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史记里的豪杰(四公子2)

史记里的豪杰(四公子2)

  • 字数: 8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扶栏客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7843980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史记里的豪杰(四公子2)》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史记》中的豪杰人物:信陵君、春申君。作者扶栏客将司马迁的故事加上作者个人的感悟和解读,把读者带回到历史上那个个性张扬的时代。那个时代英才辈出,有英雄豪杰,也有阴谋家。深入看下去,你会越发觉得这些故事比武侠更快意,比神话更精彩,比生活更真实。作者展开合理想象,跟随他的笔墨,让人体味到身临其境的画面感,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思维锻炼。
此书最初在天涯煮酒论史发表,受到天涯广大读者的追捧,获得了海峡两岸华人读者的广泛好评和追捧。而且被改编成电台节目(北京广播电台《读史有学问》)。在台湾,著名作家吴锦发在广播电台重点推荐了这本书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作者简介
扶栏客,原名秦盟征,1974年11月出生,宁夏银川人。1997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2004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现居深圳。
有名网络作家,掌读天下移动阅读签约写手,新浪、天涯品牌作者、当红网络写作高手。大陆已出版作品:《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古典江湖》;台湾已出版作品:《司马迁笔下的兵家传奇》、《司马迁笔下的江湖传说》这些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目录
存亡继绝大丈夫――信陵君
大冒险家――春申君
摘要
    然而,惯于急人之所急、处处从大局出发的信陵君接到姐夫的家信以后,马上进宫面见魏安鳌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魏安麓王尽快下决心命令晋鄙出兵救赵。魏安趋王当时和楚考烈王见到平原君率领的求救使团时的心理如出一辙,他当然理解信陵君讲的道理,不过他就是害怕。道理谁都会讲,害怕却不是谁都能克服的,尤其面对当时天下不错大的军事强国秦国,做这个决定非常艰难。
     就像平原君当初无法说服楚考烈王下决心救赵一样,信陵君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幸运的是平原君门下有毛遂,而信陵君门下有侯赢。不过当时信陵君没有想到让侯大爷帮他,情急之下,信陵君下令集合自己的食客队伍,他准备率领着这一百多辆马车组成的队伍前往邯郸,陪着姐姐和姐夫与邯郸同归于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有些鲁莽和冲动,但这至少说明年轻的信陵君还有一腔热血。信陵君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出发了,当他的车队路过大梁东门的时候,信陵君突然想起了在这里看门的有名隐士侯赢。于是信陵君下车走进了侯大爷的门房。侯大爷依然是一副宠辱不惊、心如止水的样子。信陵君向侯大爷倾诉了赵国危在旦夕,自己无能为力,只好亲自前往邯郸当陪葬的悲壮决定。最后信陵君跟侯大爷正式告别,信陵君有些激动,自己与侯大爷恐怕只能来世再见了。听完了信陵君的倾诉,侯大爷依然宠辱不惊、心如止水,他对信陵君说:“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侯大爷的话让信陵君非常震惊:在得知对自己尊崇备至、厚爱有加的信陵君即将赴死的消息,侯大爷既没有慷慨地表示与信陵君一起赴汤蹈火,也没有给信陵君出谋划策,甚至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而是急着和信陵君划清界线。侯大爷的话很明白,要送死是你的事,我老汉还要多活几年,所以恕不奉陪。
     信陵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在侯大爷这里遭受到的打击比在魏安鳌王那里的还要巨大。挨了一记闷棍的信陵君默默地走出了侯大爷的门房,跳上了马车,一脸悲愤地下令向邯郸进发。
     离开大梁城的信陵君越走越悲愤,越走越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失败加凄凉,为什么全世界都不讲义气,就自己一个人讲义气,而这最后一个讲义气的人马上就要死掉了。一般人在这种形势下多半会怨天尤人,在背后痛骂侯大爷和魏安鳌王贪生怕死、不仁不义,不过就在信陵君即将陷入消极情绪的时候,一个念头却突然跳了出来:“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亲眼见证的一切本来已经可以证明侯赢的人品和能力都有问题,不过信陵君并没有一味地谴责侯大爷,而是开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了:天下人都知道我对侯大爷相当得好,现在我要去送死了,而侯大爷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说,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吗?这就是豪杰人物的思想方法和做人态度:永远不抱怨别人,时刻反省自己。 信陵君被自己的这个脑筋急转弯鼓舞了,他马上命令队伍掉头回到大梁东门,然后径直走进了侯大爷的门房。这次侯大爷的神情与以往不同,他不再是那副宠辱不惊、心如止水的隐士面孔,而是笑呵呵地摸着白胡子看着走进自己小屋的信陵君。
     不等信陵君开口,侯大爷笑着说:“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我就知道公子一定会回来找我的)。”信陵君知道自己的脑筋急转弯把自己带到了正确的方向,心中顿时阳光了起来,凄凉和悲愤烟消云散。侯大爷接着说:“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侯赢肯定了信陵君“喜士”的名声已经天下闻名,不过他也否定了信陵君决定为邯郸赴死陪葬的冲动,理智地判断信陵君的作为就是羊入虎口、白白送死,不过由于信陵君对待侯赢实在太好了,信陵君去送死而侯赢拒绝跟着信陵君送死,信陵君必然会心生疑问而回来找侯赢。
     P14-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