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

中英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比较研究

  • 字数: 1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李朔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753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英两国的现代工业设计均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然而结果却截然不同。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起步阶段,英国对中国工业化的萌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英两国相似的近代社会结构,以及对手工艺的重视,对传统的尊重与延续,对古老历史的认同,构成了两国比较的基础和本书研究思路的起点。 本书以“启”(启始阶段的萌发)、“承”(文化的承继)、“转”(经济的转型)、“合”(适合性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中英两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轨迹的通览,比较工业设计处在四个历史阶段下,在不同的社会背景、经济形态、文化思想的生存土壤中,其发展所呈现的共性与异质特征,分析各自设计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特殊性和缘由,进而总结出所存在的差异和问题。重点就起始阶段的自觉性差异问题,机械化进程中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问题,电气化阶段“质”变与“量”变的差异问题,信息化阶段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这对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由此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读者逐步达到“以史为鉴,明正现实”的学习目标。 本书适宜高校专业师生及相关研究者使用。
作者简介
李朔,女,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博士,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设计学硕士。 留学英国期间获包装设计一等奖,主持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书写,负责青岛地铁2 号线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编写出版教材两部。
目录
目录 第1 章 绪论 / 001 11 研究的缘起 / 001 12 “平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的依据 / 007 13 研究的背景 / 008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11 15 相关研究范畴的界定 / 014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018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29 18 研究的创新点 / 033 19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034 第2 章 肇始阶段中英工业设计的自觉性差异 / 035 21 英国工业设计的“内生化”过程 / 035 22 中国工业设计的“外源化”发展 / 051 23 起始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肇始方式的差距问题 / 068 24 本章小结:自觉性差异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 071 第3 章 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 / 072 31 英国机械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对工业文化的态度 / 072 32 中国机械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对工业文化的态度 / 087 33 机械化进程阶段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问题 / 100 34 本章小结:中英对待工业文化的态度差异对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 103 第4 章 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质”变与“量”变的差异 / 105 41 电气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扩展和延伸 / 105 42 电气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突破和飞跃 / 123 43 电气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发展“量”变与“质”变的差异问题 / 139 44 本章小结:“质”与“量”的发展差异反映出的中国工业设计问题 / 143 第5 章 信息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 / 144 51 信息化阶段英国工业设计的产业转移 / 144 52 信息化阶段中国工业设计的产业转型 / 155 53 信息化阶段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问题 / 163 54 本章小结:中英工业设计观念高低的差异反映出的中国工业设计问题 / 166 第6 章 结论 / 167 61 基本结论 / 167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69 附录 相关图表 / 17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