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每天5分钟读点中华成语故事

每天5分钟读点中华成语故事

  • 字数: 1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丁润梅
  • 出版日期: 201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64802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或者说有一段故事。而成语故事大都深具历史性、趣味性、哲理性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每天5分钟读点中华成语故事》从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集中搜集并精选,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昧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
丁润梅,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对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出版作品主要有:《中国未解之谜》、《你不可不知的500个国学典故》等。
目录
家国天下篇
居安思危
励精图治
安居乐业
以人为鉴
约法三章
汗马功劳
广开言路
生灵涂炭
道不拾遗
陈陈相因
取信于民
闻鸡起舞
亡羊补牢
天翻地覆
燕王好乌
克勤克俭
明察秋毫
论功行赏
为虎作伥
与民同乐
智慧谋略篇
围魏救赵
请君入瓮
螳臂当车
田忌赛马
移花接木
金蝉脱壳
运筹帷幄
未雨绸缪
完璧归赵
神机妙算
李代桃僵
欲擒故纵
一箭双雕
调虎离山
釜底抽薪
楚歌之计
奇货可居
暗度陈仓
鞠躬尽瘁
痛饮黄龙
马革裹尸
投笔从戎
忠言逆耳
余勇可贾
破釜沉舟
为人处世篇
脚踏实地
口蜜腹剑
趋炎附势
草菅人命
洁身自好
雪中送炭
一丘之貉
笑里藏刀
曲高和寡
一见如故
嫉恶如仇
推心置腹
高朋满座
出尔反尔
如鱼得水
惺惺相惜
以言取人
与人为善
狼狈为奸
洗耳恭听
见利忘义
邯郸学步
程门立雪
莫逆之交
励志人生篇
铁杵磨针
愚公移山
悬梁刺股
夸父追日
玩物丧志
卧薪尝胆
精卫填海
乘风破浪
众志成城
嗟来之食
不识时务
不折不挠
忍辱负重
水滴石穿
不拘一格
置之度外
两袖清风
胯下之辱
坐怀不乱
平易近人
杯弓蛇影
纸上谈兵
熟能生巧
不求甚解
心坚石穿
学而不厌
纪昌学箭
望洋兴叹
韦编三绝
后生可畏
悦近远来
明哲保身
逐鹿中原
势如破竹
先发制人
管中窥豹
开卷有益
推梨让枣
入木三分
世间百态篇
爱屋及乌
河东狮吼
覆水难收
卧冰求鲤
一往情深
同室操戈
门庭若市
落井下石
鸾凤和鸣
分道扬镳
东施效颦
东窗事发
南柯一梦
家喻户晓
乐不思蜀
鹤立鸡群
脍炙人口
空中楼阁
孤芳自赏
左右逢源
流言飞语
塞翁失马
世外桃源
纸醉金迷
叹为观止
秦晋之好
买椟还珠
指腹为婚
明月入怀
掩耳盗铃
生活启示篇
望梅止渴
病入膏肓
画饼充饥
黔驴技穷
井底之蛙
家徒四壁
按图索骥
一笔勾销
行歌拾穗
饥寒交迫
梅妻鹤子
得过且过
天花乱坠
捉襟见肘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瓜田李下
倾国倾城
参考文献
摘要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孙膑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是鬼谷子的徒弟,齐国人。公元前354年,魏国将军庞涓发兵8万,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欲派田忌大夫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兵8万,前往救赵。田忌想直奔邯郸,赶快解赵国之围。孙膑却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果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化被动为主动。田忌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率领齐军杀往魏国大梁。 魏军好不容易将邯郸攻陷,却传来齐军压境,魏国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庞涓忙率大军驰援大梁,但行至桂陵时又陷入齐军包围。魏军长期劳顿奔波,士卒疲惫不堪,哪还顶得住以逸待劳的齐军?结果大败而逃,连主将庞涓也被活捉。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乖乖地归还了邯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每天5分钟感悟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计,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它矛盾的本源,从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 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意思是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专享的一位女皇帝。因为登基以后很多人反对她,她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用严刑峻法,剪除异己。武则天手下的两名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他们绞尽脑汁制造酷刑逼供,成千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朝廷上下一片恐慌。 后来有一次,有人秘密告发周兴和丘神责力一起谋反。武则天将信将疑,为了查清事情真相,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来俊臣和周兴平时关系不错,再加上他知道周兴阴险狡诈,深知刑法,感到非常烦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来俊臣找个时间故意请来周兴,两人像朋友一样饮酒聊天。席间来俊臣装出满脸愁容,对周兴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请教老兄不知有什么新绝招?”周兴便很得意地说:“我最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无论什么人,只要用上,不招都难。那就是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强硬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滋味。” 来俊臣听了,马上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他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我就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周兴听了惊恐失色,手里的酒杯“啪哒”一声掉在地上,跟着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每天5分钟感悟 害人者必将害己,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周兴聪明一世也没想到会落了这个下场。 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出自《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意思是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的前进。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 春秋时,鲁国有个非常有才华的贤人,名字叫做叫颜阖(he),卫国灵公听说了他的才能,便请他去当其太子蒯?(kuai gui)的老师。颜阖听说蒯?是个非常难以管理的人,心中不免有一丝害怕。到卫国后,他先去向卫国的一个贤者蘧(qu)伯玉求教:“如今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性凶残嗜杀。跟他朝夕与共,如果不符合法度与规范,势必危害自己的国家;如果合乎法度和规范,那又会危害自身。他的智谋足以了解别人的过失,却不了解别人为什么会出现过错。像这样的情况,我将怎么办呢?” 蘧伯玉回答说,你能够先来问情况,这是很正确的,这对你有好处。但是以你的才能想要教好太子,估计很难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太子这个人,你要表面顺从亲近,内心对他小心疏导。但是这样也有危险,过于亲热,别人会说你巴结太子,过于疏远,别人会认为你想要个好名声。这就好比螳螂用自己的两条臂膀想要挡住向前行驶的车子一样,虽然这种行为是好的,但是它不知道自己根本不能胜任。你可一定要慎重考虑,然后再做决定,千万别学习螳螂的方法。 颜阖听了这一段话,心中就有了准备,便谨慎地作了选择。 每天5分钟感悟 颜阖的聪明之处是明白凡事要学会避其锋芒,绕开尖锐的矛盾去做事情,否则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却于事无补。 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意思是说做事不能一成不变,只有讲究方法,才能取胜。 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在魏国做官的孙膑,因为受到同僚庞涓的迫害,一直被魏王囚禁。后来齐国使臣出使魏国,孙膑偷偷地见了使臣,用动听的言辞劝说使臣将自己救出,使臣觉得他是个杰出的人才,便救他前往齐国。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看重孙膑的才学,便待他像朋友一样。赛马是当时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娱乐项目,上至国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很是不高兴,一脸的垂头丧气,正好被孙膑看见。孙膑招呼他过去,说有办法让他反败为胜。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田忌说要下重金再打一次赌。齐威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齐威王立刻把孙膑召入王宫,任命孙膑为军师,指挥全国的军队。从此,孙膑协助田忌,改善齐军的作战方法,齐军在与别国军队的战争中因此屡屡取胜。 每天5分钟感悟 田忌只是改变了策略,而并没有更换马匹就赢得了胜利,所以说只要办法得当,就可以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P33-3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