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最美四季

中国最美四季

  • 字数: 49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良卷文化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24779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好看的季节,去好看的地方”,本书秉承这样的理念,以季节为线索,将全国范围内,每个季节中好看的风景呈于眼前。春季,婺源金色的油菜花、大金川的梨花;夏季,伊犁的草原花海,鼓浪屿的蔚蓝风情;秋季,额济纳的胡杨林,稻城亚丁的绚烂秋色;冬季,哈尔滨的冰雕魅力,海螺沟的冰川……阅读本书,相信每位读者都会经历一场美不胜收的心灵之旅。
目录
《中国最美四季》无目录
摘要
     漫步在婺源的梯田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阳光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远处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在花毯中若影若现。婺源的春季细雨缠绵,令人心醉。那些徽派建筑在一片雨纱中变得朦胧、虚幻…… 像菜花一样灿烂,像梯田样婉约 当春踏着柔和的节拍步入婺源时,满山的油菜便已作好了迎接的准备。饱满的花骨朵只等着那一阵春风来唤醒。当春风吹过时,它们便颤颤地打开面容,轻轻地摇摆着身躯。一朵又一朵花儿开放了,接着整个山头的梯田都被一层厚厚的金色花毯覆盖。其间还有红色的杜鹃、白色的梨花、绯红的桃花掺杂,让婺源的色彩不显单一,更添几分美艳。 江西婺源被称为“中国好看的乡村”,使得每个在城市喧哗中的人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金黄油菜花,雪白墙粉黛,遍山红杜鹃,青翠沁心泉,难怪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婺源归来不看村”的说法。 婺源作为“中国好看的乡村”,不止花美,那山坡上的梯田也别有一番滋味。坐落在高山上的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壮丽雄奇;梯田下面、山窝里藏着粉墙黛瓦的民窑,显得温柔婉约。 婺源梯田有宽有窄,最窄的梯田只有一件蓑衣大小。看婺源的梯田,很好的视野便是从江岭村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的青山,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农村风光画卷。春天的梯田,在油菜花的装饰下,似是铺了金色地毯的层层阶梯,那些优美蜿蜒的田埂线细微而婉约,仿佛心底那些小小的思绪…… 微派古建筑,流溢厚重的书香气息 在婺源,灰墙白瓦的徽派建筑、苍老的马头墙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马头墙下斑驳的墙壁,沧桑的门窗,是百年文化的沉淀。春日,它们零星地点缀在油菜花或桃红李白之间,粼粼的河水倒映着它们落寞孤寂的身影,微风偶时吹散那一幅落幕繁华的倒影画。村里的房子都沿河而修,形成一条类似于威尼斯的水街。到了春季,婺源的水便绿得令人心醉,婺源的美景倒映在潺潺的溪流中,仿佛顺着清凉的碧水缓缓流向远方。乘船顺水而下时,水街边的窗户里往往藏着一张美丽的面庞。那些临河梳妆的姑娘,有着油菜花样灿烂的青春,也有着水波一样沉浮不定的心事 婺源一直被人们称作“书乡”,历史上这里曾出状元二百多人,进士五百多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还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村里的粉壁黛瓦,隐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小姐楼、尚书第、崇德堂、敦复堂、官厅……120余幢古建筑保存完好。踩着长满青苔的古台阶,走入这些古屋,推开镂花的门窗,翻开贩黄的旧书,眼前似乎出现了古时书生窗前苦读的景象:春日的阳光从镂空的窗射进来,暖暖地照在他身上…… 有名的文学家朱熹当年为自己家乡婺源写的一首诗:“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韪鸠两山相对呜。”在古屋门前摆砚读写,不远处是金色的油菜花,梯田蜿蜒着妩媚的线条,小溪边上的桃李随风娇颤,层层的青山倒映在清溪中,两重山外传来了鸳鸯相合的声音。此情此景,怎能不触动朱熹的心呢? 捧一杯清茶,感受唐诗宋词中的意境 茶是婺源不可缺少的饮料,待客用茶,欣赏美景需要茶,吟诗作对更是不能少了茶。婺源的茶畦曲曲折折,宛如游龙,茶树却是整齐成排,错落有致。 绿茶是婺源的特产。每到春茶成熟时,整片茶山迷蒙在雾霭中,采茶的姑娘们头戴斗笠,腰挎小篓,手指在朦胧的绿色中穿插。她们宛如一只只蝴蝶在上下舞动,时不时还传出几声欢歌笑语。 太阳升起来时,婺源的上空会铺满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们站立在绿叶中,绿树映衬着秀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此情此景,真正是:“彩蝶翩翩舞翠丛,纤纤巧手快如风。细芽嫩叶筐筐满,缕缕茶香情意浓。” 赶着春雨的脚步进入婺源,站在古屋窗前,眼眺不远处的马头墙,品着缕缕茶香,欣赏盛放的油菜花,舌尖上不由得绽放起唐诗宋词的意境……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