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曲 评曲 作曲

论曲 评曲 作曲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杨瑞庆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58172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多年来热心音乐,积累并整理了诸多有关音乐方面的论文和评论。本书“论曲”栏目中,集中编排了多篇在专业学报上发表的论曲文章,属于涉及历史歌曲、当代歌曲、器乐音乐、戏曲音乐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评曲”栏目中,主要对经典歌曲的成功经验和当代歌曲的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提供有关方面参考;“作曲”栏目中,集中介绍了对歌曲创作中总结出的一些新鲜观点和定制感悟的作曲手法,从而与音乐同人交流。
作者简介
杨瑞庆,生于1948年,江苏昆山千灯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馆员。曾出版《歌曲创作90题》《中国风格旋律写作》《中国民歌旋律形态》《歌曲作法辅导教程》《实用旋律学》《戏曲、曲艺唱腔设计》《舞蹈音乐创作入门》《曲圣魏良辅》《昆曲评语选解》《昆山旧影》等二十多部专著和数十本各种专题的歌集。2006年起,担任《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系列丛书和《鹿城故事》系列丛书的执行主编。
目录
   自学成才的音乐家杨瑞庆(代序一)

享受《音乐生活》(代序二)

上篇 论曲

论抗日救亡歌曲创作中心的形成及转移

观察当代民族器乐曲的传播状态

扫描与时俱进的歌曲传播媒体

漫论神曲

音乐全才吴颂今

当代歌坛新现象剖析

探寻昆曲伴奏的发展轨迹

《茉莉花》源流和大舞台传媒

原生态民歌和新生态民歌

《老八板》和《老六板》

苏州弹词和苏州宣卷在相互借鉴中传承发展

样板戏中的上海基因

昆山巴城民歌《搭凉棚》的发现和传承

中篇 评曲

刍议好歌曲的标准

呼唤微歌曲

漫谈中国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

天时地利人和:歌曲流行的外部条件

中国歌剧的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穿越在歌曲的前传后续中

浅评锡剧《三三》的音乐设计

刘天华和华彦钧:同中有别的二胡先驱

评点“歌赛点评”

假唱现象何时休?

各领风骚的男女声组合

不同选歌出发点的利弊分析

当代歌坛面面观

聆听“天天把歌唱”的随感

音乐术语和生活语言

从歌曲中“梦”字的读音说开去

留恋五六十年代的少儿歌曲

不能排斥音乐创作中的模仿

当代歌风女性化倾向如是说

歌曲成功的流程好似打排球

好听的歌曲不怕难

旋律美以外的追求

为“歌多声少”辩护

旋律美:音乐传播的必要条件

从聆听“精英儿歌”到牵挂“普及儿歌”

有感于歌唱家和歌手的称谓

孕育于抗战中的国歌和军歌

浅谈音乐中的借语

变难为易的换唱名视唱法

一题多解和一词多谱

简谱和简化字一样实用

要对得起追星族

浅议新编昆剧文本的格式

评《太仓江南丝竹》年刊

下篇 作曲

当代群众歌曲的创作之道

回响百年的阳刚音调

当代钟爱带有花腔的歌曲

修辞手法也可运用在歌曲创作中

隐伏在旋律中的标点功能

浅谈群众歌曲中的气口设置

歌词中隐伏着音乐基因

漫谈戏歌创作

漫谈旋律的转动规律

旋律结构中的数理化法则

歌曲创作精要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