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与非洲的不解情缘:非洲孔子学院教师故事

与非洲的不解情缘:非洲孔子学院教师故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徐丽华,吴强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924665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7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集整理非洲地区孔子学院外派教师的工作经历、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及海外见闻等内容,致力于讲好非洲孔子学院外派教师的故事,分享外派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生活体验感悟以及在孔子学院教学实际中好用、管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及资源,帮助提升外派教师在非洲的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
徐丽华,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主任,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和第二语言习得。已出版教材《阅读浙江》《新汉语水平考试教程》,并有多篇关于非洲汉语传播的文童发表。
目录
摘要
    追逐梦想的汉语教师陈晓燕
     吴强
     2015年11月,在卢旺达的全国中华武术锦标赛上,孔子学院的教师们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表演,首次闪亮登场。这场比赛被卢旺达国家电视台和多家国家报纸报道,此次表演引发了民众对太极拳的广泛关注,激发了卢旺达武术界及普通民众的高度热情!太极拳就此进入了卢旺达人的视野,播下了星星之火!
     2016年2月,在辽宁艺术团赴卢旺达慰问演出的“欢乐春节”晚会上,孔子学院把含蓄内敛、以柔克刚的太极拳表演再次展示给了卢旺达民众,进一步激起了他们学习太极拳的强烈愿望。2016年11月,孔子学院与卢旺达国家电视台签订合作协议,中国武术开始走进卢旺达国家电视台直播间。2017年2月,电视台为全国观众直播了刚柔并济、自然和谐之美的太极拳教学。从此,太极拳成为孔子学院打开工作局面、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这一可喜局面,是孔子学院老师们精心运筹、坚忍执着,付出大量心血收获的硕果,这些也与第一位在孔子学院教太极拳的外派教师――陈晓燕紧密相连。
     陈晓燕出生在重庆市荣昌区油菜乡一个普通的农家。她的父亲是安富镇上一家酒厂的烤酒工,念过三年私塾,率直爽快,热情好客,因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像春天拂晓的燕子一样飞翔,故取名为“晓燕”。她的母亲,没有进过一天学堂,但心灵手巧,勤劳德厚。父母心地善良,一生正直热情,乐于助人,给她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让她拥有了一个虽不富有却很温馨和睦的家。
     上学后,当她看见手拿粉笔、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的老师时,她觉得他们很伟大,很光荣,一颗理想的种子便悄然在她幼小的心田种下: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光荣的老师!
     1985年,她考上了重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读于外语系英语专业。儿时播种下想成为一名老师的理想种子,从此开始生根,发芽。1988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荣昌区双河镇中,开始了她的教书生涯。2015年3月,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得知孔子学院总部正在招聘外派汉语教师。出国任教,推广汉语,传播文化的光荣感,强烈地驱使着她去报名了。
     经过选拔考试、培训,2015年9月3日,经过十七八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卢旺达时间9月3日下午两点半,她抵达了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国际机场,受到孔子学院教师们的热情欢迎。从此,开启了她在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生涯。
     有一天课间,为了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她把学生组织起来,教他们学打杨式二十八式简化太极拳。这一幕正好被院长看见,这与院长的筹划之一正好不谋而合。于是,孔子学院教师太极队应运而生。她在院长的鼓励下,一边复习动作,一边教老师学习。
     2015年11月,在卢旺达全国中华武术锦标赛上,孔子学院教师队的太极拳表演一亮相,就惊艳了全场,通过各媒体的宣传报道,卢旺达孔子学院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提高了,工作局面也随之慢慢打开。现在,太极拳在卢旺达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教学点的太极拳教学在各个校园里都是最靓丽的风景线!除了教太极拳,她还是第一个把中华美食文化带进孔子学院课堂的教师。重庆特色名小吃――酸辣粉,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在她的带动下,其他教师也纷纷把美食――汤圆、粽子、饺子、包子、馒头、手擀面、特色川菜等带进课堂,中国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各教学点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任教期间她构思策划、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多次美食文化体验活动课。
     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位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个学生叫马米,年龄也是优选的,有6个小孩。马米有些瘦弱,头裹鲜亮的头巾,肩挎一个卢旺达特色的花布布包,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在帮助马米学习竹编技术、汉语和太极拳的过程中,马米不畏困苦与艰辛、积极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她。在不断的努力下,马米慢慢学会了汉语和竹编技术,这也为马米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让她找到了工作,拥有了赚钱的本领。
     与此同时,陈晓燕还积极主动参加了当地的各种活动,不失时机地介绍孔子学院。2017年11月23日,在征得孔子学院同意后,她独自参加了“卢旺达关爱中小学生糖尿病患者”马拉松10公里的比赛活动。在跑步途中,她向每一个被她超越了的选手都会说一句“你好!”,并不断鼓励欲放弃的参赛者,也不断有人向她挥手问好;做完礼拜从教堂出来的人们,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她完成10公里赛程,跑进体育馆到达终点时,更是迎来了大家热情的欢呼,大家用掌声盛赞她的坚持与努力和卢旺达青少年的关注和关爱!她参加的类似活动还有卢旺达全国马拉松邀请赛活动、纪念历史事件大型户外徒步活动、第44届全国植树节活动等。
     童年的梦想,父亲的夙愿均已实现。现在,工作之余,她仍然充分利用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争做一名优秀的外派教师!
     作者简介
     吴强,浙江师范大学讲师,《孔子学院院刊》微信公众号执行主编。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