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于是我问我的心 我所经历的写作课

于是我问我的心 我所经历的写作课

  • 字数: 2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简洁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255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青年作家、资深编辑简洁的采访手记,收入了其与阿来、毕飞宇、迟子建、邓一光、陈楸帆、马伯庸、韩松落、林少华、林婉瑜、路内、岩井俊二等国内外24位作家的对话。在忠实纪录的同时,作者始终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即那些让她对写作有所感悟的点滴,并将她认为对写作者有所帮助和启发的写作方法和创作经验提炼出来。因而本书提供的不仅是写作技巧,更是写作准则,同时还有选择创作为生的人,在选择这条路之后的人生感悟。这是一本超越采访集的经验谈,也是一本人生的写作课。
内容简介
这本人物访谈是实力作者、资深编辑简洁从2015年至今所有人物采访中提炼的“写作课”。出于作家的身份,作者特别关注了这些人物在写作和创作上的经验和秘籍;作为资深编辑,作者对于投稿者的困惑有着精准而独到的观察,针对这些困惑提炼了具有共感和针对性的提问。本书将这些名家珍贵的写作方法和创作经验提炼出来,对于有志于写作的读者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内容。
作者简介
简洁:青年作家。资深编辑,豆瓣阅读作者。中山大学硕士。已出版文集《少女与霓裳》。获第五届华语原创小说评选新锐作者奖、很好作品奖,202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豆瓣阅读第185期小雅奖。 作品散见于《城市画报》《出版人》《书城》《青年文摘》《读者》《爱格》《时刻moments》《女报·时尚》《书都》等杂志。2012年至今已采访过近百位人物,文章被《人物》《读库》《花城》等媒体转载。 小说《数千个像我一样的女孩》即将出版。
目录
阿多尼斯 诗人的境况 / 001
阿来 写作的自在 / 011
毕飞宇 小说家与小说课 / 027
陈楸帆 是时候重新定义现实 / 041
迟子建 写作的气韵 / 067
邓一光 我只是融于历史的同路人 / 083
甘耀明 我觉得故作欢快会比较危险 / 097
韩松落 被叙述的人 / 109
蒋晓云 把故事讲完 / 119
李银河 人比自己认为的要自由得多 / 131
林少华 在重复中拈出新意 / 149
林婉瑜 大风吹,吹诗人 / 161
鲁敏 决意写作的时刻 / 179
路内 十七岁特有的迷茫和别离 / 197
绿妖 写作是适合内向者的生活方式 / 213
马伯庸 我写作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有趣 / 227
马振骋 关于无意义的意义 / 241
梅峰 编剧的自我修养 / 255
岩井俊二 关于人生中没有戏剧性的部分 / 271
姚谦 听一千遍后 / 289
袁筱一 文字的性感有多种呈现 / 311
曾孝濂 艺术就是深深地凝视 / 327
张曼娟 通往『大人』的路途与写作 / 339
张怡微 写作者要珍惜『总觉得哪里不对』的时刻 / 359

后记 于是我问我的心 / 373
摘要
     国内的读者读到阿多尼斯的作品,大概是2009年译林出版社引进的少有中译本诗选《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这位诗人在诗坛上享有盛誉,同时也是近年来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作家。 法国诗人博纳富瓦称:“阿多尼斯是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诗人之一,这样的诗人将帮助人们懂得:通过诗歌,通过向谎言及陈腐的思想宣战,所有个人、各种语言都能共享精神的果实与生命之树的果实。” 莫言这样评价阿多尼斯:“阿多尼斯的诗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把诗歌当作剖析自我的工具。站在人的角度来创作,这也是我们所有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我有幸见到阿多尼斯是2018年9月他来深圳飞地书局举办画展的时候。这是这位近九十岁的阿拉伯诗人来中国举办的第三次画展。诗人这样定义绘画对他的意义:“我在业余时间创作的绘画作品是我的诗歌的延伸,或者说是另一种类型的诗歌,是由许多我在大街上发现的、看似无用的东西组成的。我想从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创造生命,创造价值。” 阿多尼斯的画作常常以拼贴画的形式出现,墓穴残片、卵石、沙子、碎布等,都是他入画的材料。他的画最特别的是常常出现阿拉伯文字,“文字不仅是诗,也是视觉艺术的一部分”。他认为阿拉伯语除了语言功能外,在文字造型上也非常有美感。 诗人这样总结绘画的特别之处:“游戏的态度可能会摧毁诗歌,但会赋予手游戏自由,这种自由创造出来的即使不是美,也是通向美的门户。”很多时候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只是“写诗歌”,阿多尼斯反对这样的看法。他对诗歌的理解要广义得多:“从广义上来说,诗歌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写诗并不是把现实再重新创造一遍,而是在你对世界的理解之上创造一种与现实不一样的东西。” 因为有画作为参照,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他的诗及其思想。 采访安排在讲座后的一天,这位白发苍苍的诗人在接受访问时认出了我是前一天坐在第一排的人,和蔼地跟我聊起了他的诗与画,故乡与童年。 简洁:这是您第三次来中国举办画展,您的诗作最近也在中国出了第三本。您对中国读者有什么印象? 阿多尼斯:我很荣幸能在中国受到这样的欢迎,这让我感觉到两方面的责任。第一是我对诗歌的责任,我需要写更好的诗歌;第二是我对读者的责任,因为我是通过诗歌来与读者交流的。 简洁:您有诗人、思想家、评论家、画家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阿多尼斯:每个人其实都有多种身份,只是有些人并不能意识到。诗人因为敏感,所以能够意识到。艺术家也好,作曲家也好,多重身份才能碰撞出艺术的创造力。多重身份的获得,不是一个从过去到现在可以清晰辨别的连贯性、线条式的过程,而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在创造他的身份,有时他未来的身份正是在他现在的创作里创造的。像我今天是诗人,明天是艺术家,后天是思想家,这都是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看见未来,也在创作自己的未来。这个观点对我非常重要,是我的一个中心观点,艺术家不能只往后看,要往前看。 简洁:您如何理解包括诗歌创作在内的艺术创作及其作用? 阿多尼斯:我今天谈的不过是我自己的见解,我希望我的见解也随着我生命的成熟而不断成熟和完善。在我看来,创作旨在把人从他自己所制造的各种牢狱中解放出来,因此创作必须是自由的。我所做的就是改变传统语言和传统诗学对表达的理解,对形式的理解,更是改变对世界的看法。 简洁:您说过,真正的写作必须是改变世界的写作。您的诗歌和绘画艺术都跨越了文化、地域和年龄的边界,您能感受到自己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吗? 阿多尼斯:我觉得作为一个诗人,要谈论自己的诗歌是非常困难的。一个画家要讨论自己的画作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实际上是在通过创作给自己提问题,并且寻找答案。但我创作的作品是否真正能给出一个答案,我一点儿也不自信。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毫不自信,他喜欢的只是触摸一切,对一切都喜新厌旧,刚刚启发他的一样东西,他很快就把它抛弃了。毫无疑问的是,我现在处于老年,我希望通过我所做的一切,让我重新找到童年,回到童年去。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