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 字数: 1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宗璞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02016428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特别适合作为孩子语文课外阅读、作文写作范本的名家美文
内容简介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由茅盾文学奖作者宗璞写就。主要由作家本人的在清华园中成长的童年回忆选编构成,回忆了老一辈的少年故事。翻开这本书,如同翻看一张张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作者简介
宗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着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作品有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哭小弟》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四季流光》,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小沙弥陶陶》,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总名《野葫芦引》,其中《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出版了多种小说童话散文选集。
目录
上篇
热土
紫藤萝瀑布
好一朵木槿花
养马岛日出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京西小巷槐树街
酒和方便面
萤火
柳信
小东城角的井
三千里地九霄云
下篇
花朝节的纪念
梦回蒙自
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
忆当年——《新理学》七十岁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
星期三的晚餐
湖光塔影
我爱燕园
风庐乐忆
从近视眼到远视眼
告别阅读
摘要
     热土 弯曲的石径从小山坡上伸延下去,坡上坡下,长满了茂密的树木,望去只觉满眼一片浓绿,连身子都染得碧沉沉的。坡底绿草如茵,这里那里,点缀着粉红、淡蓝的小喇叭花。石径穿过草地,又爬上对面的小山坡,消失在绿荫深处。微风掠过这幽深的谷底,清晨芬芳的空气沁人心脾。许久以来,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隐秘的所在。 这不是我儿时常来游玩的地方么?对了。那四根白石柱本是藤萝架,曾经开满淡紫色的花朵,宛如一个大的幔帐。记得我和弟弟,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起,常在这里跑来跑去捉迷藏。而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是玩土。小山脚下石径旁,那一块地方土质松软,很像沙土,我们便常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造桥、铺路、挖成一个洞,还可以堆起土墙、土房。我们几乎天天要造一座城池呢。 那正是七七事变后不久,我们几个孩子住在姑母家,因为那时这里是教会学校,可以苟安一时。虽然我们每天只是玩,但在小小的心里也感到国破的厄运了。记得就在这藤萝架下,我给飞蚂蚁咬了一口,哭个不停。弟弟担心地拉着我的手吹着,一个大些的小朋友不耐烦了,说道:“这是什么大事,日本兵都打进来了!” “他们来抢我们的土地吗?”我马上停住了哭,记起了这句大人说过的话。紧接着我就去抚摸我们经常抚摸的泥土,觉得土地是这样温暖,这样可亲可爱。我恨不得把祖国大地紧紧拥抱在胸怀之间,免得被人抢走。我生长在这里,我爱这树、这山、这泥土…… 我不觉坐在石径的最下一阶,抚摸着那绿草遮盖的土地,沉入了遐想。 我想起清华校门内的那条林荫道,夹道两行槐树。每年夏初,淡淡的槐花香,便预告着要有一批年轻人飞向祖国各地,去建设我们亲爱的祖国。记得我走上工作岗位那年,我们几个同学在那条路上徘徊了多少次!我们讨论怎样服从祖国的需要,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丝一缕,来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织造锦绣前程!后来我们全班十一个同学一起写了一份决心书,其中有这样的话语:“如果有不如意的时候,请不要跺脚吧!脚下的土地,埋藏着烈士的头颅,浸染着烈士的鲜血。我们没有权利惊扰他们,我们只有义务在他们为之献身的土地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记得在大礼堂宣读这份决心书时,会场是那样安静,气氛是那样激动和热烈,每个年轻的心都充满着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会后,我走出礼堂,看到门前一片草坪,我又一次想拥抱祖国的土地。我要用每一分力量,使祖国的土地更温暖…… 下放劳动时,我亲耳听到一个公社书记也说了类似的话:我们脚下的土地非比寻常,“不要跺脚”。在村中住下了,我才知道确实有“热土”这两个字。我的房东大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是积极分子。她常说,这附近十几个村庄,多少里地,每一寸都有她的脚印。“连那桑干河的水波纹,都让我踩平了。”她的儿子没有大枪高就参了军,五十年代末期在张家口地委工作,多次来信请娘去住。我就坐在大门前小凳上给老人家念过几次这样的信。大娘每次听过,总要怔怔地望着村外那一片果树林。村子居高临下,越过那一片雪白的花海,可以望见花林外面的桑干河,闪着亮光,正在滔滔流去。“热土难离啊!”大娘每次都喃喃地说,“热土难离!” 热土难离!我们的泪水、血汗灌溉着它,怎能不热!我们的骨殖身体营养着它,怎能不热!因为我们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在这里寄托着青年时代的梦想,我们还要永远安息在这里。因为这是我们的,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的祖国的土地。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