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

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

  • 字数: 17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聂晓华 著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173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中国版《恍惚的人》——直面阿尔茨海默病全病程,真实、真切记录2.用普通人的身份和视角面对母亲的老去和病来,深切的爱与现实的痛相互交织、撕扯,感人至深3.从这本书里,看到渐渐老去的父母,也看到终将老去的我们——每一个人。4.作者提供了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识和全部心路历程,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助益。名家推荐:这不是一个“孝女”的故事。女儿用了十五年的忙碌与祈祷,和母亲一起抗击阿尔茨海默病的进逼。甘苦中的隐忍,忙碌中的焦虑,真切而感人。生命的叹惋,人生的哲思,与不离不弃的爱心与责任相融会。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悲情”故事。它如此翔实生动地描述了一个“老年痴呆”患者的病程以及家属的应对,应该说,展示了作者的知识积累,也分享了直面“阿尔茨海默”的经验。 —— 陈建功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有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痕迹,重要的是你留下了什么? ——任志强读这本书时,我为什么经常泪眼蒙眬?因为作者记录的,是漫长的生离死别。伴随着漫长的情感煎熬,是漫长的照料责任。 ——王克明
内容简介
此稿是作者十五年间陪伴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母亲的日记。作者聂晓华的母亲于2001年被诊断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母亲的病情从开始健忘,发展到不断失去行走、进食、意识等能力,最终变成“植物人”,身体煎熬,意识远离。作为女儿的作者陪伴在侧,目睹母亲生命渐渐逝去的过程,为了从无助的绝望中挣脱出来,她以日记的形式零零散散、坚持记录了十五年。日记中,除了客观记录病情发生、发展以及症状、应对,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亲情的感怀。本书文笔流畅、叙事质朴,没有刻意煽情,但是因其真实、真切的细节,常能让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作为中国版的《恍惚的人》,在当下老龄化问题加剧的背景下,此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简介
聂晓华,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多年从事国际交流工作。1990年代中期到企业工作,退休后致力于社会公益,曾先后任京城企业协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等。曾以自身经历,写下《其实,没有理想国》一书。
目录
第一章  2001年  病,来了001第二章  2002年  病情渐重023第三章  2003年  神智乱了053第四章  2004年  战胜死神097第五章  2005年  从失智到失能109第六章  2006年  重返童年133第七章  2007年  轮椅上的日子175第八章  2008—2010年  流淌的岁月201第九章  2011—2013年  人生边缘223第十章  2014年  顽强的坚守251第十一章  2015年  伤离别277后记290
摘要
    …………今天,接父亲出院,离开前先去看看母亲。母亲坐在沙发上。我一进屋,她便说:“来了一个老太太。”我笑了,她也笑了。我问:“我是谁?”她说:“我不管你是谁。”我明白,此时她说不出我是谁,每当她没有答案时,便会这样机警地回答。“我漂亮吗?”我问。“你不漂亮。”她回答得很干脆。父亲出院前也来看母亲。母亲说:“你走吧,不用管我,这儿挺好的,有吃有喝的,什么都不缺,你不用惦记。”母亲说得多好啊,一点也不像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人的大脑是多么不可思议,不知是哪根神经回路发挥了作用,母亲会表现出这样间断性的清醒。母亲也想出院,但是她还在发低烧,医生说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治疗。回家安顿好父亲,本应马上去上班,不知为什么,我眼前浮起了母亲送别我们时依恋的目光,心有不忍,便又返身回到医院。在住院部的楼道里,我看到了让人心酸的一幕:时值中午,护工步履匆匆地要去食堂打饭,母亲目色慌张、寸步不离地紧随其后,那神态就像是一个犯了错误、生怕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我的心一阵阵抽紧,家人不在身边,母亲是那样地无助和可怜。我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了母亲,娘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