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闻一多全集(1-6)

闻一多全集(1-6)

  • 装帧: 盒函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闻一多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58190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07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闻一多全集》(全6册)(简体)以1982年三联书店出版社《闻一多全集》(全4册)(繁体)为底本,收录了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朱自清、郭沫若、吴晗、叶圣陶编。本次《闻一多全集》主要收录了闻一多生前公开发表的大部分作品。朱自清、郭沫若、吴晗、叶圣陶四位主编皆为当时文学界、学术界的才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运用才识学养,对闻一多的作品进行校勘、整理、选择、归类和编排,是目前蕞具权威性的闻一多作品全集。全集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共分8类,其中诗、批评、杂文、书信占4类;古代学术研究占4类,分别为神话与诗、古典新意、唐诗杂论、诗选与校笺。本书第一册为序及年谱、神话与诗;第二册古典新义(上);第三册古典新义(下)、唐诗杂论;第四册诗与批评、杂文、演讲录、书信;第五册诗选与校笺(上);第六册诗选与校笺(下)、跋及编后。全集中收录的诗歌、学术研究和杂文、演讲录等不仅全面展现了作为诗人、学者和人民战士的闻一多,这些作品本身也是研究20世纪新诗创作、古典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
目录
卷首
郭沫若先生序
朱自清先生序
事略
神话与诗
伏羲考
龙凤
姜嫄履大人迹考
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
说鱼
司命考
道教的精神
神仙考
歌与诗
说舞
文学的历史动向
“七十二”
端午考
端节的历史教育
屈原问题
人民的诗人——屈原
什么是九歌
怎样读九歌
“九歌”古歌舞剧悬解
廖季平论离骚
匡斋尺牍
古典新义(上)
周易义证类纂
诗经新义
诗经通义
诗新台鸿字说
尔雅新义
庄子内篇校释
庄子
离骚解诂
天问释天
古典新义(下)
楚辞校补
敦煌旧钞楚辞音残卷跋

释省稽
释朱
释为释豕
释圈
释龋
释余
释羔
……
璞堂杂识
大丰簋考释
禺邗王壶跋
唐诗杂论
类书与诗
宫体诗的自赎
四杰
孟浩然
贾岛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岑嘉州系年考证
杜甫
英译李太白诗
诗与批评
死水
红烛
白朗宁夫人的情诗
山花
冬夜评论
女神之时代精神
女神之地方色彩
莪默伽亚谟之绝句
“烙印”序
“西南采风录”序
“三盘鼓”序
时代的鼓手
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
诗人的横蛮
诗的格律
先拉飞主义
戏剧的歧途
泰果尔批评
谈商籁体
论“悔与回”
杂文
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
复古的空气
什么是儒家
关于儒·道·土匪
从宗教论中西风格
五四运动的历史法则
五四断想
调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
外国语文学二系机构刍议
妇女解放问题
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可怕的冷静
愈战愈强
一个白日梦
画展
“新中国”给昆明一个耳光罢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谨防汉奸合法化
演讲录
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五四历史座谈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
兽·人·鬼
八年的回忆与感想
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新文艺和文学遗产
战后文艺的道路
论文艺的民主问题
诗与批评
艾青和田间
最后一次的讲演
书信
给梁实秋吴景超翟毅夫顾
毓琇熊佛西诸先生
给左明先生
给游泽承先生
给饶孟侃先生
给臧克家先生
家书
诗选与校笺(上)
风诗类钞
乐府诗笺
易林琼枝
唐诗大系
诗选与校笺(下)
现代诗钞
吴晗先生跋
编后记
重印后记

摘要
     二 从人首蛇身像谈到龙与图腾 一 人首蛇身神 人首蛇身像实有二种。一种是单人像,可用上名。一种是双人像,可称为人首蛇身交尾像。后者在我们研究的范围里尤其重要。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交尾像计有七件,如前所列。今就画象的质地分为二类,一是石刻类,二是绢画类。画象中的人物即伏羲女娲夫妇二人,早有定论。但那人首蛇身式的超自然的形体,究竟代表着一种什么意义?它的起源与流变又如何?这些似乎从未被探讨过的问题,正是本文所要试求解答的。 文献中关于伏羲女娲蛇身的明文记载,至早不能超过东汉。 王逸《楚辞天问注》:“女娲人头蛇身。”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曹植《女娲画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 《伪列子·黄帝篇》:“庖牺氏,女娲氏……蛇身人面。” 《帝王世纪》:“庖牺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首。”(《类聚》二引) 《拾遗记》:“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玄中记》:“伏羲龙身,女娲蛇躯。”(《文选·鲁灵光殿赋·注》引)不过《鲁灵光殿赋》虽是东汉的作品,所描写的则确乎是西汉的遗物。 灵光殿是鲁恭王馀(前一五四一一二七)的建筑物。赋中所描写的是殿内类似武梁祠刻石的壁画。从恭王馀到王延寿约三百年间,殿宇可以几经修葺,壁外层的彩色可以几经刷新,但那基本部分的石刻是不会有变动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象,在西汉初期既已成为建筑装饰的题材,则其传说渊源之古,可想而知。有了这种保证,我们不妨再向稍早的文献中探探它的消息。 《山海经·海内经》曰: 南方……有人日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之,伯天下。郭璞注说延维即《庄子》所谓委蛇,是对的。委蛇的故事见于《庄子·达生篇》: 桓公田于泽,管仲御,见鬼焉。公抚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见?”对曰:“臣无所见。”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 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则恶能伤公?……” 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沈(湛,释文,水污泥也)有履,灶有髻。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螫跃之。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水有罔象,丘有莘,山有夔,野有徬徨,泽有委蛇。”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雷,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桓公冁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关于“左右有首”,也许需要一点解释。《山海经》等书里凡讲到左右有首,或前后有首,或一身二首的生物时,实有雌雄交配状态之误解或曲解。(正看为前后有首,侧看为左右有首,混言之则为一身二首。详下。)综合以上《山海经》和《庄子》二记载,就神的形貌说,那人首蛇身,左右有首,和紫衣旃冠三点,可说接近与画象所表现的相合。然而我们相信延维或委蛇,即伏羲女娲,其理尚不只此。(一)相传伏羲本是“为百王先首”的帝王,故飨之或见之者可以霸天下。(二)上揭洪水故事1,2,3,4,12,13,18,都以雷神为代表恶势力的魔王,他与兄妹的父亲(即老伏羲)结了仇怨,时时企图着伤害老伏羲,最后竟发动洪水,几乎将全人类灭绝。这来,伏羲怕雷不是很自然的么?所以在《庄子》里,委蛇“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是不为无因的。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三)那以伏羲女娲为中心的洪水遗民故事,本在苗族中流传最盛,因此芮氏疑心它即起源于该族。依芮氏的意想,伏羲女娲本当是苗族的祖神。现在我既考定了所谓“延维”或“委蛇”者即伏羲女娲,而《山海经》却明说他们是南方苗民之神。这与芮氏的推测,不接近相合了吗? 《海内经》据说是《山海经》里最晚出的一部分,甚至有晚到东汉的嫌疑。但传说同时又见于《庄子·达生篇》。属于《庄子·外篇》的《达生篇》,想来再晚也不能晚过西汉,早则自然可以到战国末年。总观上揭所有的人首蛇身神的图象与文字记载,考其年代,大致上起战国末叶,下至魏晋之间。这是一个极有趣的现象,因为那也正是古帝王的伏羲女娲传说在史乘中最活跃的时期。最初提到伏羲或伏羲氏的典籍,是《易经》(《系辞下传》),《管子》(《封禅篇》《轻重戊篇》),《庄子》(《人间世篇》《大宗师篇》《胠箧篇》《缮性篇》《田子方篇》),《尸子》(《君治篇》,又《北堂书钞》一五三引佚文),《荀子》(《成相篇》),《楚辞》(《大招》),《战国策》(《赵策》二)。女娲则始见于《楚辞》(《天问》),和《礼记》(《明堂位篇》),《山海经》(《大荒西经》)。二人名字并见的例,则始于《淮南子》(《览冥篇》)。他们在同书里又被称为二神(《精神篇》),或二皇(《原道篇》《缪称篇》)。不久,在纬书中(《尚书中候》《春秋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