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燕子住哪儿去了
字数: 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作者: 赵霞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57081413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国内知名童年文化研究专家、剑桥大学访问学者、青年作家赵霞全新散文作品。 ★ 气象高远的文学质感,现代散文的余韵气质,能带给孩子独特的审美体验。 ★ 可读性、文学性兼具,孩子可以从中习得丰富的写作技巧"
内容简介
《燕子住哪儿去了》是国内知名童年文化研究专家、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文学博士赵霞老师专为孩子创作的儿童散文。散文集共收录了二十余篇散文,计5个章节,分别为“感觉的苏醒”“做个蝴蝶的梦”“我的老师和伙伴”“每一个生命”“湖畔的时光”。作者秉持童年立场,用真挚的情感抒写了过往岁月里那些让人回味的记忆片段,呈现一份可贵的那份赤诚与单纯。文笔清丽,语言幽默,充满童真童趣,兼具理性和感性之美,能带给孩子独特的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
赵霞,浙江上虞人,文学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出版有学术著作《童年精神与文化救赎——当代童年文化消费现象的审美研究》《幼年的诗学——幼儿文学的艺术世界》《思想的旅程——当代英语儿童文学理论观察与研究》《2009—2019:儿童文学观察》《童年的文化影像》《童年的秘密与书写》《批评的体温——赵霞评论选》、学术对话集《一切无不与童年有关——剑桥儿童文学对话》、散文集《我的湖》《每个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译著《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安徒生童话》等。
目录
感觉的苏醒
味蕾苏醒的季节
一棵桃树
草子头
荆柳条
做个蝴蝶的梦
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
做个蝴蝶的梦
新娘子
童年的歌词本
自来火盒之家
笃笃糖
我的老师和伙伴
小赵老师
我的同桌徐夏来
“乌干菜”
红玫
一个树桩,两个树桩
野炊
每一个生命
燕子住哪儿去了
想养一条狗
蚕宝宝
一窝小鼠
湖畔的时光
亮眼螺蛳亮眼饺
吃水的事
木勺郎,木勺郎
河须鬼与樟树仙
河里若没了船
白马湖冬渔
糕老虎
摆戏文
编后记
摘要
味蕾苏醒的季节 三月的暖风一起,似乎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味蕾,在草叶急长的气息中热切地苏醒过来。 放了学,我们疯了似的往山坡上跑。那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茅草地,正在悄没声儿地孕育一种美食。冬天里,我们拔出枯黄的茅草,把它们长长的根须浸到河水里淘洗,露出洁白的甘蔗似的小节根。放到嘴里嚼一嚼,满口淡淡的清甜。现在,这些微甜的汁液全都顺着新抽的茅草茎叶往上,往上,一直聚集到它最鲜嫩的中心。那里微微鼓胀着的,是紧含着的它的花苞,我们叫作茅针。用两根手指捏住它,啵的一声,轻轻抽出,剥开来,里面躺着的一枚茸茸软软却又丝光亮滑的芯子,是极可口的小食。这茅针原是淡味的,嚼在齿间,却透出鲜洁的清香,和一丝似有若无的甜意。蹲得累了,我们便跌坐在茅草地上,或者干脆卧着,把一面坡的茅针拔得吱吱响。太嫩太细的不要,嫌芯子还太单薄。太鼓太胀的往往又都老了,吃起来味同嚼絮。最后得的一大把又嫩又肥的茅针,用扎辫子的细橡皮筋绑住,一边剥着吃,一边悠悠地走回家。 不久,茅针从裹着它的叶鞘里钻出来,开花了。那些鲜美的嫩苞,都成了蓬茸茸的尾巴,一片片在坡地上招摇着。 我们抽出几支茅草的花穗,互相往脸庞上挠着,边闹边笑,往高高的后山上跑。那里,野杜鹃开得正热闹,粉粉的,这里一丛,那里一丛,都向我们笑盈盈地打招呼。随便摘一枝,扯几朵,抽掉像蝴蝶的触须般颤颤伸展着的花蕊,把花儿捏作一团,扔进嘴里。薄薄的花瓣经不起咀嚼,很快化作一团甜酸的汁液。 但粉色的杜鹃花留不住我们的脚步。我们迎着风,继续向更深的山里行进。往往是在巨大的岩石边,深僻的山谷里,甚至陡峭的崖壁上,开着一两丛殷红殷红的杜鹃花。那才是野杜鹃花中的上品。颜色自不必说,它那亦甜亦酸的滋味,比粉杜鹃要浓郁得多。我们连花蕊都舍不得丢弃,全嚼进去,虽然听说杜鹃花的蕊吃多了,夜里是要流鼻血的。 吃着杜鹃花,我们的眼睛早觑着山道两边灌木丛里带刺的公公红了。看它白色的五瓣小花怎样开起又谢落,怎样结成一个个小小的青涩果子,这果子又怎样慢慢地鼓胀起来,由青转黄,由黄转橘,最后熟成一粒粒引人垂涎的公公红。 公公红就是覆盆子。我是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才晓得这件果子还有这么个学名。其实,早在它开始褪去青色、露出黄意的时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手了。可惜那味到底是涩的,只好不甘心地啐掉。待果子开始染上橘色,摘一粒再尝,酸意仍在,却已透出点鲜甜的意思。终于等到红红的莓果连片成熟的时候,我们携着各式口袋,在山间一路搜寻,边摘边吃。近路的公公红最易摘取,但又大又红的果子总是藏在幽深的叶丛。那些日子,山里的公公红一日一熟,食之不尽。尤其一场阵雨过后,原先早给洗劫干净的灌木丛,又结出一片神奇的红果子。我们爱把最红的一捧果子聚在手里,猛地塞进嘴巴,尝一尝乡间饮食生活中并不常有的那种沁人的蜜甜。 莓果的气味弥漫在山间,虫子们也来分享盛筵。这些小东西大概和我们一样,一早就候在那里,专挑最鲜最甜的果子下嘴。黑色的蚂蚁们循着甜味,塞塞搴搴地爬上枝头,趴在果子上吮吸。恰好我们也看见了,把果子摘下来,抖一抖,照样敢吃。若趴着的是洋辣子,我们便敬而远之。往往那些藏在叶丛里的大公公红,摘下来仔细一瞧,底下会有一圈白色的印子,据说就是洋辣子食过的痕迹。这样的果子再红再大,我们也不敢拿来吃。然而,每年公公红成熟的时节,总有小孩因吃得太贪太急,第二天出门,嘴唇肿得不成样子。这个消息很快会在全村孩子问传遍,道是某某食了毒虫爬过的公公红,“歪嘴巴”了。不料这“歪嘴巴”的一位,却是照样天天上山,猛吃不误,一刻也不肯错过这个季节的丰盛。 去摘公公红,若能寻见金钩果,那是极大的运气。这种果子,形似缩小的草莓,味道比公公红更佳,却最为罕见,常常遍寻而不得一株。还有银钩果,一长就是一大片,粒大饱满,味儿却比公公红粗糙。 只有一种蛇公公红,是真吃不得的,那是匍匐在坡底的一种草本植物,结的果子乍看去,与公公红几乎一般无二。大人们告诫,这种果子是蛇的食物。 野桑葚在公公红的季节里成熟起来,做了不起眼的佐餐。我们晃晃荡荡地走在田埂上,从矮矮的野桑树上揪两粒果子,嚼一嚼。熟透的紫色桑葚早给下田干活的大人们顺道吃净了,留下的总是半青半黄的酸涩小果。还有酸针针,学名叫杠板归,三角形的叶子,叶背的主脉漫生小刺,连片长在村路边,篱墙上。把它嫩头上的叶子小心地掐下,用叶面团住叶背上的小刺,填进嘴里,磨碎,也是酸的,却勾起人更强烈的食欲。 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