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1956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唯物论研究》(日本)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代表作为《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其革命性变革》《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当前人的问题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5部,代表作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7项;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国家奖8项;先后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很好人物奖”“韬奋出版奖”“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选人物”等称号。 吴向东,1966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靠前价值哲学学会(ISVI)会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化概论”课题组主要成员。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8项;先后在《求是》《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Critique: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代表作为《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