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丝绸、香料与帝国 亚洲的"发现"
字数: 261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20816387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以丝绸、香料、帝国为象征的亚洲大陆,充满迷人魅力,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与向往,如今这种魅力更因其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性而愈发强烈。东方人和西方人一直出于各种目的、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着对这片大陆的探索,留下珍贵的文字记录。本书摘录这些亚洲“发现”者的旅行文字,古希腊、罗马经典文献中对东方的描述,张骞、法显、玄奘、丘处机的西行事迹,马可·波罗与西方传教士、贸易者在东方的新奇见闻,19世纪以来肩负西方帝国使命的绝地之行,本书跨越时空,将人类探索与“发现”亚洲的数千年历史浓缩展现。欧文·拉铁摩尔,这位曾经充满探索亚洲浪漫理想的青年,从中国边疆游历中成长起来的“徒步历史学家”,富有传奇经历、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学者,在多年田野调查经历与丰富文献积累的基础上,与妻子埃莉诺整理筛选出历史上那些“发现”亚洲的有名人物与游记,他们的学术智慧与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部独特的作品。
目录
第一章最初的探险家/1
第二章罗马和亚洲/6
导读/6
《自然史》(普林尼)/10
《地理学》(托勒密)/11
《历史》(马塞利努斯)/13
《基督教风土志》(科斯马斯)/14
蚕种传入罗马帝国的记载(普罗可比、拜占庭的塞奥凡尼斯)/15
第三章亚洲的本地探索者/17
导读/17
张骞及其对费尔干纳的记录/20
前往印度的佛教朝圣者(法显、玄奘)/24
第四章1500年之前的传教士与贸易者/34
导读/34
《长春真人西游记》/36
《柏朗嘉宾蒙古旅行记》/39
《鲁布鲁克游记》/44
《马可·波罗行纪》/57
约翰·孟帖·科尔维诺的第二封信/68
佩鲁贾人安德鲁的信/71
伊本·白图泰在孟加拉和中国的旅行/72
派往帖木儿宫廷的使者(克拉维约)/80
第五章海洋发现者与帝国创建者/82
导读/82
《阿克巴与耶稣会士》(皮埃尔·杜·雅里克)/84
《西藏纪行》(依波利多·德西迪利)/92
《弗朗索·比哈旅行记》/105
《南圻旅行记:1792—1793》(约翰·巴罗)/114
第六章当白人成为一种重负/124
导读/124
托马斯·佩雷拉神父行纪(徐日昇)/126
《鞑靼西藏旅行记》(古伯察与秦噶哔)/134
《大陆的心脏》(荣赫鹏)/167
《日本远征记》(詹姆斯·威利特·斯伯丁)/181
《喇嘛之乡》(柔克义)/200
《沙埋和阗废墟记》(斯坦因)/208
《南西伯利亚旅行记》(耶利米·柯廷)/218
《跨越里海》(道格拉斯·卡拉瑟斯)/223
《在世界屋脊下》(雷金纳德·法雷尔)/241
后记/251
参考文献/254
索引/256
译后记/279
摘要
第一章 最初的探险家 在鄂尔浑河源头不远处,是由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建立的蒙古帝国旧都哈拉和林遗址。这里也有稍后兴建的额尔德尼昭庙遗址,它在蒙古帝国衰落后被中原王朝摧毁。在此地,我们也可看到今天中国为经济援助蒙古国而兴建的一座用于发电及灌溉的大坝,复兴了曾环绕在古代城市周围的可耕作绿洲,它们点缀在游牧民生活的广袤土地之中。历史上,这一地区非常富饶。鄂尔浑突厥人曾于8世纪统治此地,且随处可见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匈奴墓葬。 然而,另一片地区有更加悠久的历史。在水坝下游不远,河流在一处高地形成转弯,高地顶部是自然的平台。1961年夏,我与拙荆,蒙古科学院的考古学及历史学家色楞一奥贾夫(Ser-Oiav),研究范围从中国、蒙古直至北极圈的有名苏联考古学家A.P.奥克拉德尼科夫(A.P.Okladnikov)在这里进行了一次会谈。奥克拉德尼科夫谈到,这里发现了他所见到的最为丰富的文物遗存。这里虽未发现人骨,但有可与北京人历史相提并论的石器工具,可能距今50万年之久。它们也与位于另一方向上的地区存在可比性。“看看这些,”奥克拉德尼科夫说,“你如果将它们误放在法国博物馆的器物架上,可能他们的馆员自己也不能将其从当地本土文物中分辨出来。” 我问他们是如何发现了这个遗址的。“这轻而易举,”奥克拉德尼科夫说道,“在欧洲的末冰期,蒙古或东西伯利亚的地表没有被冰层覆盖。那时有大量的降水,河流也比现在更宽广。许多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捕鱼为生,其数量远大于狩猎的人群,而这个三面环水的台地显然是一处钓台及垂钓营地。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迹象。”他将我们引到50码外流入鄂尔浑河的小支流旁。河岸上是系着飘动的白布条的灌木——这是萨满教信仰的遗痕。“就在这些灌木下,”奥克拉德尼科夫说,“这是一处矿泉。直到近年,当地蒙古人还认为它拥有魔力并用泉水治疗疾病。这可能是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绵延至今的崇拜,因为从其他遗址中,我们可以知道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我们一样,能够意识到矿泉与普通泉水的区别。所以当我们发现相距50码的矿泉和自然垂钓营地时,我们就知道应该进行发掘了。” 这个在蒙古北部的新发现提示了我们与过去之间的连续性。虽然很多这种联系都已遗失或尚未被发现,但已足以证明这条完整链条的存在。加拿大学者布达生(Davidson Black)因发现了一颗牙齿而开启了对北京人的最早研究。他在描述并分析了它的特征后,赌上自己的学术声誉,判断这并不属于某种猿类,而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其根据是牙齿具有在现代人身上罕见的独特性(“铲形门齿”),而这种特性更常见于华北地区。 因为对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的征服,如今生活在北京的人,除了北京人之外还有很多祖先,但北京人是他们的祖先之一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历史上有两大要素——连续与变化。“欧洲”“亚洲”“旧世界”“新世界”都是基于某种理念的相对较新的定义。在这些理念存在的很久以前,原始人统治着整个世界。在旧石器时代,他们狩猎、打渔并采集可食用的植物。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他们开始收集野草中类似粮食的种子——小麦、小米、稻米的祖先——用以种植并收获。 第二个革命性的变革是从狩猎野生动物到驯化它们,能够从中选择一些动物以宰杀取肉、供给奶水、充当坐骑、运输物品。随着这些变革的出现,“发现和探索”变得更为复杂。他们在寻找更易采集水果、浆果、可食用根茎或草籽的狩猎地点的过程中,遇到了另一些群体。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采集狩猎的人类体型更大,社会组织更为复杂,按照有序的路线移动,驱赶兽群并用牲畜或车辆运输物品,却发现他们的迁徙路线处处受到定居农业群体的阻碍,这些人的村庄和城镇防御严密,同时也是陶器、纺织品及其后的金属器等手工业制品的中心,可以被用于交易以取代战争。相反,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发展到王国和国家阶段,定居人群将他们的领地不断扩展。一个国家的规模、繁荣程度和存续由相互作用的军事、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决定。 “亚洲”这一地理概念在历史上的最终出现源自其模糊边界的内部和外部的发现。在内部,史前中国人是亚洲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们从黄河流域逐渐散布开来,通过战争与贸易发现并控制了南部和西部的领土,进而发现了西部和北部的其他地区。 考古发现清晰地表明,亚洲的其他人也在很早就开始“发现亚洲”了。来自亚北极和亚洲东南的产品被发现在海边紧密相邻,并深深渗入内地。这不仅是物品的移动,也是人类自身的迁徙。中国的沿海地区曾偶尔发现一些人在外貌上——包括古怪的头发—与印度洋的马来半岛和安达曼群岛上的人关系密切。 “发现和探索”开始被记录下来,这最初并非来自文字记载,而来自旅行者的传奇故事,经过商人口耳相传,成为一些有用的知识,或是来自那些远征战士的关于失败和灾难的夸张或悲惨的故事;接下来才是文字记载,将所有这些知识保存下来,并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