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血色姜饼屋

血色姜饼屋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瑞典)凯琳·季哈森(Carin Gerhardsen) 著;贾文渊,李彭恩 译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12485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个人被谋杀,两个人被谋杀,三个人被谋杀,一连四个人被谋杀!
他们的性别、职业、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为什么会相继遭此劫难?
哈玛比警局的警员们全体出动,最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四名死者都是44岁!小时候都就读于同一个学前班!
警方推测,这桩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可能是当年学前班里的某个孩子。到底是怎样的血海深仇,纵然已经过去了38年,仍让当事人难以释怀,继而大开杀戒?当年看似宁静的学前班,到底隐藏了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是什么心理“后遗症”,让曾经单纯的孩子变成了杀人恶魔?
《血色姜饼屋》中惊人的暴力场景基于作者凯琳·季哈森自己真实的童年经历。在她笔下一个个令人发指的血案背后,是校园暴力引发的童年之殇。低龄化的校园暴力已成为全世界孩子成长中巨大的阴影,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期望寓意美好、平安的姜饼屋,不再是教育的伤痛和童年的噩梦。
作者简介
凯琳·季哈森,瑞典首屈一指的犯罪小说作家,以风靡全球的代表作“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声名雀起,被欧美主流文学评论家们誉为当代“智慧文学”大家。
“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上市不久便登上瑞典优选网络书店畅销榜的前10名,总销量突破60万册,已被翻译成19种语言,畅销世界多个国家。目前该系列已经发展到第五本,被誉为是瑞典版的“火线重案组”。作者现正在创作该系列的第六部。
贾文渊: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翻译学副教授,山西大学外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曾翻译出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当图书成为武器》等五十多种英美文学作品。
李彭恩: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翻译学副教授,曾翻译出版《汤姆叔叔的小屋》《牛虻》《大卫·科波菲尔》等多种英美文学作品。
目录
《哈玛比警局侦探系列 血色姜饼屋》无目录。
摘要
    卡特琳娜霍尔姆城
    1968年10月
    在一座青草茵茵的山丘顶上,坐落着一幢安妮王朝式样的楼宇,褐色墙壁外环绕着高大的苍松。建筑周围有白色角楼,窗框还都是圆角的,让人体会到一抹童话般的诱人色彩。在夏季,孩子们在房子周围的松树荫凉下玩耍嬉戏。可这时已经是深秋,黑魃魃的松林有点让人提心吊胆,活像一群无言的警卫,既保护学龄前的孩子们免受冬季的严寒之苦,也防御不速之客的侵扰。一场初雪还没有融尽,像条湿漉漉的毯子覆盖着大地。四野寂静无声,只能远远听到一条狗在吠叫。
    忽然楼门推开了,喧闹的孩子们蜂拥而出。孩子们有的身穿整洁的新衣服,有的衣裳陈旧褴褛;有的个头高大,有的身材矮小;有的干瘦,有的圆胖;有的一头金发,有的头发乌黑;有的梳着发辫,有的脸上有雀斑;有的戴着眼镜,有的戴着帽子;有的孩子步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在说笑,有的在聆听;有的跑在前面,有的落在后面。
    楼门砰然关上,接着再次打开,只见一个小姑娘走了出来。小姑娘头戴白色毛皮帽,身穿红色厚棉衣,身后跟着个男孩。男孩身穿深蓝色棉上衣,脖子上围着围巾,头戴红白黑三色相问印有卡特琳纳霍尔姆SC冰球队的帽子,但是在卡特琳纳霍尔姆城的这片区域,男孩子们必须为KSC冰球队呐喊加油。这女孩名叫卡塔莉娜,男孩名叫托马斯,两个孩子一路并不交谈。女孩脚步匆匆,走下山丘直奔那扇黑色的大铁门,奋力把门推开自己刚能走出去的一道缝,出门后把门关上。男孩紧随其后,但推开铁门前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
    来到大门外的人行道上,他终于发现,原先的担忧并非多余。只见孩子们聚集在马路对面的街角,卡塔莉娜显然并不踌躇,径直朝兽群般的小恶霸们走去。托马斯没有穿过马路,他匆匆改变路线,向左转弯,绕道回家,没走几步,孩子们便扑向卡塔莉娜。一个名叫安一克莉丝汀的女孩从来脸上挂着讥笑,眼睛里闪出恶意的凶光,这时一把夺下卡塔莉娜的帽子,丢给绰号叫“国王”的小霸王汉斯。其他幸灾乐祸的孩子顿时齐声嚷叫,放声大笑。
    托马斯停下脚步,打算出手帮助卡塔莉娜,可他还没打定主意,那帮孩子就瞅见他了。小霸王汉斯做个手势,几个孩子冲过马路,一齐扑向托马斯。其他孩子如野蛮残忍的恶狗般跟着扑来。卡塔莉娜待在原地没动,惊魂甫定又稍感莫名的安慰,毕竟这次遭难的不是她自己。她俯身捡起不再洁白的皮帽,无奈戴在头上,然后穿过马路,凑近看热闹。
    二十三个孩子中为什么会有二十一个或二十二个孩子结盟?领头的几个孩子忽然变得狂热,行动像一个人似的,虽然并不明说,却显然表现出不容置疑的权威。半数孩子一齐动手,用跳绳和围巾把这个吓傻的小男孩绑在一根灯柱上,另外一半孩子到处拣石块,准备投打他。他们的默契是打哪儿来的?
    托马斯无力抵抗,也不嚷叫,只能坐在又湿又冷的沥青路面上,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冷眼观望着同班学友。有几个孩子用石块投打他,石块打在他脑袋上、脸上、身上。有个孩子抓着他的脑袋撞向灯柱,撞了一下又一下,另一个孩子用跳绳抽打他。几个孩子站在一旁放声大笑,有几个孩子低声交谈,一张张小面孔上露出会意的神色,一副优越神色,还有几个孩子只是站在一旁被动观望。其中一个就是卡塔莉娜。她此时已经不由自主融入同学们的圈子了。
    施虐过程中,老师走到人行道上。她朝捆在灯柱上的男孩和周围的孩子匆匆扫视一眼,竟然举手跟离她最近的女孩挥手说了声再见。
    施虐过程结束得像开始一样突然。没出半分钟,孩子们便作鸟兽散,变成放学后欢天喜地的正常孩子。大家有的踽踽独行,有的三两结伴,朝不同方向走开。马路边只留下那个六岁的小男孩,他浑身疼痛,心中有说不出的悲愤。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