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教育不似你所见 实践型爸妈从深知到深行
字数: 25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杨彭嵛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20116668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教育类图书。书中针对低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举例。本书通过多角度分析,对家长进行多方位培训,让家长更容易的去了解孩子的情绪,更有效的去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成功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书中内容主要是根据杨老师讲课音频改编,针对性强,能够切实的帮家长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
杨彭嵛,新乡学院教师,2008年追随吉林大学董进宇教授学习研究落地现代家庭教育原理和方法,深度走访和辅导过1000多个家庭,在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能力提升上,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录
第1章不负光阴,不负初心/1
“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2
“种树”与“育人”,都应顺应天性/6
从“种树”看“育人”的重点和误区/9
第2章孩子无法决定他是谁/13
让孩子重新定义自己/14
发现并告诉孩子他的宝贵之处/17
让孩子相信他的宝贵之处/20
第3章飘在空中的教育愿景/25
实现教育愿景的前提/26
父母一定要“敢想”/30
既要“敢想”,也要“会想”/33
第4章没有沟通的家庭教育/39
建立良好沟通的条件/40
沟通阻滞/44
与孩子沟通的要点/48
明确沟通的目的/53
第5章教育的效率阶梯/55
家庭教育效能等级划分/56
开启孩子的情感钥匙/60
控制头脑中的画面/64
第6章注意力障碍与心智结构/67
注意力障碍与家庭教育环境的联系/68
爱与恐惧/72
扫清孩子注意力障碍的“三部曲”/76
第7章早恋与代偿/81
早恋是什么/82
教会孩子如何与异性交往/85
生命能量的外溢与情感转移/89
第8章没意思一个来自源头的追问/95
孩子认为自己在做的事情没有意义/96
孩子在精神上感到孤独/99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103
第9章被囚禁的创造力/107
创造人生的金字塔/108
不要给孩子的自由加上条件/111
唤醒孩子的快乐情绪/114
第10章辍学低龄化与社会化阻滞/121
迫使孩子离开学校的因素/122
孩子社会化的完成/126
连接辍学孩子的“断点”/129
第11章拖延症与被动人格/133
孩子拖延的原因/134
被动型人格的形成/137
如何应对孩子的“拖延症”/140
第12章学不会与学不进/145
学不会/146
学不进/149
让孩子学会、学进/152
第13章人的生物学动力/157
希望促使我们完善自己/158
希望存活在快乐之中/161
做有智慧的父母/164
第14章机械趋同与依恋/167
机械趋同/168
依恋/172
趋同美好,依恋情感/175
第15章态度与偏见/179
精神崩溃的老鼠/180
与孩子和解/18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8
第16章被延时的结果/191
一路领先,未必是一件好事/192
教育的智慧,是当下的力量/195
被延时的结果未必是坏结果/199
第17章等待被看见的心智暗码/203
心智暗码是什么/204
很好的人的心智序列/207
孩子心智序列的形成/211
第18章优越感目标与自我完善/217
优越感目标/218
优越感目标的实现/222
不做妨碍孩子生长的“大树”/226
第19章阻力与动力的辩证哲学/229
感受驱动行为/230
将消极感受转化为积极感受/233
教育塑造感受/235
第20章教育的自觉与自知/241
走进教育之门/242
多反省,才能及时纠正教育偏差/246
做好教育自觉与自知的四个方向/249
第21章实践型爸妈从深知到深行/253
关于“天堂”的故事/254
“知”与“行”的辩证统一/257
求知欲与行为实践/262
后记致成长/265
摘要
“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 父母的第一项修炼就是学会如何爱孩子 一次,我与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饭桌上有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是一位老朋友的外孙女。 吃饭的过程中,小女孩情绪高涨,要求我们所有人安静,欣赏她跳舞。跳完之后,又接着给我们唱歌,小女孩又蹦又跳又唱,好不欢乐。当她表演完坐回座位,吃完一口饭菜后,突然对她的外婆说:“我要去找杨老师。”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我。紧接着,小女孩就跑了过来,牵起了我的手,还不停地说:“杨老师,我喜欢你,我要嫁给你。”其他人更诧异了,他们非常不解,不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这么喜欢我。 虽然不能100%笃定,但我知道小女孩这样喜欢我是有原因的。在小女孩提出要唱歌、跳舞的时候,尽管我们所有人都下来给小女孩鼓掌,但当小女孩开始表演的时候,大多数人却或在和身边的人小声交谈,或是推杯换盏,或是吃一口菜。 而我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我接近被这个小女孩吸引了,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一股莫名的美好。所以我从头到尾都盯着这个孩子。如果有人能拍下我当时的表情,我相信一定是流露出很多欣喜与感动的。 所以,孩子接收到的反馈不同,她做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我这样喜欢她,她自然也喜欢我。如此一来,我们彼此都感觉非常美好,孩子也非常快乐,孩子从我这里受到鼓励,也更加具有向上的动力。 我们说,爱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有多爱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爱孩子,相应地,孩子便会有多爱父母、懂得如何爱父母。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爱”的缺失和“爱”得过满,都会让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一、“爱”的缺失 我在做教育研讨会时,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且与父母情感链接淡薄。这类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上了初中或高中之后,会突然爆发出消极、叛逆的一面,与之前的“乖乖仔”“乖乖女”形象大相径庭。 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类孩子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孩子在10岁之前,基本上都是家里的老人在带,与父母之间感情不深。有一个大学教授,她在孩子出生几个月之后,就因为要去攻读硕士和博士,而将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照顾。整整8年的时间,孩子都没有在母亲身边。 后来把孩子接到身边进行情感交流时,这位母亲发现,孩子的第一选择还是带他长大的老人。出于血缘关系,孩子认为自己应该爱妈妈,妈妈也认为自己应该爱孩子。可之前8年都没有接触,突然之间要想建立深厚的感情,双方都会觉得差点火候。 母亲也清楚在这件事情上不能着急,于是决定慢慢对孩子进行弥补,缓解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孩子一上初中,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靠前缺乏安全感。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整个人的行为都难以控制。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必须听着音乐才能写进去。母亲认为这样不好,不允许孩子这样做,为此双方发生了多次争吵。 最后,孩子妥协了,虽然写作业时不再听音乐,但开始咬指甲,一边写一边咬,有时指甲被咬出血了,可孩子却控带l不住自己,还是不停地咬指甲。母亲又开始制止孩子的这一行为。孩子没办法,只能不皎。最后每当孩子想要尝试专注学习的时候,就开始抠脸上的青春痘或小疙瘩,哪怕抠到流血也停不下来。母亲便又开始制止孩子。于是,母亲与孩子发生剧烈争吵,这次孩子情绪爆发了,不但没有妥协,最后连学也不想上了。 这位母亲感到非常困惑,她觉得老人对孩子很好,帮着带孩子也没什么问题,她外出读书这8年,不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事实上,在孩子早期的生命中如果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没有连接起来,将会在孩子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埋下一个“重磅炸弹”。 二、“爱”得过满 事无巨细,孩子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每一个行为都要严格管控,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另一大误区。这类父母害怕孩子面对挫折,把内心满满的爱不加任何节制地全部放到孩子身上,不管孩子是不是吃得消。 在一次教育沙龙结束后,有位妈妈在朋友的陪同下找到了我,她告诉我,她的孩子从小到大,她都精心安排了孩子的一切,几乎孩子成长中的每一细节,她都设计、安排好了。在孩子要去上学之前,这位妈妈会到学校去找孩子的老师,告诉老师应该怎样支持她的孩子,怎样帮助她的孩子。 这位妈妈还颇为自豪地对我们说,她已经在教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学习宗教和哲学知识了。我听到后打了个寒战,觉得这个孩子肯定会有大问题。但孩子的母亲不认同,她说她与她爱人都是名校毕业,拥有高学历,孩子的教育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 实际上,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父母是否会教育孩子。如果教育与学历有关的话,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低学历父母就无法将子女教育好呢?事实不言而喻。 而这个从小被“精心”培养的孩子,通过他母亲的表述,我们还是看到很多问题。他母亲说:孩子不讲卫生,考试试卷上不喜欢的题就不写,自己喜欢的东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