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的信息化与人类未来发展

人的信息化与人类未来发展

  • 字数: 21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25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稿吸收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信息化议题的前沿思考,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视野是很开阔的。同时,作者在论述中引用了一些科幻小说的素材,增加了文稿的趣味性,比如讨论到人是否能够平等对待机器人时,就讨论了有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二百岁》。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该套丛书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范重大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的最终成果,立足于当代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系统地剖析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形态转向信息文明形态的过程中存在的哲学问题和所带来的哲学问题。本书很好地体现了丛书核心要旨,主要探讨了信息化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计海庆,哲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出版专著《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机器人”》(2008年),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哲学分析》《科学文化评论》《文汇报》等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2010年1~5月,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系访学,合作教授为唐·伊德;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在荷兰特文特大学哲学系访学,合作教授为彼得一保罗。维贝克。2011年、2013年、2017年分别赴德国汉诺威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参加学术会议。
目录
导言:人类通向未来的路径001
第一节人类纪:人类发展的历史遗产003
第二节人类文明的信息视角008
第三节通向未来的三条路径012
第四节诺伯特·维纳与人的信息化016
第一章计算主义的信息世界观024
第一节计算就是信息处理025
第二节宇宙是机器028
第三节关于“宇宙是机器”的疑问034
第二章人的信息化路径之一:机器人技术史与人机关系039
第一节“人是机器”的由来040
第二节从观念到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发展049
第三节人机关系的分析和展望055
第三章人的信息化路径之二: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威胁论085
第一节人类智能的数学化表达087
第二节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概要093
第三节人工智能威胁论及其回应096
第四章人的信息化路径之三:人类增强技术及其伦理争议120
第一节人类增强技术与人类增强现象121
第二节人类增强技术的推广和影响136
第三节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争议147
第五章展望人类未来发展158
第一节较为乐观的未来展望159
第二节相对悲观的未来展望164
第三节再平衡后的展望183
第四节技术变迁与人类演化194
第六章人类信息化技术的治理初探(代结语)208
参考文献224
后记23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