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疗市场医疗组织与激励动机研究

医疗市场医疗组织与激励动机研究

  • 字数: 26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方燕 著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540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激励动机及其外生性与内生性为主线,按照从外生的经济激励→外生的非经济激励→内生的非经济激励递进地展开,探索和梳理医疗行业和市场中的各类激励动机的来源、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构建起了一个医疗行业激励动机层次性框架。对于外生经济激励动机,从医疗市场存在的医疗保险机构、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这三方利益主体,搭建了医保机构—患者、患者—医疗服务者和医保方—医疗服务者三条利益链条,阐述医保机制和医疗服务付费机制,尤其是后付制和预付制及其各种混合。对于外生的非经济激励,则从操作审查和选择性合约,职业生涯和声誉、效率工资和晋升制等方面进行细化探索。对于内生的非经济激励,则从内发动机、组织文化和社会情境方面阐述了。很后从经济激励角度内从市场和政策角度来给出克服医保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具体建议,以及从研发角度探索医疗服务市场的多目标兼顾问题。
作者简介
方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产业组织与反垄断、卫生经济学和互联网经济学等。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科研工作,出站后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录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JL024)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国家自科面上项目各1项。已在《世界经济》、《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已独立出版专著《递增阶梯定价理论》。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医疗行业与医疗经济学:特征、主题和规制手段
一、医疗行业特征与医疗经济学主题
二、医疗市场失灵的解决之道:规制与竞争
第二节医疗市场中的利益链和健康支付系统:一个简要评述
第三节供给侧和需求侧成本分摊、价格规制理念演变与共识
一、医疗成本分摊:需求侧vs.供给侧
二、有关医疗价格规制的理念演变和国内医改路线图
第二章医疗行为、医疗市场与医疗经济激励机制
第一节医疗行为、医疗服务和医疗市场:特性和经验事实
一、医疗行为和医疗市场的独特性
二、医疗行业的特殊现象:两个经验事实
第二节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和经济激励机制:初探
一、一个基本问题:医患关系和医疗服务支付问题
二、医疗支付系统、多阶段不接近信息博弈和激励性合约
第三节团队行医、任务多重性和成本分担
一、团队行医、信息不对称和偷懒
二、基本模型:外溢效应、团队行医和偷懒问题
三、团队行医、外溢性关系和成本分成
四、任务多重性与成本分担
第四节医疗服务支付机制、需求侧和供给侧成本分担
一、医疗服务支付机制和成本分担的界定
二、需求侧成本分担和医疗保险
三、基于医疗费的医保付费机制:由来和缺陷
四、需求侧道德风险的两维性和患者的自付费形式
五、需求侧患者和医保方的道德风险问题:一个简单图解
六、供给侧成本分担和医疗服务支付机制
七、成本分担和经济激励:需求侧vs.供给侧
第五节医疗组织、非经济激励和激励动机:外生性与内生性
一、医疗组织的由来
二、经济激励功效的有限性和解决之道
三、激励动机的分类:外生性vs.内生性
第三章经济激励:经典付费形式
第一节医疗支付机制经典形式概述
第二节几种特殊的支付形式:计件、计时工资和固定工资
一、基于产出(或投入)的服务支付:计件(或计时)工资
二、固定工资:激励缺失
第三节后付制
一、事后单例价格支付:时间不一致性和跨期逆向选择
二、按服务项目支付
第四节预付制
一、预付制简述
二、逐项预付:预算软约束、棘轮效应和效率缺乏
三、总额预付
四、按人头支付
五、按病种支付
……
第四章经济激励:近期新发展形式
第五章非经济激励:外生性
第六章非经济激励:内生性
第七章政策建议:市场、政策和创新视角
第八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专家推荐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