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点精致的俗相

少点精致的俗相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侯志明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585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少点精致的俗相》是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的一本散文集,由阿来作序,贾平凹题写书名。内容以对往日亲情的追忆、对名人的访谈侧写和一些游记为主。所收录文章文风朴实无华,文笔流畅,行文富于真情实感。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追问、热爱和反思。
作者简介
侯志明,内蒙古四子王旗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沈阳矿务局、新华社辽宁分社、四川分社以及四川绵阳、内江、峨眉电影集团工作,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
目录
忆旧
灯如红豆 3
天地间有篇文章做不完 8
年的味道 16
我的老师们 22
倔强遥远的梦 26
摇曳的亚菊 30
饿的恐惧与饱的困惑 34
牛也号哭 39
复合之物 47
祖制 50
童年野趣 54
访谈
脊梁 63
本色 106
棋后 138
我和流沙河的两面之交 143
观景
四子王,一朵红格艳艳的花 155
穿过九寨的美景 161
孤独的扬州 173
成都的雨 178
梭磨河流过马尔康时 182
彭山,半得山水半得仙 189
文言
少点精致的俗相 199
三真 205
进了左耳把它从右耳赶出 211
当悲悯在笔下流淌时 215
人生无处不宽窄 220
蝙蝠的命运 225
平视人生 227
后记 231
摘要
     灯如红豆 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出卧室,走到阳台,点一支烟,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远处望是整齐、灿烂的,如安卧的长龙波光粼粼;近处看是柔和、恬淡的,如沉思的哲人忧郁静谧。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是的,不止一次。 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那是一盏煤油灯,尺把半高。油灯结构之简单简直无法描述:下面是一个如老式的新华字典大小的木座,木座的中间是一根木棍,木棍的很好是一个碗状的铁盒,铁盒里是一个小学生用过的墨水瓶,墨水瓶里倒上煤油,瓶盖上插一根圆珠笔芯粗细的铁芯,在铁芯里穿一根棉线,煤油浸润棉线,便可以点燃。在我的记忆中,这盏灯一直伴随我长大成人上大学离开家。 我们家兄弟姐妹五人,在那个困难年代出生的人,都品尝过生活的艰难。别的不说,就是一家人偶尔做件新衣和平时的缝缝补补,对母亲来讲就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冬天到了,要把单衣单裤洗净絮上棉花做成棉衣;夏天来了,要把棉絮掏出来洗净变成单衣。姐姐的衣服小了,要给弟弟穿,须把女装改男装;哥哥的衣服要给妹妹穿,又要把男装改女装。长的要改短,短的要加长,颜色不一样的还要浆染一致,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春节前的母亲是最忙碌的。一进腊月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直到今天,虽然比四十多年前好过了若干倍,但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并陪伴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因此,虽然我们很喜欢,但除了父亲,我们从来没有人擅自去用。所以,我印象中的这盏灯总是和父亲联系在一起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呵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 “爹,咋了?” “没咋。”他也没有看我。 “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 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 “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 “多了。”他说。 “多了,那好呀!”我说。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