同历史
地狱的毁坏和重建(传说)
未完成稿
母亲
谁对?
摘要
    高加索有位军官,出身贵族,名叫齐林。
     一天,他收到家里老母来信。她在信里写道:“我老了,很想在死以前再看爱儿一眼。你来给我送终,把我落葬,然后平平安安回部队去。我还给你找了个媳妇:人又聪明,又漂亮,又有财产。你要是喜欢,可以娶她,从此留在家里。”
     齐林考虑起来:“老太太身体的确很差,说不定真的要见不着她了。我得回去一下;姑娘要是长得俊,结婚也可以。”
     他向团长请了假,跟同僚们告了别,请下属喝了四桶伏特加,动身回家。
     当时高加索在打仗,大路上不论白天黑夜都不能通行。俄罗斯人只要一离开要塞,不管骑马还是步行,鞑靼人就会把他打死,或者劫到山里。因此上面规定,要塞之间一星期两次由士兵护送,头尾都是士兵,老百姓夹在中间。
     事情发生在夏天。那天天一亮车队在要塞外集合,护送兵也来了,大家上路。齐林骑马,他的行李车夹在车队中间。
     他们要走二十五俄里路。车队走得很慢,一会儿士兵停下来歇脚,一会儿谁的车轮掉了或者马站住不走,大伙儿只得停下来等。
     太阳已过中天,车队才走了一半路。路上尘土飞扬,烈日炙人,酷暑难当,无处可以藏身。一片精光的原野,路上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丛灌木。
     齐林独自骑马走在前头,他停下来等着车队。他听见后面的号角声,知道车队又休息了。齐林想:“不用士兵护送,我一个人走怎么样?我的马很好,遇上鞑靼人,我可以跑掉。走不走?……”
     他站在那里考虑着。一个叫科斯狄林的军官背着枪骑马跑上来说:
     “齐林,我们自己走吧。我累坏了,真想吃点东西。天气又热,我身上的衬衫都快拧得出水来了。”
     科斯狄林是个胖子,脸色通红,满头大汗。齐林想了想说:
     “你的枪装上子弹了吗?”
     “装上了。”
     “那好,咱们走吧。只是说定了,千万别走散。”
     他们骑马沿大路走去。这一带是草原,视野很开阔。他们一面说话,一面向两边张望。
     一走完草原,就有一条大路穿过两山之间的峡谷。齐林说:
     “得跑到山上看看,万一有人从山后冲出来,你也看不见。”
     科斯狄林却说:
     “看什么?往前走就是了。”
     齐林没有听他的话。
     “不,”他说,“你在下面等一下,我去看看就来。”
     他纵马由左边上山。齐林骑的是一匹猎马(是他花一百卢布从马场买来的一匹小马,亲自调教长大的),那马仿佛插了翅膀,飞也似的把他带上峭壁。刚登上山头一看,在他前面约五十俄丈①的地方站着一群骑马的鞑靼人,大约有三十个。他一看见他们转身就走。鞑靼人也看见了他,纵马向他跑来,一面跑,一面从枪套里拿出枪。齐林全速向峭壁下驰去,对科斯狄林叫道:
     “把枪拿出来!”同时心里对马说,“宝贝,挺住,别绊脚,你一绊,我就完了。只要拿到枪,他们就抓不住我了。”
     科斯狄林一看见鞑靼人,也不等齐林,就拼命向要塞跑去。他的鞭子忽左忽右地抽着马,在滚滚的尘土中只看见马尾巴在不断摆动。
     齐林一看,事情不妙。枪被带走了。单凭一把刀是对付不了的。他想勒转马,回到士兵那儿逃命,却看见有六个人从边上向他冲来。他的马很好,但他们的马更好,而且是向他横冲过来的。他想减速掉头往回跑,可是马在往前飞奔,他勒不住,竟向他们直冲过去。他看见一个红胡子鞑靼人骑一匹灰马正在逼近他。那鞑靼人尖声叫嚷,龇牙咧嘴,手里端着枪。
     “哼!”齐林想,“我可知道你们这些恶鬼。要是把我活捉,你们就会把我投入牢里用鞭子抽打。我不能让你们活捉。”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