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点揭秘/二十世纪流行经典丛书

西点揭秘/二十世纪流行经典丛书

  • 字数: 3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内尔森·德米勒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468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2015年度的惊悚小说大师得主、美国作家协会成员、国际惊悚作家协会成员代表作 ★ 西蒙•韦斯特执导,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同名电影《西点揭秘》原著小说。 ★ 当代通俗小说的实力派作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很受欢迎的畅销小说家之一,每部作品一经出版必引起轰动。 ★“二十世纪流行经典丛书” 着重遴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知名度高、引起巨大轰动,在我国读者中曾产生较大影响,且其严肃内容和通俗形式结合较好的通俗小说佳作。
内容简介
安·坎贝尔上尉毕业于西点军校,是一位在军界德高望重的将军的女儿,也是哈德雷堡军事基地引以为傲的模范。某天清晨,有人在基地的训练场上发现了她的尸体,死状奇惨。军方一流的刑事调查人员保罗·布伦纳被指派调查这起具有政治爆炸性的谋杀案,他还被赋予了可逮捕任何军方人员的特权。同时,另一位资深的军方调查员辛西娅·森希尔以及保罗的好友肯特上校也加入了调查的行列。 在他们三个人抽丝剥茧的调查下,死者鲜为人知的私生活渐渐浮出水面,而基地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摆脱不了嫌疑:从当地警局的副局长到她的直属长官,从将军的副官到坎贝尔多年的好友,甚至将军本人,都被列为嫌疑对象…… 当他们越来越接近事情的真相时,却发现其中暗藏着更大的欺骗和谎言,而这一切一旦被揭露,足以摧毁整个军方的形象。
作者简介
内尔森•德米勒(1943— ) Nelson DeMille 美国有名畅销书作家。德米勒出生于纽约,童年时随家人搬到了长岛。他在霍夫斯特拉大学学习了三年之后,入伍参军,进入军官学校学习,后担任美国陆军中尉。部队生涯和越南战场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他的早期作品多为侦探小说和悬疑小说,兼具文学性和哲理性。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比伦河边》出版于1978年,至今长销不衰。其他代表作还包括《西点揭秘》《黄金海岸》《小城风云》《大教堂》等,这些小说大多荣登《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其中《西点揭秘》还曾被改编为电影。此外,他还为杂志和报刊撰写了大量书评和文章。 内尔森•德米勒同时还是国际惊悚作家协会(International Thriller Writers)的成员,当选2015年度的惊悚小说大师。
目录
《西点揭秘/二十世纪流行经典丛书》无目录
摘要
     “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 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a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 “走开。” “你的暗号是什么?” “别捣乱。” “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没有。” “见过。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组织总部,在一次鸡尾酒会上。” “也许你说得对,”她勉强承认了,“当时你喝得大醉,都吐到盛混合饮料的那个大杯里了。” “这世界太小了。”我说。的确太小了。现在正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女士名叫辛西娅?森希尔。她并非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熟人,实际上,像人们所说的,我们曾经有过很深的交往。显然,她不愿意记起那些往事。我说:“是你吐了。当时我告诉你,波旁威士忌跟可口可乐混合对你的胃没有好处。” “是你对我的胃没有好处。” 凭她这态度,你就知道过去是我遗弃了她。 我们正坐在佐治亚州哈德雷堡军官俱乐部酒吧的休息室里。此时正是欢乐时刻,除了我们俩,大家似乎都很快活。我身着一套蓝色的便装,辛西娅穿的是粉红色的针织礼服,非常漂亮,使她那被阳光晒成棕褐色的皮肤、红褐色的头发、淡褐色的眼睛和那令人难忘的身材更加迷人。我又问道:“你是来这儿执行任务的吗?” “我无暇谈论此事。” “你住在哪儿?” 没有回答。 “你要在这儿住多久?” 她又看起报纸来。 “你真的嫁给那个你把他当配角的人啦?” 她放下手中的报纸,两眼直盯着我说:“那会儿我是把你当作配角,我和他已经订了婚。” “那好啊。你们俩现在还只是订了婚吗?” “这跟你无关。” “可能有关。” “这辈子是不可能了。”她郑重地告诉我,然后又拿起报纸看了起 来。我在她手上没有看到订婚戒指,也没有看到结婚戒指,不过干我们这行的这些迹象不一定具有实际意义。这是我在布鲁塞尔得到的教训。 说起来,辛西娅?森希尔现在已接近三十岁,而我刚四十出头,所以我俩谈情说爱并不像从5月到11月的差距那么大,而是更像从5月到9月,也许是到8月那么相近。 我和辛西娅在欧洲住了一年时间。她的未婚夫是特种部队的少校,当时驻扎在巴拿马。军事生活使各种关系都很不协调,为了捍卫西方文明,人们都变得像头上长了角。 在这次巧遇之前,我和辛西娅已有一年多没见面了。那次分别的情景只能用“糟透了”三个字来形容。很显然,我们两个人都做得不好,我一直痛心不已,而她也一直怒气未消。那位被她背叛了的未婚夫看起来也十分烦恼,记得我最后一次在布鲁塞尔见到他时,他手里还握着手枪呢。 哈德雷堡的军官俱乐部,其建筑风格有些像西班牙式的,又有几分像摩尔人的建筑。也许正因为这一点,我一下子想起了《卡萨布兰卡》,于是一句讥讽的话脱口而出:“世界上那么多酒吧她不去,偏偏走进了我这个。” 她也许没听见我的话,也许是她心情不好,不乐意听,她眼睛一直没离开那张《星条旗报》。这种报纸一般没有人读,至少在公共场合是这样。但辛西娅有一点假道学。她不像当过几年兵的男性军人那样玩世不恭,那样颓废厌世,而是像一个热情、忠诚、有献身精神的战士。“心里充满了激情、嫉妒和仇恨。”我这么提示了一下。 辛西娅说:“你走开,保罗。”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