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从大王到天皇 古坟时代-飞鸟时代
字数: 257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日)熊谷公男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54963450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3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关于本书】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二卷。讲述日本古坟时代至飞鸟时代的历史(中国历史是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日本史学家熊谷公男经典力作,二十万字还原天皇与日本的诞生始末。
熊谷公男长期浸淫日本古代史研究领域,驾驭史料游刃有余,是研究古代氏族、古代虾夷、政务和仪礼等古代王权问题的代表性学者,其用二十万字抽丝剥茧地推演了“日本”诞生的内在机理,足见积淀之深厚。
多维视角切入倭王向天皇转型的动荡时代。
“天皇”这一称号与“日本”这一国号是成对出现的组合。“天皇”“日本”与其所指代的统治者和国家至今仍然存续,然而日本列岛的统治者并非自太古时期以来就是“天皇”,7世纪后半以前,日本列岛的统治者大都自称“治天下大王”,这一时期的日本仍处于“倭国”的时代。古代史专家熊谷公男聚焦倭王向天皇转型的动荡时代,用二十万字细密梳理,力图清晰完整地还原一段“日本”的诞生史。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推荐:本书利用东亚各国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将巨大古坟、遣隋使、圣德太子、大化改新等耳熟能详的人与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逻辑性地论述了4世纪至7世纪的日本古代史。
【关于“讲谈社·日本的历史”】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中文版)共十卷。史学名家汤重南、王勇、王新生、刘晓峰郑重推荐。
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百年献礼巨制;日本史学名家写给大众读者的诚意之作。
日本史学泰斗网野善彦领衔出品,十位日本一级学者撰述,十位国/内新锐学者译介,整套书开放、客观、国际化,集四十年研究成果,代表日本史学界前沿水准,是一部此前未有的地道日本史。
一套书读懂日本史。
本套书共10卷,4112页,200万字,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发展为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从东亚与世界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今日之日本,乃至今日之东亚以及今日之世界。
每卷以关键问题为锚,日本史学家从内部看自身历史,既有对宏观历史的纵横把握,也有对微观历史的细致体察;讲述既有大家风范,又有超强的亲和力和可读性。
中文版历时五年,精心打造,设计考究,插图精美,值得日本历史和文化爱好者阅读收藏。
从翻译、编辑到装帧设计,诸多细节,无不用心。每卷彩插,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再现经典历史场景,图文互证,颇具风格。
内容简介
4世纪至7世纪,在同东亚各国的碰撞与融合中,倭国逐渐厘清了国家意识,对内构筑起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对外则走上了一条与东亚朝贡体系若即若离的道路。在内外因素双线并轨的推动下,日本列岛的统治者完成了从“治天下大王”脱胎为现世之神“天皇”的转变。于是,“天皇”治下的“日本”诞生。日本列岛进入律令国家的时代。本卷将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置于东亚史动态演化的框架中,力图以内外并行的多维视角,还原一段天皇创生的激荡历史。
作者简介
米彦军,男,1970年9月出生,现任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史。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日本学研究中心,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历史学博士。曾在东京学艺大学、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立命馆大学做访问学者。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的专著有《江户时期日语古文文本中的汉典因子研究》《日本社区管理模式研究》《德富苏峰的右翼思想研究》;出版的译作有《解说平遥》《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日本新地方财政调整制度概论》《过劳时代》等。
目录
序章 “天下”的统治者
第一章 列岛、半岛和大陆——东亚世界中的倭国
第一节 连接“大和”与“加罗”之路
第二节 半岛的动乱和倭王权的巩固
第三节 渡来人迁入与列岛技术革新
第四节 倭五王—加入和脱离册封体制
第二章 “治天下大王”的登场
第一节 倭王权的据点
第二节 倭王权和地方社会
第三节 第一代“治天下大王”——幼武大王
第三章 独立自主的倭王权
第一节 继体朝、钦明朝时期的王权
第二节 朝鲜半岛政策受挫
第三节 国造和氏
第四节 前方后圆坟时代的终结
第四章 倭王权出现转机
第一节 佛教东传日本与苏我氏
第二节 女天皇与太子
第三节 大陆交通线的恢复与内政改革
第五章 向律令制国家过渡
第一节 策划乙巳政变
第二节 大化改新
第三节 脱离大化改新的政治轨道与战败——齐明朝和白村江之战
第四节 戒严体制下的国政改革——天智朝
第五节 升格为神之战——壬申之乱
终章 “天皇”的出现
附录
年表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摘要
第一节 连接“大和”与“加罗”之路 寻觅“大和”发源地 公元5世纪后半的雄略朝时期,在独立的天下观已逐渐形成的基础上,倭王开始使用“治天下大王”的统治者称号。可以说,这是倭王权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同列岛周边的东亚世界开展交流,对该时期倭王权的确立意义重大。倭国同周边诸国交流的路线主要有两条,分别是朝鲜半岛交通线(后文简称“半岛交通线”)与中国大陆交通线(后文简称“大陆交通线”)。 其中,半岛交通线对公元4世纪至公元7世纪日本列岛社会的历史意义重大。这一时期,大量的移民和物资从朝鲜半岛流入日本列岛,正是这些移民和物资推动了日本列岛社会的发展。因此,若想要掌握日本列岛的政治权力,牢牢掌控半岛交通线可谓至关重要。 大致以公元4世纪初为界,日本列岛一方掌控半岛交通线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公元4世纪以前,在日本列岛内部,主要是北九州地区的势力在同加罗(日本列岛社会对朝鲜半岛南部伽佴5地区的称呼)往来交流。而公元4世纪初以后,畿内地区的大和取代了北九州地区的势力。也就是说,在该时期大和与加罗第一次产生了交集。笔者认为,正是这次的交集成为倭王权发展的原点。因此,接下来我们将研究掌控半岛交通线的大和与加罗,并探寻它们的发源地。 众所周知,日本之国又被称为“大和(ヤマト)”,大和原是奈良盆地东南部一带的地名。笔者认为,自大和国城下郡大和乡(天理市海知町)与大和神社(天理市新泉町)的所在地天理市南部开始,经箸墓古坟(樱井市箸中),直至古代被称作磐余的天之香具(久)山的东麓一带(樱井市池之内附近),即是大和本来的地理位置所在。 上述这一区域算是三轮山西麓地区,它恰好位于倭王权的发祥地范围内。本丛书中的《王权的诞生》详细介绍过的箸墓古坟与缠向遗迹也地处该区域范围。 可以说,倭王权(也称大和王权)诞生于这一地区,并逐渐自此脱胎成为列岛霸主。与之相应的,“大和”一词也从指代今奈良县范围的大和国全境,逐渐扩展为指代整个倭国,甚至后来的日本国所拥有的广阔领土。最初,“ヤマト(Yamato)”一词被写作“倭”,到了奈良时代则被表记为“大倭”,自公元8世纪中叶起,把“ヤマト”写作“大和”已成为一种共识。 朝鲜半岛的窗口“加罗” 在日语中,像“大和”一词那样,语义范围不断扩大且一词多义的地名,还有一个就是“加罗”。 古代目前提起的“加罗”,原本指的是在朝鲜的三国时代没有被百济、新罗吞并而得以幸存的一众小国。 一般来说,“加罗(ラカ)”还可以写作“加耶(カヤ)”“伽耶(カヤ)”等,但因为在古代朝鲜语里“ラ”和“ヤ”通用,所以实际上加罗和加耶、伽耶1等意思相同,指的是《日本书纪》中记载的名为“任那”的地方,虽然该区域的地理范围也会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动,但其所指代的地域主要还是框定在庆尚南道及其周边一带。 综上所述,“カラ(Kara)”一词源自朝鲜半岛南部的地名“加罗”。随后在日本,它被用来表记汉字“韩”,成为朝鲜半岛的总称,后又被用来表记汉字“唐”,意指中国,甚至引申出了“外国”之意。因电影《望乡》而闻名的“からゆきさん2”一词指的就是“去外国的人”。这便是“加罗”引申为“外国”的典型例子。 虽说“加罗”一词语义的延伸与“大和”一词词义的扩展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但笔者认为对日本人来说,“加罗”原本就是一个自带特殊意义的外国地名。 “加罗”一词原本是一个固有名词,指朝鲜半岛南部洛东江河口右岸的金官国(庆尚南道金海市附近)。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的到邪马台国的行程记录,从朝鲜半岛前往日本列岛的登船起航处,有一个叫作“狗邪韩国”的国家,它就是后来的金官国。此“狗邪”与“加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金官国虽是一个小国,但对倭人与倭国来说,它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金官国和对马隔海相望,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对马西北端的千依莳山上,就可远眺金官国。此外,因为金官国拥有地处洛东江河口的天然良港,所以从史前开始这里就是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往来交流的重要据点。倭王权建立后,官方外交也利用了此民间交往的路线,倭国与金官国优选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正因如此,对于倭人来说,加罗即金官国自古以来就是朝鲜半岛的窗口,金官国是最靠近倭国的邻国,它给倭国提供了很多优选的文化产物,是一个无法替代的重要国家。 另一方面,金官国也是伽倻诸国中较有实力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5世纪前半,全盛时期的金官国显赫一时。原本指代金官国的专有名词“加罗”,也因为金官国的强盛,而被用于泛指朝鲜半岛的伽倻诸国。除此之外,正如人们把伽倻北部的伴跛国称作“大加耶”一般,“加罗”也被用于称呼实力强盛的伽倻诸国。 不过,在日语中“加罗”一词的词义之所以不断扩大,恐怕还是因为金官国自古以来便是朝鲜半岛的窗口。对于倭人来说,金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