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别丧!不就是传染病

别丧!不就是传染病

  • 字数: 1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石弘之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90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大流行病肆虐的日子里,每个人的内心都激发起对病毒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本书从环境史的角度,探讨传染病与人类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共存的历史。本书以独特视角整理繁多复杂的传染病史料,以轻松笔调叙述令人生畏的传染病事件,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说明深奥的医学问题。
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察觉到一个肉眼看不见而又无处不在、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巨大微生物宇宙。
作者简介
石弘之(ISHI Hiroyuki),日本有名环境记者、环境学家。1940年生于日本东京。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历任朝日新闻社纽约特派员、朝日新闻社编辑委员、东京大学大学院教授、日本驻赞比亚特命全权大使等职。其间,还曾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高级顾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高级顾问、东欧环境中心常任理事、日本国际合作机构(JICA)理事、通商产业省产业构造审议会委员、运输省运输政策审议会环境部会长、日本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等。英国皇家学会(RSA)会员。获得联合国布尔马奖、联合国全球500佳奖、日本每日出版文化奖等。 出版著作(专著)40余本。《传染病的世界史》(角川书店2018年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长期位居同类书畅销榜首。其他主要著作包括《被侵蚀的森林》(朝日新闻社1985年版)、《地球环境报告》(岩波新书1988年版)、《名作中的环境史》(岩波书店2011年版)、《改变历史的火山爆发》(刀水书房2012年版)、《铁条网的历史》(共著)(洋泉社2013年版)。
目录
中文版序/1
前言/1
序章埃博拉出血热和登革热——突发性疫情的影响/1
1.与不错的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的新战争/1
死亡率为90%/2014年传染病暴发/超过1万人死亡/病毒飞往欧美/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批评/扩散的混乱/流行始于20世纪70年代/新的突变病毒/感染源是蝙蝠吗?/森林砍伐引起的病毒/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希望之光
2.登革热从市中心开始流行/15
原因是白纹伊蚊/日本登革热/从日本出口的登革热病毒/全球流行病/起源不明的神秘病毒/压倒异种的白纹伊蚊/人是流行的帮凶
第一部分20万年的地球环境史与传染病
第一章人类与疾病的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史/25
人类迁徙与病原体/人与微生物的共同进化/病毒的重要作用/微生物的巨大家族谱系/微生物和宿主的永恒对抗/“红皇后”效应/势头增强的耐药细菌/抗生素滥用警告/无添加药物的饲料/通过污水获得耐药性/传染病与人类进化的复杂关系/人体防御反应/作为自然灾害的传染病
第二章环境变化引起的传染病/40
定居化带来的传染病的固定化/疟疾的起源/疟疾蔓延到世界各地/日本的“疟”/农业传播的传染病/难以分离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从动物转移到人的疾病/成为时代特征的大流行/工业革命带来的霍乱和结核病/日本霍乱流行/战争与蔓延的传染病/环境恶化和传染病/热带森林发生了什么?
第三章人类的移动与疾病的传播/56
东西方交流也相互传播了疾病/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鼠疫流行/农业革命成为触发剂/大流行的纪念品/第二、第三波的袭击/起源于中国云南省/麻风病的肆虐/新大陆的悲剧/一个接一个地带进来的疾病/原住民的“复仇”/交通发达带来SARS/非洲传染病蔓延在纽约/传染病的新威胁
第二部分与人类共存的病毒、细菌与寄生虫
第四章幽门螺杆菌是敌人还是盟友——胃癌的原因/73
日本优选的传染病/幽门螺杆菌的真面目/寄宿于肚脐的细菌/共存共荣的正常菌群/幽门螺杆菌的熟练生存技巧/细菌的南北问题/幽门螺杆菌讲述人类迁徙/是感染还是过敏?/激增的过敏症/患胃癌的名人
第五章寄生虫操纵人?——猫和弓形虫/86
原虫把大脑劫持了/注意孕妇感染/多巴胺会改变个性/交通事故和自杀增加/寄生虫对大脑的控制/参与人类进化的猫/活跃于瘟疫防治的猫/魔法动物/世界上的猫爱好者
第六章性行为与病毒的关系——性交导致癌症?/98
性行为有和烟草同等程度的危险性/患病者集中在青壮年人群/小心口交性行为/HPV导致各种癌症/来自兔子的癌症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发现/HPV的真面目/从灵长类动物到人类/疫苗接种开始/反对接种疫苗的运动/患有宫颈癌的名人
第七章八种疱疹病毒——世界感染人数达一亿/110
常见的病毒/格斗疱疹/生殖器疱疹激增/走过头的性解放/传染性强的水痘/因老龄化而增加的带状疱疹/艾滋病感染者中多见的卡波济氏肉瘤(皮肤多发性出血性肉瘤)/疲劳和疱疹病毒的关系/追溯古代的历史/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疱疹病毒/搭乘人类迁移的便车/日本是疫苗行政的落后国/患有疱疹的名人
第八章在世界上蔓延的流感——适应了过度拥挤社会的病毒/122
从南极企鹅中也发现禽流感病毒/猪是重要的中间宿主/分化成复杂的亚型/“H5N1亚型”的发生/引起40万人死亡的猪流感/不断变异的新型病毒/自然界的病毒污染/流行性感冒的由来/19世纪以后的大流行/西班牙流感的零号患者/席卷世界的大流行/使大战提早结束的流感/日本的流行性感冒/死亡达8000万人之多/西班牙流感的真面目/环境破坏导致的集体感染/因打喷嚏而飞散的病毒/原因是畜牧革命/因流行性感冒病倒的名人
第九章百年前出现的艾滋病感染——日本患者数量持续增加/141
突然出现的奇怪疾病/流行的开始/乌干达发生集体感染/发现病毒的时间先后之争/蔓延全世界的艾滋病/起源于非洲的灵长类/祖先是马达加斯加出生的/感染原因是黑猩猩狩猎?/为什么会引起感染暴发呢?/多种多样的HIV家族/改变宿主的病毒是凶暴的/不会感染HIV的具有抗性的人群/带来HIV抗性的传染病/艾滋病的现状/今后的问题/因艾滋病而死的名人
第三部分日本列岛历史与传染病现状
第十章忽视麻疹的落后国家日本/163
日本是麻疹的出口国?/危机意识低下的日本/MMR疫苗骚动/世界的发病人数/多种多样的病毒家族/自然界的麻疹病毒/来自牛传染病的变异/麻疹的世界史/战乱扩散导致的麻疹流行/日本麻疹的历史/将军德川纲吉的临终
第十一章阻止不了风疹流行的日本/175
再流行直击怀孕一代/日本是风疹流行最厉害的三个国家之一/CRS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世界流行/扩展到冲绳的CRS/镰仓时代就有的风疹/风疹病毒的基因/围绕疫苗的混乱/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疫苗上的差距/预防接种的空白期/被拍成电影的风疹
第十二章绳文人带来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186
偏颇分布的HIV的近缘兄弟/被当作地方病的疾病/发病的机制/超过一百万的感染者/起源是非洲的猴子/从猴子到人/人类的移动和病毒/绳文人带来的病毒/阿伊努人和琉球人的共同点/世界的不均分布/罹患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名人
第十三章弥生人带来的结核病/197
侵蚀年轻人的结核病/相继发生集体感染/结核病的起源/刻骨的证据/弥生时代以后的骨疽/工业革命和结核的大流行/土豆饥荒和结核病/在女工和军人之间感染扩大/抗生素药的特效/发病者的比例和BCG接种/与耐多药结核菌的战斗/改变历史的结核病/结核病和疗养院文学/患结核病的名人/海外的名人和结核病/结核病和音乐
终章预测未来,与传染病激烈战斗的地域会在哪里?/214
非洲开发引起的传染病/热带雨林中潜在的新病毒/实验动物进口的威胁/马尔堡出血热的教训/非洲猴子起源病/不断出现的新兴传染病/没有疾病的世界/传染病膨胀的温床/全球老龄化和传染病
主要参考文献/223
后记/233
译后记/236
摘要
     埃博拉出血热和登革热——突发性疫情的影响 1.与不错的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的新战争 死亡率为90% 2014年始于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蔓延,震惊了世界。这是自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之后,电视屏幕再一次被身着让人恐慌的防护服的人占满。 人类已经得到各种各样的警告:难以控制的邪恶病毒会引发大流行。然而,与核电站一样,人们还是理所当然地相信“安全神话”,忽视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被病毒击中了要害,以至于始于西非的病毒未能被成功地遏制在西非,而是流行到了纽约。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感染后出现的症状极为悲惨:内脏融化,血液从全身喷出,然后死亡。感染这种病毒的人,死亡率达到90%。即使幸运地活下来,很多情况下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如失明、失聪和脑损伤等。尽管人类已经与各种传染病对抗并生存下来,埃博拉病毒的出现仍然意味着具有不错传染性的传染病与人类之间的一场新战争已经开始。 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只能靠隔离感染者和流行地区来控制疫情传播,除了等待别无选择。SARS突然出现,很快蔓延到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人类还会重蹈SARS覆辙吗?14世纪令欧洲人口急剧减少的瘟疫还会再来吗?上个世纪初致使世界大战甚至无法继续的西班牙流感的悲剧是否会重演?虽然既往的疫情已经消退,但是新的疫情可能再发,可不能掉以轻心。 一些专家强烈声明,这种传染病的流行暴发有其必然性。近年来突然出现的“新兴传染病”绝大多数起源于与动物共生的病毒和细菌,属于“动物源性传染病”。例如,埃博拉病毒就被认为本来是与蝙蝠在热带森林深处共存的病毒。 然而,由于对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和定居点的突然膨胀,失去了住处的野生动物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区。虽然起初是进入热带森林的村庄和开垦地,但是这次病毒的手终于延伸到大城市了。而且,由于交通的发达,病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传播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 2014年传染病暴发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3月25日收到几内亚政府关于“埃博拉疫情在东南部四个地点发生”的报告。86人被感染,59人死亡。美国防疫工作核心机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派出了专家。然而,疫情没有停止的迹象,感染一直蔓延到首都科纳克里区域。报告发出一个月后,感染者人数增加到242人,死亡人数增加到142人。 专家调查发现,这一流行病在约四个月前就开始了。前一年的12月6日,一名两岁的男孩在几内亚南部城市盖凯杜死亡。这孩子被认为是疫情的“震源”(零号感染者),但感染途径尚不清楚。孩子们似乎经常捕捉和烘烤蝙蝠吃。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这孩子的姐姐、母亲和祖母因高烧、剧烈腹泻和出血而死亡。 该镇靠近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边境(图1)。它是非洲最贫困的地区。人们在三国之间来去自由。许多人从远方来参加了祖母的葬礼,用当地习俗清理了尸体,最后告别返回。这次葬礼之后,疾病迅速蔓延到周围的城镇。 5月,邻国塞拉利昂也出现了疫情。之后,在邻近的利比里亚,6月在首都蒙罗维亚也出现了感染者,感染爆炸式地蔓延开来。 超过1万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Margaret Chan)警告称,“这是我们遇到的不错大、最复杂、最难应对的传染病”,并决定开展紧急援助以阻止这一传染病流行。 2014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认为埃博拉疫情的蔓延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呼吁成员国取消对旅行者的入境,并提供紧急用品和人员援助,以防止受感染国进一步被孤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将警戒级别提高到优选别3级,并劝告取消前往这三个国家的不必要的旅行。各国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加强检疫和隔离,前往流行地区旅行和出境,并停止定期航班。日本还制定了加强检疫和国内感染者出现时的对策等措施,宣布了相当于4 000万美元的资助,并提供日本企业开发的药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4月19日,利比里亚感染了10 212人(死亡4 573人),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塞拉利昂,感染12 267人(死亡3 877人),几内亚感染3 565人(死亡2 358人),尼日利亚感染20人(死亡8人),马里感染8人(死亡6人)。 据统计,包括疑似病例在内,感染者共计27 079人,死亡者为10 823人,死亡率为40%。这包括850名在流行地区实施救治时被感染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其中510人死亡)。然而,因为没有治疗方法,许多人即使被感染也不去医疗机构。此外,由于混乱,很难给出病人的确切数量,实际感染者和死者人数很可能大大超过前述的数字。 随后,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病毒学家乔纳森·鲍尔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仅占全体病例3%的感染者导致了61%的人被感染。换句话说,仅感染了很小部分人的强毒性病毒,引发了第二次感染,导致疫情的暴发。 迄今出现过感染者的国家有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五个西非国家,以及美国、英国和西班牙,共计八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