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

  • 字数: 38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夏杰长 等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700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服务化和服务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服务业对外开放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借鉴服务业发展与开放对国民收入追赶的国际经验,对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民收入追赶具有重要意义。《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基于1995-2017年跨国数据,从总体和结构等多视角研究了服务业开放对一国收入追赶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服务开放质量对收入追赶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单纯服务开放规模对收入追赶有显著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为实现国民收入追赶,应当坚持以制造业发展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大力提升服务业开放质量,优化服务业开放结构。中国服务业开放历程大致分为初始期、迅速发展期、全面开放过渡期、全面开放新格局时期四个阶段。服务业开放40年来,不同领域、不同地区服务业的开放度差异较大。从中国服务业分行业开放度的角度看,分销服务对外开放程度高,其次分别为商务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环境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教育服务;从各地区服务业外商投资开放度的空间分析角度看,中国服务业外商投资开放度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为江苏、广东、上海、浙江、辽宁;从各地区服务贸易开放度的空间分析角度看,中国贸易开放度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为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在全球价值链日益深度互联的大背景下,产业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位置的攀升。《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也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进一步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及全球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了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并重点分析了企业绩效的影响后,《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还相对处于较为不利地位,但技术效益的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显著改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因此,要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加工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研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
目录
第一章经济服务化、服务业开放与国民收入追赶
一、经济服务化: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二、服务业开放助力国民收入追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三、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短板”:全球价值链竞争中缺乏优势
四、扩大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主要路径与战略思路
第二章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历程与开放度测算
一、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渐进历程
二、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测算
第三章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绩效评估和时序选择
一、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二、服务业开放绩效评估:以服务业开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为例
三、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时序选择:渐进开放、由易到难
第四章服务业开放与产业升级
一、以服务业开放促进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二、服务业开放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三、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四、以服务业开放促进产业升级的国际比较
五、以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路
第五章中国服务业FDI的效应与路径
一、引言
二、境外资本流入下的中国服务业规模扩张
三、境外资本流入与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
四、境外资本流入的服务业技术溢出
五、境外资本流入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
六、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中国服务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模式
一、服务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般模式
二、中国服务业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模式
第七章中国服务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路径与战略
一、中国服务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主要路径
二、中国服务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思路
三、中国服务企业融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八章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
一、服务外包是服务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能力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三、中国服务外包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与战略思路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