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

历史与空间:晚清重庆城及其转变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杨宇振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89100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重庆有根深蒂固的“土性”、坚韧的“地方性”。这一特性是由其在总体里“封闭中的开放”的格局所决定。给人以巨大差异的城市情感体验,是重庆城现代化过程中的“奇幻”特质。对于深在内陆的重庆,是否有可能超越历久的双元结构,一种历史过程形成的稳定结构,从自身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从更广的空间与时间,从世界的范围与世界史的视野来检讨重庆的未来,是一个基本问题,一个反思现代性的问题。“从19世纪中期开始,陆续有许多外来者途经或者驻寓重庆,留下大量文字、图画和照片。它们从另外的角度共同拼帖和建构,也镜像了重庆城的转变。它们建造了一座令人遐想和可以漫步其间的想象之城,一个有待后人重新再建构的想象之城。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历史文献、数据、旅行记录、地图和影像,探讨晚清重庆城的人口构成与空间结构、民初重庆城市启动现代化的条件、空间划界、现代化的进程与问题、卢作孚的现代化实践、晚清到民国不同阶段重庆城的感知与经验等。
目录
导言混杂的现代性:重庆城的气韵
一中华帝国晚期的重庆城
1明代四川的城池与人口
2清代四川城池的规模、空间分布与形态
3清乾隆重庆府城城垣维修:
大型公共工程、国家与社会
4清中后期重庆府城的人口、面积与密度
5清末民初的重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二重庆城市的早期现代化
6区域格局中的近代中国城市:
以“长江上游”和“重庆”城市为参照
7重庆1927:一个内陆城市启动现代化的样本
8重庆市与巴县、江北县的“划界”:
新市与旧县的治域冲突及其意涵
9现代化的困境:
1920-1940年代重庆城市问题、市政计划与建设
10“建设”作为关键词:卢作孚与重庆早期现代化
三经验与感知中的重庆城
11中华帝国晚期重庆城及其建筑样型
12文本中的城市:
1883年阿奇博尔德?立德的重庆城市
13从《巴蜀鸿爪录》阅读三十年代重庆城市景观
14陪都时期重庆城市图景素描
15城市历史地图与近代文学解读中的重庆城市意象
余论空间与现代性的生产:世界史中的重庆
后记一公里城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