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的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的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字数: 41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石高宏 等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689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代发生的社会民主制度变革的理论、实践和成效进行透析性考查,揭示其实质和局限性;并通过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运行和演化规律的研究,揭示其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的根源,对于中国探寻实现社会长久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石高宏,男,1962年生,陕西澄城人。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市场发展与企业成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和陕西省社科联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编著1部、译著2部;在《经济日报》《经济与管理研究》和《商业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李灵燕,女,1972年生,四川自贡人,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新制度经济学、金融投资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在《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人文杂志》《经济纵横》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导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本书主要内容
0.3 本书创新之处
第一篇 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理论
1论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演变的动力学规律——基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分析
1.1 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框架的重新梳理
1.2 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分析
1.3 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局限性
2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改良理论和实践考察
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改良的研究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改良的研究
2.3 垄断资本主义理性化改良理论考察
2.4 垄断资本主义理性化改良实践考察
2.5 当代资本主义理性化改良成效的检验与评价
第二篇 自由资本主义改良模式
3模式总体特征
3.1 引言
3.2 自由主义改良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3.3 自由主义模式的演变动力探析:两种理论视角的比较
3.4 小结
4美国
4.1 引言
4.2 美国资本主义改良的背景及原因
4.3 战后“黄金时代”的美国资本主义改良
4.4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美国资本主义改良
4.5 美国资本主义改良的实质与局限
4.6 小结
5英国
5.1 引言
5.2 英国资本主义的改良理论与实践基础
5.3 “民主社会主义”时期的工党改良实践
5.4 民主社会主义的可持续性分析
5.5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改良倒退及其效应评价
5.6 后金融危机时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5.7 对当代英国资本主义改良实质的评析
5.8 总结
6加拿大
6.1 引言
6.2 加拿大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的指导思想与主导政党
6.3 加拿大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的发展脉络
6.4 加拿大当代资本主义的改良成效分析
6.5 启示
7澳大利亚
7.1 引言
7.2 澳大利亚资本主义改良历史基础
7.3 澳大利亚资本主义改良实践措施
7.4 澳大利亚资本主义改良成效评价
7.5 澳大利亚资本主义改良取得短期成效的原因
7.6 澳大利亚资本主义改良的局限性
7.7 结论
8新西兰
8.1 引言
8.2 新西兰经济改革
8.3 新西兰福利制度改革
8.4 新西兰经济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8.5 新西兰资本主义改良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篇 保守式协调资本主义的改良模式
9模式总体特征
9.1 引言
9.2 保守式协调资本主义的制度转变
9.3 保守式协调资本主义应对欧债危机的改良实践
10德国
10.1 引言
10.2 二战前德国社会保障层面的改良研究
10.3 二战后德国社会保障层面的改良研究
10.4 德国社会保障层面改良取得的成果
10.5 德国社会保障层面改良的不可持续性
10.6 总结
11法国
11.1 引言
11.2 社会民主主义推动下的法国资本主义改良
11.3 法国资本主义改良中积累的社会结构变化
11.4 金融化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11.5 法国资本主义改良中新的不平等
11.6 结论
12荷兰
12.1 引言
……
摘要
     资本主义改良,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变革,是“修理”资本主义的一种方式。20世纪初,西方左翼思潮中有两种看待改良的观点。温和的改良派十分肯定改良,认为资本主义通过不断“更换零件”、不断适应新环境,最后演变为另一种全新的社会机器——社会主义。因此,改良派争当“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相信资本主义可以自发地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激进的革命派则认为,改良只能缓解或转移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实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世界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经济稳定增长、工资提升、劳资和谐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从政府管制和调控的资本积累体制转变为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资本积累体制。新体制引起了这些国家工人收入和福利的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导致了工人阶级反抗金融垄断资本的阶级斗争。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产出、收入和就业都大幅下降。虽然这些国家的政府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只是从衰退趋势转变为缓慢增长状态,还引起了政府债务危机、民众收入和福利被大幅削减等严重的政治与社会问题。这引发了民众大规模反抗垄断金融资本集团统治所带来的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公运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左翼学者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产生了兴趣,他们试图从资本主义积累体制内部寻找当前危机和困境的根源。不过,这些学者并不像马克思那样认为资本积累过程的不平等、不稳定和危机倾向不能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得到解决,而是认为可以通过一套政治和经济制度来对其进行缓解。他们相信,“黄金时代”以“政府管制和调控、适度竞争、劳资合作”为特征的调节主义制度结构能实现稳定、和谐的资本积累,从而把当前的危机和困境归结于新自由主义制度变革。相应地,他们主张通过大众民主政治过程推动调节主义制度结构的重建。显然,西方左翼学者并不认为当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他们的思路和改良派是一脉相承的。 为了澄清当代西方左翼理论的错误,也为了探索中国如何在全面小康时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必要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改良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分析不同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改良在一定时期获得成功和最终难以为继的原因,说明在资本增殖法则支配生产体系发展的体制下,宏观调控和制度变革所导致的民众收入和福利普遍、持续提高的前提条件和实现途径,探究改良成效与资本增殖条件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和以往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两方面意义。 第一,本书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评价了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学术界深化对当代西方左翼理论的理解。西方左翼学者认为,改良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本研究揭示出这一错误认识源自经典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改良主义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的差异。 第二,本书系统研究了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改良实践,可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决策参考。自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其中有些制度的产生仅仅是为了掩盖或缓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另一些制度则可能是未来社会形态的萌芽。本研究将二者区分开来,有助于各级政府、各类企业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