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浮生次第(寻迹唐宋八大家)
字数: 18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由兴波//刘晓旭
出版日期: 2022-05-01
商品条码: 978752280006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6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唐宋八大家”在当代国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不单在文学上垂范后世,在政治活动、个人生活、思想境界、艺术创作等方面,亦足以彪炳史册,光耀千古。 《浮生次第(寻迹唐宋八大家)》用轻松明快的笔调描写了唐宋八大家浓墨重彩的人生,并对他们的传世名篇进行细致赏析。
作者简介
由兴波,文学博士,书法文献学博士后,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乌克兰基辅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书法、文化传播等研究。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团长等职。出版专著、编著《千年英雄苏东坡》《诗法与书法》《职场密码——四大名著中的人生智慧》等11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方面成就突出,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苏东坡》讲述人之一。曾在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国从事中华文化推广工作,在国内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等做过文化传播方面的讲座与培训近千场。刘晓旭,女,1994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曾任吉林大学白露汉服社社长、《吉大青年》报社编辑,发表多篇文化类文章,参与《舌尖上的吉大2》文案撰写。
目录
雄文力挽八代衰——韩愈
一 力挽狂澜的思想勇士
(一)王朝中落,文道改革
(二)身世离奇,生活艰难
(三)珠玉蒙尘,思想渐成
(四)开明师者,铁面监察
(五)建功立业,排佛被贬
(六)平鳄鱼患,思佛法理
(七)不平则鸣,陈言务去
(八)诗作新奇,文以载道
二 韩愈散文赏析
(一)君子立身,戒怠戒妒:《原毁》
(二)士穷见节义,子厚传千古:《柳子厚墓志铭》
(三)以笔喻人,人生百态:《毛颖传》
(四)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进学解》
(五)盘古隐居,丈夫有志:《送李愿归盘谷序》
(六)为官是小,为人是大:《蓝田县丞厅壁记》
孤舟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一 风骨卓然的孤舟客
(一)没落氏族,发奋攻读
(二)少年登第,攫为御史
(三)永贞革新,被贬出京
(四)荒僻永州,自嘲愚人
(五)种柳柳江,体衰早逝
(六)虔诚佛徒,亦是儒者
(七)诗文俱佳,淡有余味
二 柳宗元散文赏析
(一)西山景色异,忘我天地间:《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大智若愚,无用之用:《愚溪诗序》
(三)虫小贪心大,终究自取亡:《蝂传》
(四)小寓言,大道理:《三戒》(并序)
(五)为正者立传,为忠者传名:《段太尉逸事状》
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
一 人间清醒的“醉翁”
(一)贫故立志,敏而好学
(二)时文为径,初入仕途
(三)秉性刚强,直言敢谏
(四)数年新政,千古醉翁
(五)力扫积弊,主盟文坛
(六)淡泊晚年,号为“六一”
(七)词媚诗庄,蜚声文坛
二 欧阳修散文赏析
(一)醉翁无意,山水有情:《醉翁亭记》
(二)秋声渐起,人世沧桑:《秋声赋》
(三)君子小人之辨,兴亡治乱之鉴:《朋党论》
(四)祸患积忽微,智勇困所溺:《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哀子不幸,感己人生:《祭石曼卿文》
(六)人品才品俱佳,诗文复古同道:《苏氏文集序》
布衣文豪苏老泉——苏洵
一 平淡归真的文坛巨匠
(一)年少悠游,幸得贤妻
(二)功名难求,静心向学
(三)有子初成,寄予厚望
(四)携子赴京,一鸣惊人
(五)南行留集,卒于微末
二 苏洵散文赏析
(一)以六国论时事,以古史观现实:《六国》
(二)以忠为里,以术为表:《谏论上》
(三)赠友人序,表爱国情:《送石昌言使北引》
(四)知遇伯乐,张公荣光:《张益州画像记》
大江东去显英雄——苏轼
一 豪放婉约的千年英雄
(一)传奇人生,宦海沉浮
(二)夫妻情深,生死相依
(三)外儒内道,烟雨平生
(四)生活智者,文艺巨匠
二 苏轼散文赏析
(一)千古赤壁,通脱旷达:《赤壁赋》
(二)再游赤壁下,惊醒梦中人:《后赤壁赋》
(三)不为物累,超然物外:《超然台记》
(四)胸有成竹,心手相应:《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五)一篇游记,两个闲人:《记承天夜游》
(六)小小游记,大大哲理:《书上元夜游》
敦厚内敛贤子由——苏辙
一 政绩不凡的文学奇才
(一)闭门读书,少年老成
(二)科考延期,兄弟高中
(三)力反新法,受兄牵连
(四)忠勇诤臣,如履薄冰
(五)不问世事,归隐颍滨
(六)晚年诗歌,描绘浮世
二 苏辙散文赏析
(一)天下乐无穷,适意以为悦:《武昌九曲亭记》
(二)黄州快哉亭,坦然天地间:《黄州快哉亭记》
(三)谦逊后学,宽厚宏博:《上枢密韩太尉书》
(四)再论六国事,纵览天下势:《六国论》
(五)渊明诗篇隽,兄弟情义深:《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变法宰相文章手——王安石
一 锐意改革的“拗相公”
(一)年少聪慧,加冠及第
(二)外任地方,造福百姓
(三)担当重任,居丧讲学
(四)意气风发,熙宁变法
(五)用人不察,事与愿违
(六)尘埃落定,归隐问禅
(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八)诗风从容,晚归清丽
二 王安石散文赏析
(一)十载不使学,千年伤仲永:《伤仲永》
(二)非常之观在险远,有志方可识奇缘:《游褒禅山记》
(三)居安常思危,稳中亦求变:《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四)革新不为己,变法全为民:《答司马谏议书》
(五)鸡鸣狗盗,士所不至:《读孟尝君传》
(六)果敢刚正,雄文健笔:《祭欧阳文忠公文》
儒者至真文精粹——曾巩
一 醇厚内敛的儒学名士
(一)南丰曾氏,源流渊远
(二)少能为文,拜师结友
(三)专力古文,自安贫贱
(四)馆阁校勘,京居不易
(五)飘零各州,政绩卓然
(六)醇厚儒学,一代宗师
(七)古文名家,诗中儒者
二 曾巩散文赏析
(一)为学励勤苦,修身最关键:《墨池记》
(二)文章圣手,德行于世:《寄欧阳舍人书》
(三)治国之本,重礼重仁:《〈战国策〉目录序》
(四)诫勉后学,修身立人:《赠黎安二生序》
摘要
一力挽狂澜的思想勇士 (一)王朝中落,文道改革 北宋哲宗元祜七年(1092年),潮州知州王涤邀请苏东坡撰写一篇碑文,东坡欣然应允,不久完成。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①“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八个朝代,在这期间,文人写文章越来越注重外部技巧,同时忽略了内在实际的内容,浮华不实。而文学样式的衰落,反映着内在道统的衰落。这段时期内,有人过于沉溺佛老学说,陷入迷信,甚至抛妻弃子不事生产。到了中唐,终于有一个人起衰济溺,他推行了古文运动,恢复了传统师道,有志文人纷纷相从,新的创作蔚然成风。他希望借文学恢复道统,其文章于盛唐一代高峰独树,他自己更是毕生都在为王朝统一、儒道复兴而战斗。 这个人就是韩愈。 苏轼的文章撰写于韩愈庙重修之际,名为《潮州韩文公庙碑》。不仅苏轼给予韩公高度评价,自当时直到后世,都无人能够否认他在思想史、文学目前的地位。 唐承隋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军事力量强大。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免受战乱流离之苦,生活富足。政府底气足,放松了对于思想言论的控制。唐代儒、道、释三教并存,从没有哪一个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宽松的思想环境下,人们对于外族、外邦的风俗与事物也更容易接受,大唐吸纳外族文化的同时,也向外输送文化,辐射形成“汉文化圈”,其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甚至西亚,大唐与欧洲的交流也十分广泛。 上述的种种条件,如一片深厚肥沃的土壤,使唐代文学得以兴盛发展。大唐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人有条件离开家乡,到各地漫游。漫游的路线中,去长安或者吴越(今江浙一带)最为有名,留下了种种美谈。他们或去长安求取功名,或去吴越,感受祖国山水的秀丽与壮美,激发了胸中的创作豪情。中国诗歌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唐代因此有“诗唐”的称谓。散文创作也随着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变化,逐渐脱离六朝浮华之风。 然而,经过“开元盛世”的繁荣,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开始享乐,过上了不思进取的生活,一些积累下来的社会问题也渐渐显露,直至沉疴难起。到了中晚唐,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中央已经接近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安史之乱”之后国力久久得不到恢复,百姓生活困苦,传统的儒家思想随之衰落,想要恢复先前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韩愈就生活在这样的时期,他才华横溢,矢志不渝,努力为唐王朝寻找一条复兴之路。他开创了新的散文风尚,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名垂千古。 (二)身世离奇,生活艰难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祖籍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生于长安,因自称郡望在“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后世往往称他为“韩昌黎”。昌黎韩氏,曾经名人辈出,唐人风气如此,喜欢称颂先祖,提一提自己的郡望,韩愈也不能免俗。后世不断有人对这件事提出怀疑并加以考证,认为昌黎一支与韩愈家其实最远,但世人亦习惯称之为“韩昌黎”。韩愈命运多舛,他从幼年开始,就不断因为生计艰难而发愁。 韩愈的祖辈都曾经在朝,或者在地方做过一些官职。但如果就此把韩愈称为官宦子弟,就与他太过寒酸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了。韩愈的父亲叫韩仲卿,韩愈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其二哥、三哥也去世得早,韩愈只剩下一个大哥韩会。到了韩愈这一辈,人丁衰减,家中的积蓄也不多,境况跟普通的农民家庭相似。 韩愈三岁而孤,身世已经很可怜了,这还不算什么,他的生母身份之谜一直未解。直到成年成名后,韩愈都对自己的母亲讳莫如深,于是后世形成了两种说法。一说韩愈的生母应该是韩仲卿的一个小妾,不是正妻,所以韩愈是庶出;韩愈之母在丈夫去世后早早改嫁了,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韩愈从来不提。一说韩愈的母亲在家里地位低微,一家之主死后,她只能以乳母的身份在韩家生活。这个说法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韩愈和自己的乳母感情特别深,还将自己的儿子称为乳母的孙子。总之,韩愈的身世有些离奇。 贫穷很常见,人穷志不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但是不曾在其中挣扎的人,不会明白某些时刻的绝望足以压倒一个雄心勃勃的铁汉。遇到这种情况,民间传说里的哥哥和嫂子就要随意欺凌幼弟了,那也就没有韩愈后来成为一代大家的故事了。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