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康熙 开创康乾盛世

康熙 开创康乾盛世

  • 字数: 6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文华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429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名人传”系列规划出版有关文学、艺术、人文、政治与科学等各行各业有贡献的人物故事,邀请各领域专业的学者、作家同心协力编写,费时多年,分梯次出版。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才华与潜力,每个朝代也都有其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在故事背后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传记主人公在困苦中不屈不挠的经历,这些经历经由各位作者用心查阅有关资料,再三推敲求证,再以文学之笔,写出了有趣而感人的故事。
内容简介
他八岁当皇帝,十四岁亲政,十六岁除掉不可一世的鳌拜,二十四岁战胜能征善战的吴三桂,平定三藩,之后收复台湾、打败俄国……他,就是在位六十一年的康熙。虽武功很好,但康熙绝不是穷兵黩武的皇帝。他热爱读书,命人编撰了《康熙字典》;他派人编成当时最科学的地图《皇舆全览图》;对于西方的科学和数学,他也勤奋钻研……
目录
1.八岁皇帝
2.鳌拜干政
3.苏克萨哈请辞
4.智擒鳌拜
5.三藩之乱
6.平定三藩
7.**问题
8.收复**
9.我来问俗非观兵
10.雅克萨攻防战
11.大破骆驼阵
12.亲征噶尔丹
13.靳辅治河
14.好学天子
15.可怕的文字狱
16.夕阳西落
康熙小档案
摘要
    清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九日。紫禁城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威严壮丽,殿外钟鼓齐鸣,让人肃然起敬。这天,是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的登基大典,宝蓝色的天空,白玉色泽的地面,紫禁城里处处透露着帝王之家的尊贵喜气。八岁的康熙坐在金黄色的龙椅上,神色有一丝紧张,祖母见状,拍拍他的手背,像是给了他定心丸般,他旋即镇定下来。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指导下,八岁的玄烨举手投足间,不自觉地流露出少年帝王的英武之气。孝庄太皇太后及母亲佟皇太后坐于康熙前侧,俯拜在太和殿前的文武百官沐浴在金色朝阳里,场面显得格外壮观;紫禁城的城墙一片灿烂,城墙外那片辽阔的平原,由一圈坐兽般的山峦拱卫着。无限的江山,今日起就要由康熙统治,少年皇帝的大好山河会翻开什么样的新页?容不得人想太多,历史的车轮疾速而来,典礼还在进行,群臣正呼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千个官吏的声音如山涛般从下而上直扑过来,康熙举起手来向众臣挥了挥,他眼尖,发现几个大臣的胡子都白了,喊起万岁也是同样声嘶力竭,不落人后。小皇帝差点儿笑了出来,不过,祖母看了他一眼,他急忙端坐,努力装出少年老成的模样,微微朝大家点头:“众卿平身!”童稚的声音传不了太远,贴身的太监一个传报一个,已把他的话一声一荡地传播出去,直达最远的那端。太皇太后是康熙童年时期最亲近的人。她原是蒙古科尔沁部的公主,嫁给康熙的祖父——清世祖皇太极。皇太极死后,由她六岁的儿子福临当皇帝,福临就是顺治帝。她一肩担起教子治国的重任,把大清国康熙治理得井井有条。那时,天花仍然是种极难治愈的疾病。顺治皇帝怕得天花,做了种种防范,例如他建了紧急避难场所,宫内一有人得了天花,他就连忙跑进去避难。他也怕幼小的皇子抵抗力弱,染上天花在宫内造成流行,所以,出生不久的皇子都要送出宫,等他们出了痘,有了抗体才能回宫。康熙小时候,也是被送出宫让乳母抚养长大的。顺治皇帝虽然采取了这么多措施,却没逃过天花的魔爪。二十四岁那年,顺治染上天花,宫里的御医拿不出办法,眼睁睁看着皇帝归了天。顺治皇帝一死,康熙继位,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又成了指导新皇帝的不二人选。康熙住在宫外时,由乳母孙嬷嬷抚养。太皇太后不放心皇家子弟的教养,特别请她最信任的侍女——苏麻喇姑教他读写满文。苏麻喇姑为康熙的满族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康熙的祖母还亲自督促他,不论在进退应对,还是行住坐卧等方面,都以帝王的标准严格要求。“不行,你要抬头挺胸。”祖母总是时时提醒他。“对,应答时要沉着冷静。”“手放在哪儿?别毛毛躁躁像是燕山的猴子。”不知多少个晨昏,康熙就在祖母的教导下日日成长。除此之外,祖母时时盯着他修炼“俨然端坐”的功夫。“你以后是一国之君,是天下人民的表率,不管是走路、坐着,都要随时保持威仪。想当一个伟大的君主,这是最基本的。”祖母也常对他诉说父辈们创业建国的艰辛,期望他立志建业,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儿。“你的曾祖父努尔哈赤,从小就立下志愿,希望有一天能够把分散的女真族人凝聚起来。他后来创立了八旗制度,有了八旗骑兵的帮助,咱们满族才能脱胎换骨,从东北的边塞小族,进而成为统一塞外的强大势力。”“曾祖父真是满族的大英雄!”康熙无限向往地说。“是呀!你曾祖父是大英雄、大豪杰,他善用人才,不论出身高贵或是低贱,只要有真本事,他都真心接纳,让这些人有大展长才的机会,也因此赢得满族人的敬重。正是他赏罚分明,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吸纳到那么多的人才。“因为你曾祖父不畏挫折,大清才有了今天的繁盛。孩子,祖母希望你能像你曾祖父一样,有伟大的胸襟,建一番大事业来。”祖母的话,在康熙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他下定决心要效法曾祖父,长大后也做一位英雄人物。就这样想着,想着,康熙差点儿忘了进行中的登基大典。旭日高升,紫禁城整个亮堂起来。他眯着眼望去,天,蓝得像海一般,海在哪儿?嗯!或许长大了该去看看。记得六岁那年,有一回和哥哥福全、弟弟常宁去向顺治皇帝请安。那时,常宁的年纪仍小,还不太会说话,顺治皇帝和他们兄弟闲聊了一会儿,一时兴起,随口问福全和康熙道:“你们两兄弟,长大想做什么呀?说给朕听听。”福全年纪较大,知道祖母喜欢康熙,自己对皇位也没什么非分之想,抢着说:“我要当一位贤明的亲王,辅佐父皇。”顺治听了,呵呵笑着,回头问康熙:“你呢?说说你的想法。”康熙自幼受到祖母的熏陶,志气培养得比天高,他虽然只有六岁,却很有自信地说:“我想学父皇,治理天下,管理国家,把一个国家治理得兴旺发达。”“好好好,有志气。”顺治皇帝很高兴,觉得他的志向高大,对他另眼相看。钟声鼓声同时响起,把康熙的思绪打断。原来是城里城外的寺院为了庆贺新君登基,一同击鼓撞钟。一时间,千鼓万钟撞击出来的声音直达九霄云外,明黄的皇家旗帜在风里猎猎飘扬,文武百官山呼海啸般地高呼,那呼声随风飘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康熙皇帝登基这一年,其他地方恰好有几件大事发生。叛明大将吴三桂在云南追捕到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正式结束了明朝,却也让他的势力在云南更加强大。隔着台湾海峡,郑成功正带着数百艘战舰,由厦门出发,擂着战鼓,乘着长风,从台南鹿耳门登陆,赶走了荷兰人,得到了他反清复明的根据地。这一年,中国进入另一番气象,康熙眼前的江山看起来是那么青翠美好,内中却隐伏着一个又一个的危机,等着他用无比的勇气去冲破,只是此刻他并不知道。八岁的康熙,俯视眼前高呼万岁的百官,遥望紫禁城里高高低低的城楼,只想着,这真是个好日子,喜气洋洋的,瞧,多蓝的天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