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五月女王

五月女王

  • 字数: 35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颜歌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0085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颜歌,曾获《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潜力新人、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等重要奖项。2016年起开始用英语写作,作品见于《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入选爱尔兰国家图书奖短篇小说奖长名单,2019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五位评审之一。目前,她在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创意写作系——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系MFA就读(石黑一雄和伊恩·麦克尤恩的母校),是国际学生全额奖学金的专享获得者。 ★颜歌成名获奖作品“平乐镇系列”奠基之作—— 以细切的感觉、缜密的笔触,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一个地处川西城乡交叉地带小镇中孩子们的艰难成长。“离开这里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人,不用像我们爸妈一样一辈子烂在这里。” ★“毫无疑问,我在构筑一个文学世界,就是‘平乐镇’,《五月女王》这个长篇算一个。我想写中国的城乡接合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眼中的城乡接合部和故乡,因为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戏剧性、有冲突、有脏乱差——这都是我喜欢的。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也可以说成风格,这样说的话,‘平乐镇’当然是我的风格,里面的人都是我的父老乡亲,张口说的都是四川方言——这就是我的精神家园。”——颜歌 ★颜歌获奖成名作“平乐镇系列”初次完整集结—— 《人民文学》杂志“未来大家Top20”、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新人、四川文学奖年度长篇小说奖、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年度很好中篇小说奖、《亚洲周刊》年度中文十大小说、英国笔会翻译作品奖(English Pen Translate Award)……有名设计师陆智昌联合屡获殊荣韩国艺术家Moonassi,打造适具有东方主义风格和冥想氛围的崭新版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颜歌正在写作的“平乐镇三部曲”的首部曲。作者以一个身体控制不住总在长高的女孩袁青山的视角,重构了一代人的青春的迷惘。 小说包含着正反两面的故事。在正面,我们看到的是那些用方言大声骂街、渐渐长大的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平原小镇平乐,他们拉帮结派,小偷小摸,斗殴,恋爱,想要离开却最终无法离开,诉说东西南北四条街上芸芸众生的悲剧的同时,描摹了只有女性才能体察到的人心灵底层的痛苦迷城。而在小说背面,有另一个不易被察觉的故事,关于古代的神灵,神灵的遗物,突变的身体,变成杜鹃鸟的姑娘和成为鲇鱼的垂钓者,为作品平添了杂沓落寞的氤氲气氛。 凭借本书,颜歌被评选为《人民文学》杂志“未来大家Top20”。
目录
我爷爷
第一章
高木匠
第二章
何胖娃
第三章
张仙姑
第四章
曾寡妇
第五章
刘全全
第六章
宣传员
第七章
钟腻哥
第八章
谢梨花
第九章
茅厕娃
第十章
花疯子
第十一章
邓爪手
第十二章
姜有余
第十三章
贾和尚
第十四章
叶瞎子
第十五章
陈三妹
第十六章
朱驼背
第十七章
高歧
第十八章
岑仲伯
附录:请带我到平乐去
摘要
     我爷爷 现在我离平乐镇已经很远了,说起它来的时候,就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从永安城出发,自西三环出,过渠县,崇宁县两个县城,就进了永丰县地界,再往西沿着逐渐破败的国道走半个多小时,左转二十分钟,就来到了永丰县县城平乐镇,那里的人个个都是我的父老乡亲。 我爷爷生前最喜欢说:“总有有一天你要写些东西给我们镇上的人看。” 我就说:“我们镇上哪里有人看书啊?” 我们平乐镇只有东南西北四条街,因为从来没有出过状元 ,镇中心斜着的是两个丁字路口。站在丁字路口一个下午,就能看镇上所有的人:北门上住着客家人,东街上都是些脓包样的二流子,南街的人个个都是操扁褂的,唯有西街才有几个读书人——而在镇外那条公路修好以前,这些人都还没有来,有的只有农民们。 我爷爷听我这么说,就会哼一声,并且说:“小娃娃你不懂,我们镇上的能人多得很!” 每次他这样说,就是要讲掌故了,我连忙给他把茶水倒满,端端正正坐好了,问他:“爷爷,今天你想说什么?” 他说:“那我就给你说说以前我们修路的事情嘛……”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每次都是同一开头,但故事总有不同,一会是他中途跑去逛省城了,一会是当年镇上最漂亮的陈三妹对他献殷勤了——爷爷讲到得意处,唾沫横飞,把茶碗盖子当惊堂木拍个不停。 过了一会,我奶奶就到茶铺来叫我们回去吃晚饭了,奶奶一来,满铺子的人都在说:“薛婆婆,你们家老头又讲陈三妹了!” 我们走路回家,奶奶问我说:“你吃不吃黄糖锅盔?” 我爷爷说:“我要吃。” 奶奶说:“喊你们陈三妹给你买!” ——这都是将近十年前的事情了。 我爷爷以前说:“我要看你上了大学再死。” 等到我上了大学,他说:“我要看你大学毕业再死。” 等我上了研究生,他说:“我要看你研究生毕业再死。” 他终于没有等到。 爷爷就葬在南门出去清溪河下的那片墓地里,葬礼那天只有街道上几个老邻居去了。那片坟是才有的,规划得整整齐齐,到处都是黑黑白白的碑石。以前清溪河经常决堤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荒地,袁青山死了之后,我们镇上的人在这里给她立了一个碑,后来大家就都葬在那里了。袁青山的碑比别的碑都高出很大一截,大家都习惯把炮挂在她的碑顶上放,我看见他们把我爷爷的炮放在那里放了,放完了炮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敢靠近,最后街道办的老主任马婆婆说:“走了嘛。” 我们就都走了。 在那以后我还没有回过平乐镇。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我爷爷就那么肯定我一定会为我们镇上的人写点什么,实际上,就算是在离平乐镇最近的永安市里,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存在。以前,别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就说:“我是永丰县人。”并且补充:“就是那个产永丰肥肠粉的永丰县。”——就这样,才会有人恍然大悟:“那个肥肠粉好吃哦!”——可是平乐镇还要更加遥远。 袁青山死了以后,我们镇上的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他们放过了专享一个可能会让平乐镇声名远扬的机会,他们才终于敢于说起她,对邻县的人,省城的人说到袁青山,但一切都已经晚了,没有人会相信我们的话了。 袁青山刚刚住进仓库那会儿,我爷爷经常牵着我去北二仓库看她。 通常都是夏天,爷爷的胳肢窝总有一股说不清楚的汗味,我们穿过整条南街,过了丁字路口,走到北外街,才能看见北二仓库的红色屋顶——途中,他会给我买个棉花糖之类的零嘴——我们走到北二仓库的大铁门前面,爷爷就不让我进去了,他把我拉在怀里,指袁青山住的那个仓库给我看:“你看,那个就住在那里。”——那时候,我们镇上的人都称袁青山为“那个”,好像她的名字是个一说就死的诅咒。 但我们谁也没有死,死的是“那个”。之后,我爷爷就开始重复说那句话了:“你要为我们镇上的人写点什么。”——我知道他说的就是袁青山,除了袁青山,平乐镇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们镇上就是这样,总有一个人要去记得另一个人的什么,因为这个人担心别人都会忘记那个人。 葬了爷爷那天,我回家去看了奶奶,奶奶一个人坐在客厅里面,半关着窗帘,头发全白了,我听见她喃喃地说了:“你们哪个要吃黄糖锅盔嘛。”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