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气候谈判与国际政治

气候谈判与国际政治

  • 字数: 31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734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的阶段。2018年12月卡托维茨气候谈判达成的协议为《巴黎协定》的实施进一步准备了条件。然而,各谈判方在气候资金、损害赔偿、减排责任分配等议题上的分歧尚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未来的谈判以及履约进程面临诸多挑战。同时,非国家行为体在气候谈判进程内外也继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巴黎协定》的履约和后续谈判取得了哪些进展?当前谈判中的主要分歧与《巴黎协定》签署之前相比有何异同?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立场和策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气候谈判如何同其他区域性以及行业性的气候治理进程进行协调?如何评估非国家行为体发挥的影响?本辑《复旦国际关系评论》通过理论和实证等研究,探究上述问题。
《气候谈判与国际政治/复旦国际关系评论》收录了《全球气候治理机制适用“共区原则”方式的变化》《国家形象、规则塑造能力与中国碳市场演进》《浅析英国气候变化安全化及启示》等文章。
目录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气候治理的互动关系探究
多层次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与跟从
——兼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下的身份定位与作用发挥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逻辑及其不足
论《巴黎协定》技术转让规定的实施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适用“共区原则”方式的变化
制造业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减排政策的双重影响:一个分析框架
中国引领“后巴黎”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与路径
中印关系新阶段下的两国气候合作:路径选择与全球意义
气候治理与水外交的内在共质、作用机理和互动模式
——以中国水外交在湄公河流域的实践为例
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
治理嵌构视域下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国家形象、规则塑造能力与中国碳市场演进
《巴黎协定》下我国碳市场面临的外部挑战与构建思路
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主要动因的问卷分析和阐释
浅析英国气候变化安全化及启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