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浦东的责任

浦东的责任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86169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口述系列丛书”中的一本。通过口述历史这一形式,从一个侧面来记载浦东新区对口支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口述者是浦东对口援建工作的见证者、参与者,包括浦东新区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援建当地的领导及干部代表,浦东新区外派援建干部代表,等等。他们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情讲述案例,真实还原历史,真切体现了浦东与援建地一道“携手奔小康”的深厚情谊。
目录
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浦东干部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携手奔小康
建功高原 写在红河谷的援藏华章
站在现在的角度回答援藏“三问”
西藏三年 回忆一生
“云上”的西瓜
让浦东农业之花绽放在雪域高原
做江孜人 创江孜业 谋江孜福
援疆 援藏 让我登顶人生的高度
走好援藏路 为高原学子铺就未来
让“浦东经验”在雪域高原闪光
不破不立 破而后立
援疆 是对人生经历的升华
传播干部教育理论 情洒援疆大业
“无悔”石下话援疆
援疆的思考和收获
三年援疆路 一世莎车情
平安莎车 我们共同捍卫
推动就业 助力莎车打赢脱贫攻坚战
“柔性援疆”创造历史性突破
难忘文山 记忆永伴
唯有坚持 方得始终
此生难忘 在云南的1123天
十年后 我的援建夙愿成真了
彩云之南写春秋
援黔曲再奏山海情
在高原创出新天地
云龙情深 合力脱贫攻坚战
想人所想 急人所急 美人所美
浦东与大理的深情厚谊
摘掉贫困帽 走上致富路
后记
摘要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浦东干部 张长起,1967年7月生,天津人。现任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组织部副部长。 口述:张长起 采访:龙鸿彬司春杰 整理:司春杰 时间:2020年7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名具体从事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干部选派工作的党员干部,这些年来,有幸见证了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的生动实践,也充分体悟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与实实在在的成效。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一项非常宏大、系统的国家战略,具体到实施环节,需要一个个干部扎扎实实地去帮、去扶、去协作,久久为功。浦东新区积极响应中央、市委号召,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干部选派工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西藏日喀则到新疆喀什,从青海果洛到云南大理,从贵州遵义到河北雄安新区,共计选派干部近170人,切实承担并圆满完成相关干部保障任务,这一批批、一届届、一任任的援派干部,用自己的行动贡献了浦东之力,书写了一篇篇接续奋斗的感人篇章。 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使命,“选最忠诚的干部”去勇挑重担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挟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四条基本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社会广泛参与;坚持精准聚焦,提高帮扶实效;坚持优势互补,鼓励改革创新;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位列四条基本原则之首。浦东新区的援建干部选派工作,牢牢把握这一首要原则,坚持优选标准、最严要求,“首关”不过,“余关”不论,无论是编制设定、部署实施,还是完善机制、成效考核等各个环节,都始终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多次专题听取工作报告,亲自部署、亲自对接;即使公务繁忙,也一定亲自带队实地调研对口地区,关心贫困群众生活,了解脱贫攻坚进展。可以这么说,浦东新区在干部选派方面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用“三个最”来概括:在全市各区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任务最重。这是浦东的义务,也是浦东的光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区委的正确领导、率先示范下,全区上下对援建干部选派工作的思想认识都很充分。在具体分解援派任务时,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各单位、各部门都把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使命予以坚决落实的高度自觉。 “服从区委指挥,听从组织安排”“把优秀的同志推荐出来”是我们工作开展中听到最多的心声。这种“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自觉,不仅仅体现在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推动上,也体现在援建干部本人的政治素养与政治追求上。我讲一个生动的案例: 以前,选派援建干部多是组织上综合考量后指定人选。现在,援派“征集令”一发出,干部报名就特别踊跃。选派干部从过去的“点名”转成了“竞争上岗”。我印象较深的是,2019年第九批援藏干部选派的工作通知一下发,立即收到一批报名表。其中有一位1971年出生的干部,强烈要求去援藏。按照要求,原则上挑选45周岁以下干部。但是,该同志多次主动找到组织部,请求“出征”。他向组织汇报说,自己曾在西藏当过兵,援藏不是为了晋升,而是希望能有机会再回西藏贡献才智。面对这样一位赤诚、真挚的同志,经过医院体检、单位走访等环节,组织同意他援藏。事实证明,这位同志在西藏当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缩影。我们的援建干部大多朴素无华,没有太多豪言壮语,却把“两个维护”的坚定默默转化为了主动援建的赤子之心、转化为了认真履职的奋斗热情。我常常感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非常鲜明地体现在这些援建干部身上,他们真正做到了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这些可敬可爱的干部群像,折射的正是浦东新区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干部选派工作第一位的标准。这既是区委对选派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日常遵循并将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指南。 这是一片壮阔的建功天地,“派最能战斗的人”投身主战场 东部援助西部,是一条相隔千里、跨越山海的倾情帮扶之路。浦东新区的援建干部们,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重峦,从开发开放前沿到脱贫攻坚战场,山高水远,道阻且长,这一路,既是价值实现的信念之路,也是曲折不易的硬仗征程。然,为者常成,行者必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组织和动员有志于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做一番作为的干部到西部地区来……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